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竹和雪的詩句
如下,望采納:雪竹【作者:于石】君子亭亭操,剛強能自持。
夷齊餓欲死,巡遠守方危。大節不可屈,真心終莫移。
人心與物理,每向歲寒枝。雪竹【作者:魏野】溪南一向幾多垂,欲詠終難比并伊。
應是彤庭將御試,麻衣群見折腰時。題雪竹扇【作者:姚勉】此君腰不折,玉立有余清。
曉窗擁鼻吟,聽渠落冰聲。詩句: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
-《懷政禪師院》【作者:杜牧】來往人間不計年,一枝筇竹雪垂肩。-《出游》【作者:陸游】窗寒流水蘆風切,門響鄰莊竹雪輕。
-《送李芳生還白下》【作者:陳衎】秋山晚水吟情遠,雪竹風松醉格高。-《送進士韋序赴舉》【作者:鄭谷】竹雪晴猶覆,山窗夜自明。
-《河南王尉西齋》【作者:歐陽修】雪竹交加。玉樹槎牙。
-《行香子》【作者:明本】蛾兒雪竹人如舊。-《滿江紅》【作者:歐陽光祖】書帶青青,竹雪霏霏。
相逢共約歸期。-《高陽臺 題張德機荊南精舍圖》【作者:謝應芳】風巢和鳥動,雪竹向人斜。
-《題開明里友人居》【作者:許棠】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山村冬暮》【作者:林逋】半世青苖法意,當年雪竹詩情。
-《荊公墓》【作者:范成大】門掩云峰里,燈明雪竹中。-《和周山人見寄寒夜客懷之作》【作者:高啟】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
-《開元觀懷舊,寄李二、韓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作者:韋應物】。
二、關于竹和雪的詩句
如下,望采納:
雪竹
【作者:于石】
君子亭亭操,剛強能自持。
夷齊餓欲死,巡遠守方危。
大節不可屈,真心終莫移。
人心與物理,每向歲寒枝。
雪竹
【作者:魏野】
溪南一向幾多垂,欲詠終難比并伊。
應是彤庭將御試,麻衣群見折腰時。
題雪竹扇
【作者:姚勉】
此君腰不折,玉立有余清。
曉窗擁鼻吟,聽渠落冰聲。
詩句:
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懷政禪師院》【作者:杜牧】
來往人間不計年,一枝筇竹雪垂肩。-《出游》【作者:陸游】
窗寒流水蘆風切,門響鄰莊竹雪輕。-《送李芳生還白下》【作者:陳衎】
秋山晚水吟情遠,雪竹風松醉格高。-《送進士韋序赴舉》【作者:鄭谷】
竹雪晴猶覆,山窗夜自明。-《河南王尉西齋》【作者:歐陽修】
雪竹交加。玉樹槎牙。-《行香子》【作者:明本】
蛾兒雪竹人如舊。-《滿江紅》【作者:歐陽光祖】
書帶青青,竹雪霏霏。相逢共約歸期。-《高陽臺 題張德機荊南精舍圖》【作者:謝應芳】
風巢和鳥動,雪竹向人斜。-《題開明里友人居》【作者:許棠】
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山村冬暮》【作者:林逋】
半世青苖法意,當年雪竹詩情。-《荊公墓》【作者:范成大】
門掩云峰里,燈明雪竹中。-《和周山人見寄寒夜客懷之作》【作者:高啟】
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開元觀懷舊,寄李二、韓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作者:韋應物】
三、有哪些寫雪,竹,淚
清)康有為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竹詩詞自序周芳純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水調歌頭·詠竹”錢樟明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揚首望青天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1952年3月4日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四、有關雪,月,梅,竹,春,夏,秋,冬的詩句各句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竹1、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梁·劉孝先 2、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 清·鄭燮 4、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5、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鄭谷 6、竹,臨池,似玉.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竹》 唐·韋式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長竹》 唐·陳陶 8、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詠竹》 宋·黃庭堅 9、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洗竹》 唐·王貞白 11、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送鐘元外賦竹》唐·孫峴 12、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慈竹》宋·樂史 詩中梅劉媛 春風報梅柳,一夜發南枝. 徐仲雅 敗菊籬疏臨野渡,落梅村冷隔江楓. 陳復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兩枝. *** 【又示段文昌】 去日既逢梅蕊綻,來時應見杏花開. 李世民 【于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 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送寒馀雪盡,迎歲早梅新. 陳子良 【詠春雪(一作陳伯材詩)】 光映妝樓月,花承歌扇風.欲妒梅將柳,故落早春中. 張說 【正朝摘梅】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王適 【江濱梅】 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東方虬 【春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詩中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杜甫《春望》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中夏麥秀微寒后,梅黃細雨前. 陸游《初夏》清陰花落后,長日鳥啼中. 徐凱《初夏游謝公巖》天垂湖色湛,雨洗月痕新. 林景熙《初夏病起》冷風雜細雨,垂云助麥涼. 蕭綱《和湘東王首夏詩》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
五、描寫雪、竹、梅、雨的詩句
雨: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宋·蘇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唐?杜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早春》唐?韓愈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臺城》唐?韋莊 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 》,作者:盧梅坡)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王安石)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江上梅 》 唐·王適 )雪: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 岑參)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竹: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梅花作者: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六、有關雪中竹子的古詩
有關雪中竹子的古詩:
1、《夜雪》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2、《戲答元珍》
宋代 歐陽修
原文: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譯文:
我真懷疑春風吹不到這邊遠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還見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盡的積雪壓彎了樹枝,枝上還掛著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氣,春雷震動,似乎在催促著竹筍趕快抽芽。
夜間難以入睡,陣陣北歸的雁鳴惹起我無窮的鄉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觸動我思緒如麻。我曾在洛陽見夠了千姿百態的牡丹花,這里的野花開得雖晚,又有什么可以感傷,可以嗟訝?
3、《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代 王維
原文: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譯文:
寒冷的更聲已經傳報拂曉時刻,明鏡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顏。隔窗聽風聲亂撼著窗前的叢竹,推門見大雪蓋滿了對面的群山。飄灑空中使那深長的小巷寧靜,皚皚的積雪更覺庭院寬廣清閑。
試問胡居士您在家里會怎么樣,想必是坦然高臥柴門依舊緊關。
4、《對雪》
唐代 高駢
原文: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譯文:
雪花飄舞著飛入了窗戶,我坐在窗前,看著青青的竹子變成白玉般潔白。 此時正好登上高樓去遠望,那人世間一切險惡的岔路都被大雪覆蓋了。
5、《詠院中叢竹》
唐代 呂太一
原文: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譯文:
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