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丁的成語】
1▲拔丁抽楔 △bádīngchōuxiē △典故:拔出釘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難. △出處: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拔丁抽楔.” 2▲白丁俗客 △báidīngsúkè △典故:白丁:沒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輩. △出處:明·無名氏《龐掠四郡》一折:“往來無白丁俗客,談笑有上士高賓》” 3▲不識一丁 △bùshíyīdīng △典故: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例子:而云古無類書,此真一丁不識之無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4▲不知丁董 △bùzhīdīngdǒng △典故: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出處:清·趙翼《陔余叢考·成語》:“曹操既擒呂布,欲緩其縛.劉備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太師乎?’” 5▲丁公鑿井 △dīnggōngzáojǐng △典故:比喻傳來傳去而失真. △出處:漢·王充《論衡·書虛》:“俗傳言曰,丁公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6▲丁是丁,卯是卯 △dīngshìdīng,mǎoshìmǎo △典故:某個釘子一定要安在相應的鉚處,不能有差錯.形容對事認真,毫不含糊.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例子:他說話做事~,深得大家信任. 7▲丁一卯二 △dīngyīmǎoèr △典故:丁:通“釘”,這里指榫頭;卯:器物上接榫頭的孔眼.丁卯合位,一絲不差.形容確實、牢靠.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8▲丁一確二 △dīngyīquèèr △典故: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出處:《朱子語類·易三》:“修辭便立誠,如今人持擇言語,丁一確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誠.” △例子:知縣見他~說著,有些信將起來道:“果有這等事!不要冤屈了平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9▲付之丙丁 △fùzhībǐngdīng △典故:指用火燒掉. △出處:《呂氏春秋·孟夏紀》:“其日丙丁.” 10▲零丁孤苦 △língdīnggūkǔ △典故:孤單困苦,無所依傍.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1▲目不識丁 △mùbùshídīng △典故: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例子:我試問如果你母親要把你嫁給一個~的俗商,或者一個中年官僚,或者一個紈袴子1/2弟,你難產也不反抗?(巴金《家》二十五)12▲庖丁解牛 △páodīngjiěniú △典故:庖丁:廚工;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處:《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13▲平地起孤丁 △píngdìqǐgūdīng △典故:比喻無事生非. 14▲一丁不識 △yīdīngbùshí △典故: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例子:而云古無類書,此真~之無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二、帶有“丁”字的古詩詞
劉禹錫的《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賞析
這篇不足百字的室銘,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盡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認為,劉禹錫寫此文時已是貶謫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較穩定,追求安樂恬淡的生活,同時文中又有讀佛經的內容,所以銘文流露了一種避世消閑的消極成分。對此應從兩方面分析:當社會處于黑暗時期,文人官吏們有兩個出路,一是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污、自甘墮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氣和獨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劉禹錫選擇的就是這一條路。同時,人的生活是復雜的,有張有弛,不能一味劍拔弩張,而有時也要休息娛樂。因此,不能簡單地批評閑情逸致。另一方面,銘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偉抱負,他引用諸葛廬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義的,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文學家,這也是作者一生的兩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進、雄心勃勃;貶謫后他就涉足文壇,最后終于以文學家名世。因此,文中還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內。
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巧妙地運用比興手法,含蓄地表達主題,開頭四句既是比,又是興,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龍引出德馨,言名、靈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類比陋室,表達了作者政治、文學的兩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話作結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運用了排比、對偶的修辭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種磅礴的文勢,如開頭幾句排比,使全篇文氣暢通,確立了一種駢體文的格局。對偶句易形成內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間的六句對偶,既有描寫又有敘述,言簡意豐,節奏感強。文章還運用了代稱、引言等修辭手法。
總之,這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傳誦不衰,膾炙人口。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三、含有丁字的詩句
《幸蜀西至劍門》李隆基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云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攤破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淥波三峽暮,接天流。
《一斛珠》李煜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與真妃眺上方。
晴日曉升金晃曜,寒泉夜落玉丁當。
松梢月轉琴棲影,柏徑風牽麝食香。
虔炸六銖宜鑄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相和歌辭?董逃行》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董逃行》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西州》張籍
羌胡據西州,近甸無邊城。
山東收稅租,養我防塞兵。
胡騎來無時,居人常震驚。
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邊頭多殺傷,士卒難全形。
郡縣發丁役,丈夫各征行。
生男不能養,懼身有姓名。
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茍營。
所愿除國難,再逢天下平。
《臥疾》張籍
身病多思慮,亦讀神農經。
空堂留燈燭,四壁青熒熒。
羈旅隨人歡,貧賤還自輕。
今來問良醫,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憂愁,杵臼無停聲。
見我形憔悴,勸藥語丁寧。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鳴。
開門起無力,遙愛雞犬行。
服藥察耳目,漸如醉者醒。
顧非達性命,猶為憂患生。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相和歌辭?難忘曲》李賀
夾道開洞門,弱楊低畫戟。
簾影竹葉起,簫聲吹日色。
蜂語繞妝鏡,拂蛾學春碧。
亂系丁香梢,滿闌花向夕。
四、帶有“文”字的詩句,帶有“丁”字的詩句,自我介紹時要用的,要
丁字: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
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李賀《貝宮夫人》
嗢嗢檐溜凝,丁丁窗雨繁。——元稹《景申秋八首》
文字: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李世民《正日臨朝》
紫庭文佩滿,丹墀袞紱連。——李世民《春日玄武門宴群臣》
彩散銀鉤上,文斜桂戶中。——李世民《賦簾》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李隆基《答司馬承禎上劍鏡》
金徽卻是無情物,不許文君憶故夫。----李商隱《寄蜀客》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個人認為選擇辨識度高、又比較雅致的詩句來介紹好一點。李隆基和李璟的兩句就好
五、含燕和雁的古詩詞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作者: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作者: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歸燕詩》
作者:張九齡
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