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鶴唳風聲
成語: 焚琴煮鶴;鶴立雞群;閑云野鶴;鶴唳風聲 詩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 [唐]崔顥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 黃鶴偶乘滄海月; 白云常帶楚江秋。
二、帶有鶴字 詩句
1、帶有鶴字詩句:劉禹錫《秋詞》中的”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2、原文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3、注釋
①悲寂寥:悲嘆蕭條。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開。
④碧霄:青天。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4、簡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自宋玉于《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種色調,一種情緒;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我言”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盡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勝春朝”就是詩人對于秋景最為充分的認可。這種認可,絕非僅僅是一時的感性沖動,而是融入了詩人對秋天的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云”,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云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蘊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里,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三、帶“鶴”的成語和詩句
鶴立雞群鶴發童顏駕鶴西去松鶴延年風聲鶴戾一琴一鶴焚琴煮鶴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 古寺云依鶴,空潭月照龍-------譚嗣同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紅樓夢》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 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饑。---------陸游句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詩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范成大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唐·崔顥。
四、帶有鶴字的成語或詩句
帶有鶴字的成語很多,如:1、孤云野鶴 【拼音】:gū yún yě hè【釋義】:空中獨自飄動的浮云,曠野任意漫游的仙鶴。
舊指閑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出處】:唐·劉長卿《送方外上人》詩:“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例句】:~,棲無定所,別后幸復頑健。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2、龜鶴遐壽 【拼音】:guī hè xiá shòu【釋義】:遐:長久。
祝人長壽的頌辭。【出處】:《抱樸子·對俗》:“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3、鶴唳華亭 【拼音】:hè lì huá tíng【釋義】: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4、鶴發雞皮 【拼音】:hè fà jī pí【釋義】: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5、鶴發童顏 【拼音】:hè fà tóng yán【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處】: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例句】:(華佗)童顏鶴發,飄然有出世之姿。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6、鶴立雞群 【拼音】:hè lì jī qún【釋義】: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處】: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例句】:正在談論,誰知女兒國王忽見林之洋雜在眾人中,如~一般。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九回。
五、含有“鶴”的成語和詩句,越多越好
成語;鶴發童顏,鶴立雞群,鶴發雞皮,閑云野鶴,焚琴煮鶴,龜年遐齡。詩句:《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鳴之什·鶴鳴 [詩經·小雅]
鶴鳴于九皋 聲聞于野 魚潛在淵 或在于渚 樂彼之園 爰有樹檀 其下維萚 它山之石 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 聲聞于天 魚在于渚 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 爰有樹檀 其下維谷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詠鶴 [陳·陰鏗]
依池屢獨舞。對影或孤鳴。
乍動軒墀步。時轉入琴聲。
春園即事 [唐·陳羽]
水隔群物遠,夜深風起頻。
霜中千樹橘,月下五湖人。
聽鶴忽忘寢,見山如得鄰。
明年還到此,共看洞庭春。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唐·陳子昂]
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云。
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
聞云中唳鶴 [唐·章孝標]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暫聞。翩翩縈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鶯何待,鳴岐鳳欲群。九皋寧足道,此去透絪缊。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鶴 [唐·李嶠]
黃鶴遠聯翩,從鸞下紫煙。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已憩青田側,時游丹禁前。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
六、請寫出幾個有關“鶴”的成語或詩句
愛鶴失眾 別鶴孤鸞 別鶴離鸞 不舞之鶴 慚鳧企鶴
驂鸞馭鶴 蟲沙猿鶴 駘背鶴發 獨鶴雞群 斷鶴續鳧
斷鶴繼鳧 鳧短鶴長 鳧鶴從方 鳧脛鶴膝 鳳鳴鶴唳
焚琴鬻鶴 焚琴煮鶴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 孤雌寡鶴
龜鶴遐齡 龜鶴遐壽 龜齡鶴算 龜年鶴壽 龜年鶴算
孤云野鶴 鶴背揚州 鶴長鳧短 鴻儔鶴侶 鶴處雞群
鶴短鳧長 鶴發雞皮 鶴發松姿 鶴發童顏 鶴歸華表
鶴骨雞膚 鶴骨龍筋 鶴骨松筋 鶴骨霜髯 鶴骨松姿
鶴困雞群 鶴唳風聲 鶴唳華亭 鶴立雞群 鶴唳猿聲
鶴鳴九皋 鶴鳴之士 鶴勢螂形 華亭鶴唳 鶴膝蜂腰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
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饑。--- 陸游句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詩
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范成大句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晚唐詩人韋應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
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
譚嗣同“古寺云依鶴,空潭月照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帶有鶴字的成語和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