一、形容微醺的詩句
憑誰子細,說與此時情,歡暫歇,酒微醺,還解相思否。宋李之儀 《驀山溪·晚來寒甚
玉頰微醺怯晚寒 宋洪適 《浣溪沙》
只好帶微醺 宋張掄《訴衷情·閑中一戔甕頭春》
宿酒尚微醺 宋 趙長卿 《菩薩蠻·方池新漲蒲萄綠》
正微醺、獨步黃昏 宋洪咨夔 果 《賀新郎·誰識昂昂鶴》
只仗微醺宋 洪咨夔 《蝶戀花·畫斛黃花寒更好》
嵐翠冷、洗微醺 宋吳文英 《木蘭花慢·紫騮嘶凍草》
宿雨微醺越女腮 宋無名氏 果 《減字木蘭花·香肌清瘦》
西窗寂寞酒微醺 元 元好問 《鷓鴣天·好夢初驚百感新》
酒烘仙頰暈微醺 元 魏初 《江城子 為祖母夫人八十之壽》
微醺不敢廁宮僚 清方文 《都下竹枝詞》
微醺甕酎醇 宋蔡襄 《病中偶書二首》
馮夷知我酒微醺 宋陳鑒之 《京口甘露寺登眺》
吟肩山聳酒微醺 宋陳鑒之 《探梅》
二、描寫“微醺”的詩句有哪些
1.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飲歸來,初更過,醺醺醉。——《婆羅門令》宋代 柳永
釋義:昨夜穿著衣服裹著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獨自飲酒,一直到初更時分才醉醺醺地歸來。
2.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宋代 林升
釋義: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3. 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宋代 李清照
釋義: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4. 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元代 王實甫
釋義:看見柳絮紛飛綿濤滾滾,對著璀璨桃花癡醉得臉生紅暈。
5.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唐代 李商隱
釋義: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6. 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宋代 黃庭堅
釋義:雨過天晴,春風溫暖煙靄淡淡,讓人陶醉。
7. 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唐代 李群玉
釋義:她胸前雪肌在華燈斜照下尤顯風韻,她眼中神采在酒意半醺時更覺嫵媚。
8. 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御街行·前時小飲春庭院》宋代 柳永
釋義:她胸前雪肌在華燈斜照下尤顯風韻,她眼中神采在酒意半醺時更覺嫵媚。
9. 春去秋來也,愁心似醉醺。——《巫山一段云·春去秋來也》五代 歐陽炯
釋義:春去秋來,愁上心頭,總是心不在嫣像醉酒了一樣,整日昏昏沉沉。
10. 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御街行·前時小飲春庭院》宋代 柳永
釋義:回到家里,半夜時分,我醉意蒙蒙,引起過去無限的愁緒。
三、形容熏香的詩詞
1、沈香甲煎薰爐暖(宋·無名氏·《鷓鴣天》)
2、更把香來薰了月(宋·辛棄疾·《滿江紅》)
3、薰袖已香消(元·無名氏·《臨江仙》)
4、欣岳降、寶香薰夜(宋·無名氏·《滿江紅》)
5、香勝爐薰龍麝(宋·無名氏·《西江月》)
6、爐薰已冷氳香注(宋·曹勛·《菩薩蠻》)
7、身上春衫香薰透(宋·劉克莊·《賀新郎》)
8、花氣薰人百和香(宋·張元干·《浣溪沙》)
9、撲鼻微香薰世界(宋·劉克莊·《滿江紅》)
10、香消涼意有南薰(宋·韓淲·《浣溪沙》)
11、薰風時送芰荷香(宋·無名氏·《失調名》)
12、香罷宵薰(元·無名氏·《踏莎行》)
13、薰香手禱(宋·無名氏·《朝中措》)
14、薰爐剩熨沈香(宋·向子諲·《西江月》)
15、香薰瑞煙裊(宋·無名氏·《瑞鶴仙》)
16、香和笑語薰(宋·王之道·《南歌子》)
17、宮女薰香進御衣(宋·王珪·《宮詞》)
18、香薰笑語(宋·王之道·《青玉案》)
19、百和薰肌香旖旎(宋·王安中·《蝶戀花》)
20、今日薰香瀹盞茶(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四、描寫高長恭的詩句
1.長恭沉默了一會兒,隨后又抬起了頭,水晶般的黑眸牢牢盯著他
2. 初春的清晨,微熏的陽光暖洋洋的灑落在斛律府邸中的庭院里,幾株粉色的桃花開得正嬌艷,細薄透明的花瓣猶如蝶翼一般隨風飛舞。
“須達哥哥,這次你又輸給我了哦!”一個身穿綠色衫子的少年笑咪咪的挑劍指住了另一個褐衣少年的胸口,一臉的得意。看這少年不過十一二歲,容貌宛如女子,微微帶著一層薄紅的俏臉猶如一朵還帶著晨露的桃花。
3.“九叔叔,我帶了櫻桃來哦,一起吃吧!”她笑咪咪的跑了過來,一身淺綠的衣衫將她襯的宛若風中青柳,黑色發絲輕柔的隨著依舊帶著些許寒意的春風舞動著,仿似水晶的黑色眼眸閃耀著陽光的光澤,嬌美中帶著些許柔韌的身姿,在園中的群花之中完全的喧賓奪主到群芳失色……
4.高湛側過頭,正好看見她一個人在偷笑,淺淺的笑容仿佛月光照耀下飛舞的桃花,天真無邪卻又偏偏嫵媚動人,讓人難以移開目光……他微一失神,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唉,自己在想些什么,竟然對著自己的侄子……
5. 孝琬微微一愣,弟弟的笑容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精致的五官無與倫比,烏黑的長發光可鑒人,身后那沾著晨露的的丹桂迎風搖曳生姿,倒與他相配得緊,四弟他,若是身為女子,的確……是人世罕有的絕色……
6.這也難怪,兩位翩翩美少年,不但姿容絕世,而且身世顯赫……就像是兩顆最璀燦的星辰,在天空相交輝映,早就成了整個鄴城的少女們心里的夢中之人。
7. 從高湛的這個角度望去,正好可以看到她那秀氣的身體美妙的伸展著,呈現出一種優雅而自然的姿勢,如同剛剛綻開的花瓣,嬌澀而縱情的揮灑著青春的明媚。
剎那間,他忽然有種奇怪的錯覺,長恭他好像……等他回過神的時候,卻發現周圍的一切景物在瞬間似乎已經褪卻了所有的華彩,變的一片黯然。
8.“嗯。。九叔叔,”長恭應了一聲,望向了他。因為是在病中,他只穿著一身白色的便服,頭發也沒有結起來,只是松松軟軟的披在肩上,淡淡陽光從窗欞間漏了進來,流淌過他那雙茶色的眼眸,溫柔得令人心疼。
9. 窗外簇擁著的綠葉把陽光潑灑進屋子里,把她白皙的肌膚照得有點透明,頸部的曲線延伸下去,搖曳著微妙的陰影。不知為什么,他覺得有種溫暖的感覺在肢體里緩慢蔓延開,就像是------春雪消融的感覺。
10.一輛滿載貨物的馬車不急不慢的行進在山路上,馬車旁邊還跟著幾位家丁模樣的人,馬車的前方,兩位翩翩少年,正策馬而行,看打扮似乎只是普通的商人。
左側的那個少年似乎正在想著什么,他那紅而潤澤的唇微微輕抿,眉目流轉之處有秋波;額前幾縷飄落的碎發,只襯得他薄薄的臉頰如陽春白雪。在他身側的少年,有著清晰分明的輪廓,俊朗白皙的臉龐在朝陽的映襯下更顯得奕奕動人,連那唇邊的微笑仿佛也被暈染成陽光的顏色,溫暖柔和又恬淡雋永。
這兩位翩翩少年,正是準備前往長安,查探敵方消息的高長恭和斛律恒迦,為了方便進入長安,兩人化裝成了普通的絲綢商人。
11.“你!”他捂著臉,又驚又怒的望著眼前這個美的不像話的少年,陽光仿佛都灑在少年明凈光潤的額頭上,反襯出五官的清晰,線條異常的流暢纖細,膚色細膩而透明,帶著一種無懈可擊的美麗。
12. 這邊,恒迦也好不容易將長恭帶回了房里,剛將長恭放在床上,就聽她傳來了輕微的熟睡聲。他不禁有些想笑,這么安靜的長恭倒也是少見,抬眸望去,只見在淡淡的燭光下,長恭的額上微微沁著細汗,臉上帶了一層嬌艷的紅色,美麗而不失纖細,纖細卻不顯柔弱,就這樣安安靜靜的樣子,看起來竟然比一般女子還要動人幾分。
五、形容炎熱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六、形容騷的詩句
微寒放楊柳,纖草入風騷。——唐·齊己 【閑居】
誰奮長謀平嶺海,猶將馀力寄風騷。——宋·王安石 【奉招吉甫】
我不如王儀曹,愛驅煙墨追風騷;——清·汪琬 【兩不如篇】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唐·杜甫 【戲為六絕句 其三】
莫厭皖山窮絕處,不妨云水助風騷。——宋·王安石 【別雷國輔之皖山】
朱弦拂宮徵,洪筆振風騷。——唐·白居易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徐干仍孫見爾曹,我當千載繼風騷。——明·謝榛 【送徐逸人歸天臺山】
乳香猶未脫,便欲領風騷。——當代·熊東遨 【詠馬八題 其八 幼馬】
千里得君詩挑戰,夜壇誰敢將風騷。——宋·王安石 【中秋夕寄平甫諸弟】
高人初祿仕,判語亦風騷。——宋·徐璣 【送戴文子赴定海主簿】
每從公退處,杯酒接風騷。——明·顧璘 【贈樞使李竹坡四首 其一】
功利既及民,又將薄風騷。——宋·梅堯臣 【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示卷】
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唐·李山甫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
永巷閑吟一徑蒿,輕肥大笑事風騷。——唐·鄭谷 【輦下冬暮詠懷】
寶晉云煙雜海濤,玉溪花月寫風騷。——宋·楊萬里 【贈剪字吳道人】
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風騷。——唐·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其一】
素居鄰市井,老計托風騷。——明·謝榛 【京師大雨】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還往有風騷。——唐·齊己 【與崔校書靜話言懷】
平生懷玉雪,獨立占風騷。——宋·王默 【梅花】
抱甕灌園還顧惜,舉杯邀月付風騷。——當代·陳振家 【逸懷】
秀毓楚材饒杞梓,詞摛藝圃續《風》《騷》。——清·徐炘 【岳麓書院紀事 其一】
一代后先書惠化,三朝中外主風騷。——宋·張徽 【送程給事知越州】
向日春燈疑夢語,廿年文酒憶風騷。——明末清初·張穆 【彭躬庵先生還易堂寄曾青藜魏和公諸友】
品題尊月旦,壇坫盛風騷。——清·陳崇牧 【陶社落成,恭和丹翁吏部原唱,并祝頌慈、玉池兩先生華誕 其一】
清談盡名理,老句逼風騷。——宋·趙蕃 【送文叔入都兼簡陳元齡周畏知文叔之弟華叔 其一】
偽體不別裁,何以親風騷。——明末清初·錢謙益 【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天上星精鐘太白,人間文格埒風騷。——宋·楊杰 【李翰林祠】
紅葉寄情于歲月,白頭還夢與風騷。——當代·熊東遨 【秋暮登高 其一】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