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與孟浩然之間友情深厚的詩句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們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就能很好的體現了他們分別、惜別依依不舍之情。
李白與黃鶴樓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黃鶴樓的時候,面對美景,自然是詩情大發。正想提筆賦詩,卻見壁上已有詩作,那是崔顥的《登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州。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讀完全詩,驚得半天沒有說話,這等好詩,豈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據說后來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還有讓自己不敢下筆的地方,胸中塊壘,難以展抒。后來到金陵,游金陵鳳凰臺時,一時興起,便寫下《登鳳凰臺》一詩,欲與崔顥一較高低,其詩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其風格意境卻有相似之處,而境界高遠確也難分高下了。
十年之后,李白與孟浩然見了第二次面,這次李白寫了《贈孟浩然》,以表達自己的朋友的欽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輯清芬!”能得李白如此厚愛的人,當少之又少了
二、李白與孟浩然分別時寫的詩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贈詩稱譽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開放的盛唐文人的風尚,寓居湖北安陸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南窮蒼梧,東涉溟海”的旅游經歷。因此他在武昌名樓——黃鶴樓,送別詩界名士——孟浩然,去游歷江左名城——揚州(古時稱為廣陵),面對著把名樓、名士、名城聯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備”的旅游盛事,他詩情勃發,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渾無絲毫感傷。
開頭兩句本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目的地,但這種交待被“煙花三月”這個鮮麗的意象感覺化了。李白不是有過一個“夢筆生花”的故事嗎?想不到作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夢中筆頭生花,竟生成了送別時的三月煙花,贏得前人稱此句為“千古麗句”。天空也被明麗的世界感覺所感動了,它變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順流行進的“孤帆遠影”,何嘗有一絲孤獨感和蒼涼感?它牽引著的是海闊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別情如流水,無限關注依戀的眼光追隨著消失在視野之外的孤帆遠影,也就化作水天與共,千古長存的長江巨流了。名樓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詩人的旅游豪興的詩化象征。
[譯文]
老朋友從西邊辭別黃鶴樓,
在百花盛開的三月去繁華的揚州。
孤獨的帆船遠去的影子在蔚藍的天空里消失了,
只看到長江水向天邊奔流。
三、孟浩然與李白恨相見晚時的詩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譯文:
我非常敬愛孟老夫子,他風雅瀟灑聞名于世。少年時鄙棄富貴功名,老年后隱居林泉松山。望月暢飲酒常入醉鄉,迷戀花草不走仕途路。高山挺立自嘆不可攀,只有跪拜贊美你高潔。
《贈孟浩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推崇孟浩然風雅瀟灑的品格,全詩采用抒情、描寫、抒情的方式,以一種舒展唱嘆的語調,表達詩人的敬慕之情。首聯點題,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慕之情。二、三兩聯描繪了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聯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
四、描寫李白和孟浩然的詩句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本詩大致寫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此時他常往來于襄漢一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詩的風格自然飄逸,描繪了孟浩然風流儒雅的形象,同時也抒發了李白與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
五、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誼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游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稱贊,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 。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去 ,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這煙花美景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當時是繁華之都,這時節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光爛漫。后兩句傳情達意,詩人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堪稱送別佳作。
六、關于李白送孟浩然的詩句
《送孟浩然之廣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釋義: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楚的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賞析:
1. 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別黃鶴樓向東遠行了。因為黃鶴樓在廣陵之西,西辭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東面了,
2. 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既廣陵,李白用煙花來形容孟浩然即將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對此行的羨慕之意。以上兩句寫送別情況,還沒有寫離別之情。
3. 第三四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留。寫作者送走了好友,獨自在黃鶴樓遙望風帆遠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載著過人東去的船,漸行漸遠,他仍佇立著凝望天邊的長江流水,可見他對好友的惜別之情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白跟孟浩然初次見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