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句詩句是賈島來形容寫詩作文認真的
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一天,他騎在驢子上吟出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要把“敲”字改成“推”字,反復琢磨但定不下來。于是他騎在驢子上邊吟誦邊思考,伸出手做出“推門”和“敲門”的動作,這時,代理京兆尹官職的韓愈帶著儀仗隊走過來,賈島不知不覺走到了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著“推門”“敲門”的手勢。隨后,賈島被韓愈的隨從拉下驢子,帶到韓愈面前。賈島說:“我吟得兩句詩,正在琢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更合適,還沒有定下來,精神都集中到詩句上了,沒有來得及回避大人的儀仗隊。”韓愈勒住馬,站了很久,對賈島說:“還是用‘敲’字好。”
二、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神態
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動作有:“伸著左手,食指和中指張開,右手食指一會兒點向左手食指,一會兒點向中指”,“兩手掌立做‘推’狀”“彎起一只手指做‘敲’狀”。
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神態有:“低頭沉思默想”,側頭蹙眉,眨眼凝神”。
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語言有:“是‘推’好呢還是‘敲’好呢?”
此處抓住賈島推敲詩句的“點睛”之處,寥寥數筆,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推敲”的情境,惟妙惟肖。讓讀者與賈島一起經歷了“推敲”如醉如癡的過程,體驗了“思慮得疾苦”的心理歷程。
而描寫賈島與韓愈共同“推敲”時,作者對賈島沒做更多描寫,只是說韓愈“沉思良久”,旨在告訴人們:即使是像韓愈這樣的大文學家,也須經“推敲”之過程,方可作出有“韻味”的判斷。
三、賈島的《劍客》詩句是什么
1. 《劍客》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原文:
劍客
唐 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2. 注釋:
①劍客:行俠仗義的人。
②霜刃:形容劍風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③示君:拿給您看。
3. 創作背景:
相傳詩人賈島在韓愈的勸說下,參加了科舉考試,他天真地以為,憑著自己的才學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舉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場,揮筆就寫,在《病蟬》詩中,痛罵:“什么黃雀、烏鴉,都一樣想害蟬。”結果被認為是“無才之人,不得采用”,與平曾等人一起落了個“考場十惡”的壞名。賈島心知是“吟病蟬之句”得罪了有權勢的人,可又無可奈何。便創作了這首自喻詩。
四、《尋隱者不遇》〔唐〕賈島的詩的詩句意思,速度呀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霧濃。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
【評析】: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賈島據此寫出的詩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