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重陽的詩詞有哪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 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 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二、關于中秋節,重陽節的詩句
重陽節詩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中秋節詩句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左車右并)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三、關于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九日應制得歡字李嶠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云霄近,乘高宇宙寬。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言懷令狐楚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
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宋之問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御氣云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得新字孟浩然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九日五首 杜甫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九月九日崔善為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菊花催晚氣,萸房辟早寒。
霜濃鷹擊遠,霧重雁飛難。誰憶龍山外,蕭條邊興闌。
四、關于重陽節的詩句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后,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夢里見尋仙。 **:《采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游人幾度菊花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唐】宋之問 鳳剎侵云半,虹旌倚日邊。
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九月九日望蜀臺 【唐】蘇颋 蜀王望蜀舊臺前,九日分明見一川。
北料鄉關方自此, 南辭城郭復依然。青松系馬攢巖畔,**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巖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唐)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唐)王縉:《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唐)楊衡:《九日》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宋)李清照:《醉花蔭》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朝 陳)江總:《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元)關漢卿:《沉醉東風 重九》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登高 【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九日廣陵道中 【唐】羅隱 秋山抱病何處登,前時韋曲今廣陵。廣陵大醉不解悶, 韋曲舊游堪拊膺。
佳節縱饒隨分過,流年無奈得人憎。 卻驅羸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會諸賓。黃花泛酒依流俗, 白發滿頭思古人。
巖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遙見客垂綸。 風煙不改年長度,終待林泉老此身。
九日雨中 【唐】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臺上望, 心遙長向夢中歸。
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庚午歲九日作 【唐】齊己 門底秋苔嫩似藍,此中消息興何堪。 亂離偷過九月九, 頭尾算來三十三。
云影半晴開夢澤,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風飛向南。
九日登玉山 【唐】錢起 霞景青山上,誰知此勝游。龍沙傳往事,菊酒對今秋。
步石隨云起,題詩向水流。忘歸更有處,松下片云幽。
九日閑居寄登高數子 【唐】錢起 初服棲窮巷,重陽憶舊游。門閑謝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盡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 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唐】李頎 風俗尚九日,此情。
五、有關重陽節的經典古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鄭谷《菊》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六、關于重陽節的詩歌名句
1、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唐代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唐代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七、關于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后,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夢里見尋仙。 《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游人幾度菊花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唐】宋之問 鳳剎侵云半,虹旌倚日邊。
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九月九日望蜀臺》 【唐】蘇颋 蜀王望蜀舊臺前,九日分明見一川。
北料鄉關方自此,南辭城郭復依然。青松系馬攢巖畔,**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巖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
八、有關重陽節的詩詞佳句有哪些
歷代文人騷客對重陽節的登高、飲酒 等寫過不少激動人心的詩詞。
曹丕有“歲月 往來,忽復九月九日”之句,表達了又逢重 陽的驚喜;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 東兄弟》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 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 人。”
表達了對兄弟的深切思念。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詩》:“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造化辟 山岳,了然楚漢分。”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 張五》:“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 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他還寫過“待到重 陽曰,還來就菊花”。
南宋女詩人李清照 有“佳節又重陽”的詞句。由這些名詩佳 作可以看出古人對重陽佳節都是有著特 殊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