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宋的愛國詩句
度浮橋至南臺 陸游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一尋;
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般橫系大江心。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云煙自古今;
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水調歌頭 陸游
江左占形勝,最數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浪淘沙 陸游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二、文天祥的愛國詩句十八首
1、《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三、文天祥說的愛國詩句
《揚子江》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海》文天祥
朅來南海上,人死亂如麻。
腥浪拍心碎,飆風吹鬢華。
一山還一水,無國又無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酹江月》文天祥
水天空闊,
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蜀鳥吳花殘照里,
忍見荒城頹壁。
銅雀春清,
金人秋淚,
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
斗牛空認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萬里,
屬扁舟齊發。
正為鷗盟留醉眼,
細看濤生云滅。
睨柱吞嬴,
回旗走懿,
千古沖冠發。
伴人無寐,
秦淮應是孤月。
四、丘逢甲的愛國詩句
離臺詩
(六首選三)
一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二
卷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偉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
三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氣消除道德編。
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再升天。
丘逢甲組織義軍抗倭保臺失敗,1895年7月內渡大陸。《離臺詩》就是他離臺內渡時寫的。作者當時寫道:“將行矣,草以數章,聊寫積憤。”作者懷著滿腔悲憤一口氣寫了六首詩,詩中用憤怒的語言痛斥了當朝奸臣割讓土地的罪行;回首即將離去的臺灣島,黯然神傷;希冀將來有人高舉義旗,卷土重來,光復臺灣。他自己決心高舉雄劍把仇敵斬盡殺絕!
這里選讀《離臺詩》六首中的其中三首。
清政府派宰相李鴻章與日本人簽訂《馬關條約》。宰相掌握大權能把祖國的土地——臺灣割讓給日本,而我們這些手中沒有權力的“孤臣”就回天無力,不可能改變割臺的局面。
“鴟(鴟鵂,chixiu,貓頭鷹)夷子”指春秋末年的政治家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圖強,打敗了吳國。到齊國,自稱“鴟夷子皮”,后乘船渡海到山東經商。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像范蠡一樣乘船渡海到山村居住去了。回首漸漸遠去的河山,心中不禁黯然悲愴。
臺灣被日倭占領了,難道就永久如此嗎?不是,我們期待著有雄才大略的偉人“卷土重來”(此詩不作貶意),維護祖國江山的統一,把失去的國土奪回來!歷史上有多少無名“豎子”(不作蔑稱)乘時而起而成為英雄豪杰啊!今天,有誰在海上高舉義旗拯救臺灣呢?
我兵敗內渡,就暫作退卻做個逍遙自在的神仙吧。周朝史官所著《道德經》宣傳道家無為思想。我也暫且消除斗爭“火氣”,像道家的老子說的無為而治,順應其自然吧。這時,作者筆鋒一轉,我能這樣嗎?不能,我不能做逍遙自在的神仙,必須做勇猛的劍俠,揮舞雄劍把所有的仇敵斬盡殺絕,以后再升天做神仙!
本詩在藝術上的特色是采用一反一正,先抑后揚的手法去表現思想感情的變化和轉折,頭兩句說退卻做神仙,主張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后兩句就否定,決心不做神仙,要做劍俠,斬盡仇敵再升天,這就更鮮明、更強烈地表現了詩人與敵倭斗爭到底的決心。
五、關于思鄉之情,理想抱負,愛國情懷的詩句
思鄉之情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10.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溫庭筠《商山早行》)11.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12.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1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4.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理想抱負志當存高遠。〔三國〕諸葛亮*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曄*男兒事業當志奇。〔三國〕貫休*君子志于擇天下。
〔宋〕劉炎*襤褸衣內可藏志。書摘*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漢〕張衡*志猶學海,業比登山。
〔隋〕王通*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宋〕朱熹*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明〕馮夢龍*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明〕胡居仁*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志在林泉,胸懷廊廟。
琮瓊*不為窮變節,不為賤移志。〔漢〕桓寬*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三國〕曹植*燕雀戲藩柴,安知鴻鵠游?〔三國〕曹植*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謁*益重青青志,風霜恒不渝。〔唐〕李隆基*騏驥筋力成,志在萬里外。
〔唐〕李白*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秋。〔唐〕李白*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唐〕杜甫*浩蕩入溟闊,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
〔唐〕白居易*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唐〕孟郊*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謀身。
〔唐〕杜荀鶴*有志誠可樂,及時宜自強。〔宋〕歐陽修*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宋〕文天祥*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元〕萬松老人*慷慨丈夫志;鐵石豪杰心。
《格言對聯》*有志肝膽壯;無私義凜然。《格言對聯》*若無松柏志,超越不為高。
郭沫若*顯譽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南朝〕范曄*寧可清貧有志,不可濁富多憂。
〔宋〕釋道遠*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胡宏*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
〔明〕于謙*學藝之道無它,鍛煉意志第一。徐悲鴻*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春秋〕墨翟*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戰國〕孟軻*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
〔漢〕王充*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三國〕曹操*勸汝立身須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
〔唐〕劉兼*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宋〕張來*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宋〕張孝祥*志須預定自道遠,世事豈得終無成?〔元〕徐謙*丈夫所志在經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緊。
〔清〕顏元*白首壯心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林伯渠*英雄氣魄云為被;志士胸懷海作家。
《格言對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居不隱者,思不遠也;身不危者,志不廣也。
〔北朝〕劉晝*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格言聯壁》*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勵。孫中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神童詩》*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和刀。 《神童詩》*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明〕李時珍*天下無難事,有志者成之;天下無易事,有恒者得之。
書摘*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春秋〕孔丘*夫志,氣之帥也。〔戰國〕孟軻*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戰國〕孟軻*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戰國〕荀況*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戰國〕韓非*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漢〕司馬遷*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志堅者,功名之主也。
〔晉〕葛洪*執志不絕群,則不能臻成功銘弘勛。〔晉〕葛洪*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身可辱,而志不可奪。〔唐〕王勃*生、死、窮、達不易其志。
〔宋〕蘇軾*古之立大事者。
六、關于愛國的詩句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