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中或者詩中帶“天下”詞的句子或者比較出名帶天下的句子最好是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辛棄疾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致酒行》李賀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扶風豪士歌》李白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章句.經一章 .大學之道》夫堯、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傳,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際,丁寧告戒,不過如此.則天下之理,豈有以加于此哉?《中庸章句.序》。
二、五句世界上最好的描寫月亮的古詩
很多,希望有用,自己選哦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馬戴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杜甫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對聯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
三、關于描寫《天下》的詩詞有哪些
有以下五句描寫天下的詩句:
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顧炎武: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日知錄·正始》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注釋】
1.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出自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此詩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3.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出自南宋陸游的《示兒》,原文: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意“本來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我。”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4.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這句話最早是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原句是:“保國 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出自梁啟超。
意為國家之事的興亡,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 關;而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5. 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詩,全詩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這首詩并不是出于國機二院的某著名引用,而是作于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則徐被充軍去伊犁途經西安,口占留別家人。林則徐還作自注:“宋真宗聞隱者楊樸能詩,召對,問:‘此來有人作詩送卿否?’對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東坡赴詔獄,妻子送出門,皆哭,坡顧謂曰:‘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首詩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詩中表明了林則徐在禁煙抗英問題上,不顧個人安危的態度,雖遭革職充軍也無悔意。
四、關于“天下”的詩句有哪些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1、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句詩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這句詩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一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2、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詩的意思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這句詩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
3、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句詩的意思是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這句詩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示兒》。原文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4、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句詩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句詩出自顧炎武《日知錄·正始》,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大思想家顧炎武的代表作品,對后世影響巨大。該書是一經年累月、積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學術札記,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的著作。以明道、救世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學術、政治思想,遍布經世、警世內涵。
5、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句詩的意思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這句詩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這首詩表現了林則徐因主張禁煙而受到謫貶伊犁充軍的處分,被迫在西安與家人分別時為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表達了作者愿為國獻身,不計個人得失的崇高精神。詩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頗合大臣之體。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
五、帶有天下的詩句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蜀相 杜甫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黃河 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壯游 杜甫
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
兩眼欲讀天下書,力雖不迨志有余。——陸游《讀書》
小萼欲爭天下白,數條獨向雪中青。——張道洽《梅花》
至哉天下樂,終日在幾案。——歐陽修《讀書》
就中一朵紫中貴,除卻揚州天下無。——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杜牧《河湟》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贈孟浩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長恨歌》
天子圣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袁宏道《聞省城急報》
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黃遵憲《夜起》
六、關于描寫《天下》的詩詞
大一點氣勢的詞像岳飛的滿江紅,就是貼近真正意義上的天下····
滿江紅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這個好像是歌詞,也不知符不符合你的要求。但我一看到天下就想到這個了····
狼煙起 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 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 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 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英魂埋骨他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息 更無語 血淚滿眶
馬蹄南 去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黃 塵飛揚
我愿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 要讓四方來賀。
或者這個,這是貨真價實的古詩····好像是陸游的《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八千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前面兩句很有感覺吧····
或者這個···
太師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經典又直白的···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關于描寫《天下》的詩詞
烽煙起 尋愛似浪淘沙
遇見她 如春水映梨花
揮劍斷天涯 相思輕放下
夢中我癡癡牽掛
顧不顧將相王侯
管不管萬世千秋
求只求愛化解
這萬丈紅塵紛亂永無休
愛更愛天長地久
要更要似水溫柔
誰在乎誰主春秋
一生有愛 何懼風飛沙
悲白發留不住繁華
拋去江山如畫 換她笑面如花
抵過這一生空牽掛
心若無怨 愛恨也隨她
天地大 情路永無涯
只為她袖手天下
張杰 - 天下
* ▓ 李澤昊
歌詞可可西 帶你心飛
顧不顧將相王侯
管不管萬世千秋
求只求愛化解
這萬丈紅塵紛亂永無休
愛更愛天長地久
要更要似水溫柔
誰在乎誰主春秋
一生有愛 何懼風飛沙
悲白發留不住繁華
拋去江山如畫 換她笑面如花
抵過這一生空牽掛
心若無怨 愛恨也隨她
天地大 情路永無涯
只為她袖手天下
一生有愛 何懼風飛沙
悲白發留不住繁華
拋去江山如畫 換她笑面如花
抵過這一生空牽掛
心若無怨 愛恨也隨她
天地大 情路永無涯
只為她袖手天下
烽煙起 尋愛似浪淘沙
遇見她 如春水映梨花
揮劍斷天涯 相思輕放下
夢中我癡癡牽掛
八、以天下為己任的有關詩句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____林則徐
4.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做鬼魂.____陸游<;書憤>
5.國恥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獨漉篇>
6.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____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7.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____陸游<;夜泊水村>
8.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_____杜甫
9.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0.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1.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1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13.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14.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15.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16.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
17.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18.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19.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0.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
九、五句關于心懷天下的詩句
有以下五句心懷天下的詩句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1、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句詩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 這句詩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為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的譯文為八月秋深,狂風怒號,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
一下屋頂漏雨,連床頭都沒有一點干的地方。象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
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象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
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一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
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詩的意思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這句詩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文為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篇記的譯文為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么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作官的人為君王擔憂。這樣在朝為官也擔憂,在野為民也擔憂。
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岳陽樓記》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作者又善于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一語帶過無數敘述,以“然則”一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而范仲淹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