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不孝子的句或詩句
孟子言不孝有五:一、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二、博弈好酒,不顧父母之養;三、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四、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五、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別老母
朝代:清代
作者: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蓼莪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二、描述不孝的詩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元代:王冕《墨萱圖·其一》 白話文釋義: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慈烏尚且還反過來喂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 白話文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慈烏的啼哭聲仿佛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么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5,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
?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清代王中書 《勸孝歌》 白話文釋義:“孝道”是各行各業修身立 行所推崇的,各種典籍之中都有所記載,數不勝數。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里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
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么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三、形容不孝順的句子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紅樓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隔窗望兒喂孫兒,想起當年我喂兒我喂兒來兒餓我,當心你兒餓我兒。
詩歌背景:從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為人厚道,很受人們尊敬,不幸的是,兒子尚幼時便喪妻,因家境貧寒,又怕兒子受繼母的氣,未能續弦。他含辛茹苦的將兒子撫養成人。
兒子結婚后,卻聽信媳婦的讒言,致使老人衣不暖體,食難飽腹,還惡語傷人,備受虐待。鄰居看在眼里,氣在心上。
十分同情宋先生。有一天清晨,宋先生隔窗看小倆口高興的給孫兒喂飯。
他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回屋里便提筆寫了一首小詩貼在大門外的墻上。
四、提供幾句說別人是不孝子的詩句
梁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此歌讀之有味。
百回不厭。世之不孝者。
當猛醒焉。老人饑餓自嘆我也曾經養我兒 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 莫教孫兒餓我兒此詩讀之。
初覺甚趣。細味之。
其情甚苦。世之為子者。
必須生養及時。母使老親啼饑號寒。
諸多怨嘆。方得為孝。
俗語云。必在生前濟咽喉。
莫到死后祭山頭。是的論也。
五、形容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貳臣,逆子賊臣,無后為大,鸮鳥生翼,衣冠梟獍.
解釋
1.不孝之子【bú xià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
2.逆子貳臣【nì zǐ èr chén】: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3.逆子賊臣【nì zǐ zéi chén】: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4.無后為大【wú hòu wéi dà】: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后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5.衣冠梟獍【yī guàn xiāo jìng】: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造句
1. 他的不孝之子被剝奪了遺產繼承權.
2. 對于揭“家丑”者,同行業的許多從業人員感到惱火,將其看成“逆子貳臣”是可以理解的。
3. 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4. 對老一輩來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易改變。
5. 二師父,我在古書上見過‘衣冠梟獍,狼狽為奸’的句子,這便是那梟獍?
六、描述“不孝”的詩句有哪些
1.《頌古二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道川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
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2.《訓世孝弟詩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休傷和氣忿爭多。
偏生嫉妒偏艱窘,暗積私房暗折磨。不孝自然生忤逆,無仁實是出妖魔。
但聞孝弟傳千古,子孝親兮弟敬哥。 3.《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具慶下孤生愴》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淵魚躍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達晨,我知決定非凡鱗。
人生富貴不逮親,萬鐘五鼎空酸辛。少年得祿羞常珍,調節滋味躬爨薪。
徹食奉盥授帨巾,此樂豈復論賤貧。嗟我不孝負鬼神,俯仰二紀悲如新。
仕宦空飽息與嬪,左右供養無復辰。子行射策對楓宸,彩衣楚楚映華紳。
泝江亟歸娛老人,切勿著意長安春! 4.《江纂墓碑》 年代: 宋 作者: 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始若漫無文,細尋適可讀。文云晉江纂,長夜垂茲刻。
貞石殊不用,塊然但埏埴。合葬無別銘,背面書反覆。
一字不涉華,本枝記明白。二父遂兼書,于逌乃宗嫡。
考諸晉史篇,真是小出入。字畫亦險勁,然不類鐫斲。
漢魏尚豐碑,茲獨何褊迫。豈時丁喪亂,不暇如品式。
于時義熙季,處次實庚戌。五胡剖中原,典午竄南極。
茍簡理宜爾,寧詒不孝責。審訂既照然,疑去喜自適。
歷年七百余,瞥爾駒過隙。名節茍不傳,埃化先瓦石。
寘茲當眼前,用代銘幾席。 5.《寄楊溥子》 年代: 宋 作者: 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
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十篇瑯瑯金玉音,一唱三嘆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游仍禮貌。
雖然前圣亦有云,善與不善分惡好。 孝心不能等待。
應該說不少為人之子,面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等到自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了。可他們忘了,忘了時間會無情地流逝,忘了人生是有一定的長度的,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當父母走了,帶著對兒女深深的掛念,當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那時兒女就永遠無以言孝,孝成了一紙空談!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它的內涵,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失去了可以彌補,有些東西卻是永遠無法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因此,作為兒女,得抓緊分分秒秒對父母盡孝。 參考資料 詩詞名句網:http://**chaxun/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