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塞所有的詩句有哪些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 ——
梁·劉孝標
薊門秋氣清,飛將出長城。絕漠沖風急,交河夜月明。陷敵摐金鼓,摧鋒揚旆旌。
去去無終極,日暮動邊聲。
周·王褒
飛蓬似征客,千里自長驅。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背山看故壘,系馬識馀蒲。
還因麾下騎,來送月支圖。
隋·楊素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
云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嚴鐎息夜斗,骍角罷鳴弓。北風嘶朔馬,胡霜切塞鴻。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寧知班定遠,獨是一書生。
·張易之
俠客重恩光,驄馬飾金裝。瞥聞傳羽檄,馳突救邊荒。轉戰磨笄地,橫行戴斗鄉。
將軍占太白,小婦怨流黃。騕裊青絲騎,娉婷紅粉妝。一春鶯度曲,八月雁成行。
誰堪坐愁思,羅袖拂空床。
·沈佺期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饑烏啼舊壘,疲馬戀空城。
辛苦皋蘭北,胡霜損漢兵。
·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護羌校尉
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馬戴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出塞詩 杜甫
落日照大旗,
馬鳴風瀟瀟,
平沙列萬幕,
部伍各見招。
出塞詩
云暗月薄風蕭蕭,
男兒杯酒勇當先。
大刀勁馬踏沙丘,
不弒俘虜誓不休。
出塞詩 白狐踏雪
馬騰飛沙彎刀月,
郎兒壯志浴沙場。
長刀狂舞飲虜血,
無悔無淚為國崛。
《出塞二首》楊素
漠南胡未空
漢將復臨戎
飛狐出塞北
碣石指遼東
冠軍臨瀚海
長平翼大風
云橫虎落陣
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里外
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
戰解月輪空
嚴 息夜斗
角罷 弓
北風嘶朔馬
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
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
來謁建章宮
漢虜未和親
憂國不憂身
握手河梁上
窮涯北海濱
據鞍獨懷古
慷慨感良臣
歷覽多舊跡
風日慘愁人
荒塞空千里
孤城絕四鄰
樹寒偏易古
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
陰山苦霧辰
雁飛南入漢
水流西咽秦
風霜久行役
河朔備艱辛
薄暮邊聲起
空飛胡騎塵
二、王昌齡的詩《出塞》中互文的句子是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互文是兩個詞(比方“秦漢”)本來要合在一起說的,如“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可是為了音節和字數的限制,要省去一個,于是前面省去個“漢”字,后面省去個“秦”字,解釋時要把兩個詞合起來講.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是詩中的一種特殊結構,實際是說,月是古時的月,關是古時的關,用秦漢指古,即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是互文見義.詩中有此用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說牽牛星遙遠,織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牽牛星,皎皎迢迢河漢女.再像《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撲朔狀跳躍,迷離狀眼睛眨動,也是互文,即雄兔腳撲朔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腳撲朔,所以兩兔在地上跑時,很難分別誰雌誰雄.不光詩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龍·神思》:“子建援牘(拿起紙)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曹植拿起紙來寫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筆來寫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紙或光拿筆都不能寫作,所以這里實際是“子建援牘舉筆”,“仲宣舉筆援牘”,也是互文.互體是上文的話里含有下文說出的詞在內,下文的話里含有上文說出的詞在內.杜甫《狂夫》詩:“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一句寫微風中的綠竹,一句寫細雨中的紅荷花,句里點明風和雨.說風的句里也含有雨意,在細雨中綠竹更顯得潔凈美好,所以說“娟娟凈”.說雨的句里含有風意,所以聞到紅荷花的冉冉香氣.楊萬里的詩:“綠光風動麥,白碎日翻池.”一句說風中的麥子在搖動,一句說日光照在池子的水波上.說風的句里也含有日光,所以說“綠光”;說日光的句里也有風,所以水上有波浪把日光翻動搗碎.江浩然《杜詩集說》引羅大經話,說道:“但杜本無心,楊則有意矣.”互文和互體相類似而稍有不同.互體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體同樣可以解釋,如說風中翠竹美好潔凈.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時就不好解釋,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為什么明月屬秦關屬漢,不好講.“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既然雄兔和雌兔這樣不同,那末只要看它們的腳和眼就可分出雌雄來,為什么說分不出雌雄呢?不作互文,就不好講了.。
三、出塞所有的詩句有哪些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 —— 梁·劉孝標 薊門秋氣清,飛將出長城。
絕漠沖風急,交河夜月明。陷敵摐金鼓,摧鋒揚旆旌。
去去無終極,日暮動邊聲。 周·王褒 飛蓬似征客,千里自長驅。
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背山看故壘,系馬識馀蒲。
還因麾下騎,來送月支圖。 隋·楊素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
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
云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嚴鐎息夜斗,骍角罷鳴弓。
北風嘶朔馬,胡霜切塞鴻。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
寧知班定遠,獨是一書生。 ·張易之 俠客重恩光,驄馬飾金裝。
瞥聞傳羽檄,馳突救邊荒。轉戰磨笄地,橫行戴斗鄉。
將軍占太白,小婦怨流黃。騕裊青絲騎,娉婷紅粉妝。
一春鶯度曲,八月雁成行。 誰堪坐愁思,羅袖拂空床。
·沈佺期 十年通大漠,萬里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云搖旆旌。
饑烏啼舊壘,疲馬戀空城。 辛苦皋蘭北,胡霜損漢兵。
·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 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馬戴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出塞詩 杜甫 落日照大旗, 馬鳴風瀟瀟, 平沙列萬幕, 部伍各見招。 出塞詩 云暗月薄風蕭蕭, 男兒杯酒勇當先。
大刀勁馬踏沙丘, 不弒俘虜誓不休。 出塞詩 白狐踏雪 馬騰飛沙彎刀月, 郎兒壯志浴沙場。
長刀狂舞飲虜血, 無悔無淚為國崛。 《出塞二首》楊素 漠南胡未空 漢將復臨戎 飛狐出塞北 碣石指遼東 冠軍臨瀚海 長平翼大風 云橫虎落陣 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里外 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 戰解月輪空 嚴 息夜斗 角罷 弓 北風嘶朔馬 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 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 來謁建章宮 漢虜未和親 憂國不憂身 握手河梁上 窮涯北海濱 據鞍獨懷古 慷慨感良臣 歷覽多舊跡 風日慘愁人 荒塞空千里 孤城絕四鄰 樹寒偏易古 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 陰山苦霧辰 雁飛南入漢 水流西咽秦 風霜久行役 河朔備艱辛 薄暮邊聲起 空飛胡騎塵。
四、《出塞》中最受欣賞的詩句是什么
《出塞》中最受欣賞的詩句是什么?好在什么?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桿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出塞》(唐)王昌齡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五、關于出塞著類型的古詩有哪些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4、《出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6、《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塞上聽吹笛》【唐】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9、《漁家傲·塞下秋來》【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塞下曲·其二》【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六、出塞 中描寫景物的句子
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從寫景入手。
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七個字,即展現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詩人只用大筆勾勒,不作細致描繪,卻恰好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渲染出孤寂、蒼涼的氣氛。
尤為奇妙的是,詩人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這是詩人對長期的邊塞戰爭作了深刻思考而產生的“神來之筆”。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
這里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回歸的士卒。“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
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于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
于是在第三、四兩句,詩人給出了回答。“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桿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
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
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
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其二騮馬7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8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9,匣里金刀血未干。白話譯文其一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其二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斗結束后戰場上只剩下凄涼的月色。
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里震蕩回響,將軍刀匣里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干。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
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度:越過。
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 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中國北方的屏障。騮馬:黑鬣黑尾巴的紅馬,駿馬的一種。
新:剛剛。沙場:指戰場。
震:響。
七、類似《出塞》的古詩有哪些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
簡析]
這是盛唐邊塞詩中的一篇名作。這首詩以豪放的風格寫了征戍戰士飲酒作樂的情景,具有濃郁的邊塞軍營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舉起晶瑩的夜光杯,斟滿殷紅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釀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種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麗的彩筆描繪出豪華的場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飲琵琶馬上催”,正要開懷暢飲,忽然,錚錚琮琮的琵琶聲從馬上傳來。琵琶是西域盛行的樂器,詩人用來渲染西域色彩。“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是催飲,有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解釋為急促彈奏之意。從全詩風格來看,還是以催飲為宜。
三四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在酣醉時的勸酒詞,是說,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有什么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戰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這兩句歷來頗多分歧,有的認為是極為悲痛之詞,有的認為是略帶悲涼之意,但從盛唐時期將士們的豪情及全詩的風格來看,似不宜有憂傷情緒的。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斷無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營州歌
營州少年厭原野, 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 胡兒十歲能騎馬。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從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上,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生死, 美人帳下猶歌舞。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