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爆竹的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氣如雷,
能使妖魔膽盡催.
一聲震得人方恐,
回頭相看已化灰.
——《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一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如果用來描繪現代人迎新春時的喧鬧景象和內心祈禱,也無不可.
二、關于爆竹的詩歌
關于爆竹的詩歌:
(唐 來鵠 早春)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 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
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
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升平。
(紅樓夢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現代詩 詠炮花)
是璀燦的珠寶溢光流彩,
是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
真想不到呀,
小小的紙筒里,
有著那么美的靈魂?
火一般的熱烈,
花一樣的迷人,
它把迅息的一生,
獻給了新春……
三、與“爆竹”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3、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與“爆竹”有關的詩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歌頌春節的詩很多。王安石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蘇酒、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這樣寫,精煉、典型、概括力強。詩中流露出的歡快氣氛,與作者開始推行新法、實行改革、希望獲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現在貼桃符的人少了,多數人把桃符換成了春聯,但過年放鞭炮、喝酒的習俗還在民間廣為流傳達室。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非常悠久的。這首詩也就具有傳統美的品格。當然,現在大城市人太多,從空氣的清潔和防火等方面考慮,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賞析:
“拜年”,是過年時最隆重、最熱烈的一項禮儀活動。投送拜貼這一風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換個“名片”,表示禮數到了。表個心意,既禮貌,又雅致。禮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簡陋。而拜貼也就相當于今天的送賀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一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賞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來了,要在蘇杭一帶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飯,取來竹竿分截成五尺長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燒,當火力足夠時,竹節間水分像流汗一樣滲透出來,這時卜人急忙取走,孩童們紛紛躲在遠處站立一旁。竹筒在門庭的階梯上撞落,噔時響起雷霆大吼。一聲兩聲百鬼驚怕,三聲四聲把鬼怪嚇的傾巢逃去,十聲百聲牛鬼蛇神全都嚇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來。從床下拾起的焦碳中還存有可驅趕厲鬼的余威。現在可以把藥湯都存放一邊改換酒杯了,盡日的游玩終于可安穩睡一覺了。這首詩描繪的是春節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燒爆竹的事,表達了詩人新年愉悅歡暢的心情,寄托了詩人對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四、關于爆竹的詩歌
畬田行
【唐】劉禹錫
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鉆龜得雨卦,上山燒臥木。
驚麏走且顧,群雉聲咿喔。紅焰遠成霞,輕煤飛入郭。
風引上高岑,獵獵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復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夜色不見山,孤明星漢間。
如星復如月,俱逐曉風滅。本從敲石光,遂至烘天熱。
下種暖灰中,乘陽拆牙孽。蒼蒼一雨后,苕穎如云發。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
罵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兒針線盡,偷學五辛叢。
岳州守歲二首
【唐】張說
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
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失調名
【宋】晁補之
殘臘初雪霽。梅白飄香蕊。依前又還是,迎春時候,大家都備。灶馬門神,酒酌酴酥,桃符盡書吉利。五更催驅儺,爆竹起。虛耗都教退。交年換新歲。長保身榮貴。愿與兒孫、盡老今生,祝壽遐昌,年年共同守歲。
玉樓春
【宋】李處全
年光箭脫無留計。才過立春還守歲。要知一歲已尋儂,聽打個驚人噴嚏。椒盤薦壽休辭醉。坐聽爆竹渾無寐。明朝末后飲屠蘇,白發從渠相點綴。
一翦梅
【宋】韓淲
醉倒城中不過溪。溪外無塵,惟掩柴扉。水浮橋漾翠煙霏。一片閑情,能幾人知。留飲君家絮帽敧。爆竹聲中,萬事如斯。梅催春動已熹微。爾既能來,我亦何疑。
鷓鴣天
【宋】劉辰翁
舊日桃符管送迎。燈毯爆竹斗先嬴。鹿門亂走團欒久,才到城門有鼓聲。梅弄雪,柳窺晴。殘年猶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須是元宵與踏青。
喜遷鶯
【宋】史浩
雪消春淺。聽爆竹送窮,椒花待旦,系馬合簪,鳴鴉列炬,幾處玳筵開宴。介我百千眉壽,齊捧玉壺金盞。最奇絕,是小桃新坼,爭妍粉面。女伴。頻告語,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暈朝霞,寒欺重翠,卻憶鳳屏香暖。笑拂滿身花影,遙指珠簾深院。待到了,道一聲穩睡,明年相見。
柳梢青
【宋】宋無名氏
爆竹聲收,燒燈節過,恰又經旬。聞道當年,長庚夢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陰功在人。只恐稱觴,棠陰未徙,促覲楓宸。
五、關于鞭炮的詩大全
唐 來鵠 早春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 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 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
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升平。 紅樓夢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現代詩 詠炮花 是璀燦的珠寶溢光流彩, 是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 真想不到呀, 小小的紙筒里, 有著那么美的靈魂? 火一般的熱烈, 花一樣的迷人, 它把迅息的一生, 獻給了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