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緣滅緣終盡全詩
“緣起緣滅緣終盡”全詩是: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表達了對事物消亡的感嘆,一切事物都會有終結之時,無論曾經如何都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堙沒在人世間。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出自聿明氏的典故。
曇花原本是天庭中的一位花神,每天都恪盡職守,將自己美麗的花朵展示給世人看。她下凡去游歷,化為了一株曇花長在了一位年輕人的院子之中,借機看看這繁華的世界。韋陀在院子中發現了她,覺得甚是美麗,便歡欣鼓舞每天都給她澆水。
時間流逝,曇花對韋陀漸生情愫,于是便化成人形將自己的身份告知給這位年輕人,年輕人對這位仙子同樣也心生好感,于是兩人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好景不長,玉皇大帝發現了曇花仙子與凡人相戀,勃然大怒,將曇花仙子急忙召回,而且將曇花仙子貶下凡去,成為了每天只能開一瞬的花。將韋陀送去了靈鷲山出家,讓他們兩人永不能再相見。
韋陀在靈鷲山修行,漸漸竟然真的開始忘記了曇花仙子,而曇花仙子卻始終不能忘了韋陀。曇花仙子知道每天清晨時分,韋陀總要下山采集朝露為佛祖煎茶,于是每次韋陀下山,曇花總會在這個時候為他開放,希望他能夠記起她,可是韋陀從她旁邊經過了無數次也沒有認出她來。
后來,聿明氏經過曇花仙子處,看到曇花仙子一直很哀傷,于是就問她因為何事而悲傷,仙子說,你或許幫不了我。聿明氏將自己的身份告知了曇花仙子,他對她說,我只是來了斷80年前一段沒有結果的緣分。
他接著對她說,我會幫你做一個了結,但是只是在這之前,我想送給你兩句話: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曇花仙子震驚地看著眼前人,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于是聿明氏會心笑道,曇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說完便一把抓住花神,帶著她同去了佛國。
花神到達佛國,一眼便認出了韋陀,而韋陀也終于想起了前世因緣。佛祖知道韋陀有這樣的一段經歷,于是便允許他下凡去了斷未了的因緣。韋陀來到凡間,與曇花仙子一同游了一遭他們曾經走過的路,看過的景,終于開口到,曾經經歷過便好,這一段情我永世不會忘,可是畢竟都過去了,也是該放下了。
曇花也很坦然,算是了卻了自己的塵緣,只是她也終只會在黎明前,朝露初盛開。
擴展資料:
另有一首詩: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半善半惡半隨心,難徹難悟難歸真。
詩的出處不可考,作者亦不可考,但似為修行之人所做。
前兩句表達了對事物消亡的感嘆,一切事物都會有終結之時,無論曾經如何都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堙沒在人世間。后兩句則表現出作者對修行一事的無奈。
"半善半惡半隨心" ,說明作者想修心想做一個善人,但是奈何世界復雜 、紅塵難測,不能做到純善,一些情況下隨著自己的貪心妄心走,"難徹難悟難歸真" 作者明心見性,卻無奈,感嘆開悟太難。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韋陀
二、“緣起緣滅緣終盡”的全詩是什么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半善半惡半隨心,難徹難悟難歸真。 詩的作者已不可考,但似為修行之人所做。
前兩句表達了對事物消亡的感嘆,一切事物都會有終結之時,無論曾經如何都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堙沒在人世間。后兩句則表現出作者對修行一事的無奈——"半善半惡半隨心" 說明作者想修心想做一個善人,但是奈何世界復雜 、紅塵難測,不能做到純善,一些情況下隨著自己的貪心妄心走,"難徹難悟難歸真" 作者想開悟 想明心見性,卻無奈,感嘆開悟、明心見性太難! 一代高僧倉央嘉措也由此感嘆,“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上誘惑太多,人本身的欲望也沒有窮盡,修心、修行,太難!!!。
三、描寫緣起緣滅世事無常的詩句有哪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出處:《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作者:納蘭性德 (清) 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出處:《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釋義: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出處:《贈衛八處士》 作者:杜甫 釋義: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隨著二十年歲月的過去,此番重來,眼前出現了兒女成行的景象。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出處:《一剪梅·舟過吳江》 作者:蔣捷 釋義: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綠,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綠肥紅瘦對人來說意味著青春不再,盛世難逢。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出處:《題都城南莊》作者:崔護 釋義: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辭頻。
出處:《浣溪紗》 作者:晏殊 釋義:在短暫的人生之中,別離是不只一次會遇到的,并且每一次離別,都會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痛苦是徒勞無益的,還不如趁這有限的人生,對酒當歌,盡情開懷暢飲。
勸君須惜少年時。 勸君莫惜金縷衣,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出處:漢代佚名詩《金縷衣》釋義:勸你不要貪戀榮華,勸你珍惜少年時光,勵志奮斗。花開了,你就要趁早把它摘下來,不要等花謝了,那時后悔來不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處:《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釋義: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出處:《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 釋義:人費盡心機,搞陰謀詭計,最終的下場是一場空夢。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出處:《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作者:王國維 釋義:在人世間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鏡中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和離樹飄零的落花。
四、“人生如霧亦如電,緣起緣滅還自在`````”是出自哪首詩
出自戰國時期莊周寫的《莊子》里的一句話。
出自:戰國時期莊周的《莊子》
原文:
人生如霧亦如電,緣起緣滅還自在。
譯文;
人的這一生有很多的變化和磨難,靜下心來,淡然的看著緣分的產生和消失。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莊子明確否定禮教社會政治制度以及虛假文化生活,在政治上主張不同于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生成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
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是解釋此原理的內涵,從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宇宙空間。
透過對宇宙運行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
道家從維護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在經濟理論、社會實踐方面創立了“齊物”的思想觀點,但對于社會責任的態度并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五、求傾世皇妃中精美有意境的句子,像是“花開花落花依舊,緣起緣滅
冰池澄碧空明,香經落紅飛散,濃濃萋萋野草,裊裊鶯鶯翠鳴,竹欄微涼,輕風襲惠畹。
冉冉新月橫柳梢,皚皚月彩穿花樹,風動梧桐,暗塵不起,水榭樓來參差成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路盡隱香處,翩然雪海間,梅花仍由在,雪海何處尋。蓮露沁芙塵,蓉花怡紛凡,芳顏如冰清,潤物思玉潔。
抒美麗憂傷,醉純色浪漫,觀曉寧嬌嬈,贊雪花依舊。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
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媚情無歇。小家碧玉女,不趕攀權貴,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孤煙裊寒碧,殘葉舞紅愁,雅姿妍萎,落紅隱余香。東風吹盡殘粉枝,蝕雪散盡成玉樹,殘英點岫即瑤岑。
雕欄香砌,曲檻小池清切,落云鎖,爭似幽芳,冷艷幽香奇絕。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充堂之芳,非幽蘭所難,繞梁之音,實縈弦所思。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欲消魂,大風起兮云飛揚兮舞霓裳。
橫批:風華絕代。明眉皓齒款步若輕云似西施再生,粉黛朱唇霓裳勝早霞如貴妃再生。
橫批:絕代佳人。臉襯桃花,秋波湛湛妖嬈態似月里嫦娥,發絲如瀉,春筍纖纖嬌媚姿若宛邊西施。
橫批:出水芙蓉。冰雪之心,蘭桂之氣,更兼秋水為神玉為骨,桃李其貌,云霞其衣,自是飛仙如態柳如煙。
橫批:玉骨冰清。殘空破滄月,凝寒扼夢魘,寂寥噬血心。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碧云天,山映斜陽天接水,處處水潺潺,山煙翠領,一枝芳艷,西風驚綠待浮花。
絮翻蝶舞,翠柳成陰。天高云闊,月白風清,楊花紛紛漸折,黃鶯聲聲猶嫩,秋香未濃,閑門落葉,愁思黯然,疏桐落。
潤秋已近。楊花飄盡,幽葩細萼,蝶飛燕語,薔薇盡香,鶯花爛漫。
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波,粉蝶弄芳草,崎山頂嘶風。荒影枝散盡,淡蕩初寒扶殘柳,燕過無痕留雙剪。
相遇是緣,相思漸纏,相見卻難。山高路遠,惟有千里共嬋娟。
因不滿,鴛夢成空泛,故攝形相,托鴻雁,快捎傳。喜開封,捧玉照,細端詳,但見櫻唇紅,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長。
無限愛慕怎生訴?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愛,一生只一次,獨予袁雪儀。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明朝且作莫思量,如何過的今宵去! 纖腰裊裊,東風里、逞盡娉婷態度。 應是青皇偏著意,盡把韶華付與。
月榭花臺,珠簾畫檻,幾處堆金縷。 不勝風韻,陌頭又過朝雨。
聞說灞水橋邊,年年春暮,滿地飄香絮。 掩映夕陽千萬樹,不道離情正苦。
上苑風和,瑣窗晝靜,調弄嬌鶯語。 傷春人瘦,倚闌半餉延佇。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落香散盡復空杳,夢斷姿雅臨未泉。落花飛舞,寒光掠影輕羅衫。
黯然回首,輕舟泛水水空流。輕風夢語,落葉思顏惜碧絲。
曲終人散,纖纖柳葉已盡時。倚門望,凝眸思語,郁郁殤紅顏。
芙蓉處,彩蝶翩舞,悠悠清風夢。淡相思,天涯殘月,蒼蒼花含煙。
雁單飛,淚落無痕,凄凄魂飛苦 為情傷,淚似輕紗飄風隨影去。為情累,雨若悲秋紛飛孤城壁。
人面桃花,物事人非,宮寂悲愴,紅墻朱門,龍廷金猊,庭院深瑣。 傾國傾城也枉然。
踏雪也無痕,紅衣亦赤足。骨肉至親,化為他人,永長辭兮。
慘愴愁悲,夢想魂歸,見所思兮。 驚寤號眺,心不自聊,泣漣涌兮。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饑則啄木,暮則巢宿。
無干于人,唯志所欲。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荒煙外,鷹飛鷙,一鞭橫渡洛水河,日連旗影遂神州。 巍石山,躡翠微,笑談瀟瀟驟雨歇,吟唱九歌悲國殤。
落日笙,月朧明,煙霏秋雨杳靄間,梅蕊如詩蝶戀花。 遼闊蒼穹,千林白如霜。
臥看碧天,云煙腌藹間。細葉舒眉,輕花吐絮,綠陰垂暖,只恐遠歸來。
臨水夭桃,倚墻且酬春。千里暮云,瑤草碧何處。
隱隱青冢,畫戟朱翠,香凝今宵,遙知隔晚晴。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香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
六、緣起緣滅,花開花謝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看落花和閑云是一份心境。 突然不知道要怎么表達,文字是蒼白的 - - 想到了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這是一首孤單和痛苦寫成的詩,越是向往美好,其實只是越是說明過得不好。
但生活是一條路,途中總有悲傷,也一定有幸福。 能漫看天邊閑云,靜觀庭前花落的人,都是飽經滄桑的人。
而正是這樣的人,更能體會到什么是幸福,也更做到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 - 還是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我想法,但有一句話,在我遇到不能處理的問題時總這樣對自己說:明天,一切都回過去的。
明天,一切都回過去的,輝煌的,陰暗的,我們什么都留不下。 既然這樣,那也就沒有什么可以計較的了。
那活著,就好好照顧自己,細心品味生活,生活也一定會用快樂和幸福來回報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