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經帶曦若的句子
尚書:乃命曦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敬授人時
東曦既駕——《聊齋志異·促織》
◎ 曦
燨 xī
〈名〉
(1) (形聲.從日,羲( xǐ)聲.本義:太陽,陽光)
(2) 同本義 [sun]
東曦既駕——《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曦月(日月);曦車(曦軒.曦和所駕之車.指太陽);曦景(陽光);曦微(陽光微弱)
(4) 通“羲” [Fu xi].如:曦和(即羲和.羲氏與和氏的并稱.為傳說中堯時執掌天文歷法的官吏
二、詩經里帶有詩字的句子 含詩字的詩句有哪些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詞 劉禹錫
誰將詩卷擲江流,定不與江東向流。---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黃仲則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苦寒行 曹操
吟君別我詩,悵望水煙際。-----送厲圖南下第歸澧州 曹鄴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吟 李白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李商隱
三、詩經中含有帶三點水字的詩詞
1、《國風·秦風·蒹葭》——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國風·衛風·淇奧》——先秦佚名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譯文:看那淇水彎彎岸,碧綠竹林片片連。高雅先生是君子,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態莊重胸懷廣,地位顯赫很威嚴。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見難忘記心田。
看那淇水彎彎岸,綠竹裊娜連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麗良玉垂耳邊,寶石鑲帽如星閃。神態莊重胸懷廣,地位顯赫更威嚴。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見難忘記心田。
看那淇水彎彎岸,綠竹蔥蘢連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銅器般見精堅,玉禮器般見莊嚴。寬宏大量真曠達,倚靠車耳馳向前。談吐幽默真風趣,開個玩笑人不怨。
3、《國風·周南·漢廣》——先秦佚名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譯文:南山喬木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荊條。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她的馬。
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蔞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小馬駒。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4、《詩經·周南·葛覃》——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譯文: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黃鸝上下在飛翔,飛落棲息灌木上,鳴叫婉轉聲清麗。葛草長得長又長,漫山遍谷都有它,藤葉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織麻忙,織細布啊織粗布,做衣穿著不厭棄。告訴管家心理話,說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內衣洗干凈。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5、《國風·召南·江有汜》——先秦佚名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后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譯文:江水決堤啊又流回,心愛的人兒別處飛,從此再不和我相隨。沒有我相伴相陪你,終有一天你會懊悔。江水靜流啊積沙島,心愛的人兒別處飛,從此再不和我相交。在沒有我的日子里,祝你平安歲月靜好。江水改道啊又成河,心愛的人兒別處飛,從此再不來看望我。雖然我們不再相逢,愿你好日子歌里過。
四、詩經中帶久字的句子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六月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骙骙,載是常服。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膚公。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五、詩經中帶“源”字的詩句有哪些
1、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出處——王維《桃源行》
釋義: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處,已杳杳難尋,不辨道路!
2、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出處——李白《戰城南》
釋義: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轉戰蔥河河畔。
3、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出處——杜甫《望岳三首》
釋義:稍稍等待天氣轉涼后,登上山頂去,看山本貌。
4、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長。出處——賈誼《惜誓》
釋義:河水背離源頭就會枯竭,樹木脫離樹根不能生長。
5、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出處——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釋義:佛經真諦世人并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6、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出處——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釋義:江水浩浩湯湯難以窮盡其源,揚帆的小舟飄到哪里才停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戰城南
六、帶《中》字的詩經句子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采蘩》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養養。
《鄘風》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為我儀。
《墻有茨》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上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上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上矣。
《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
《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清人》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游?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
《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誰侜予美,心焉惕惕。
《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寤寐無為,中心悁悁。
《檜風》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豈不爾思?中心是悼。
《匪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
《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鄉。
《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鴻雁》鴻雁于飛,集于中澤。
《沔水》鴪彼飛隼,率彼中陵。
《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