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形容古琴的詩詞
《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李白 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
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
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戶何時明?長掃狐兔窟。 《廢琴》·白居易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 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船夜援琴》·白居易 鳥棲魚不動,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聲即淡,其間無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
調慢彈且緩,夜深十數聲。 入耳澹無味,愜心潛有情。
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 《清夜琴興》·白居易 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
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隨人心。
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 響余群動息,曲罷秋夜深。
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對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臥時。
共琴為老伴,與月有秋期。 玉軫臨風久,金波出霧遲。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聽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
若使啟期兼解醉,應言四樂不言三。 《聽幽蘭》·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彈秋思》·白居易 信意閑彈秋思時,調清聲直韻疏遲。
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 《聽彈湘妃怨》·白居易 玉軫朱弦瑟瑟徽,吳娃徵調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蕭蕭郎不歸。 《聽彈古淥水》·白居易 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
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 西窗竹陰下,竟日有馀清。
《聽鄭五愔彈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
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 余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
《江上琴興》·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聽琴秋夜贈寇尊師》·常建 琴當秋夜聽,況是洞中人。 一指指應法,一聲聲爽神。
寒蟲臨砌默,清吹裊燈頻。 何必鐘期耳,高閑自可親。
《張山人彈琴》 ·常建 君去芳草綠,西峰彈玉琴。 豈推丘中賞,兼得清煩襟。
朝從山口還,出嶺聞清音。 了然云霞氣,照見天地心。
玄鶴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聲,又聽飛龍吟。
稍覺此身妄,漸知仙事深。 其將煉金鼎,永矣投吾管。
《詠琴》·劉允濟 昔在龍門側,誰想鳳鳴時。 雕琢今為器,宮商不自持。
巴人緩疏節,楚客弄繁絲。 欲作高張引,翻成下調悲。
《琴歌》·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題僧房雙桐》·李頎 青桐雙拂日,傍帶凌霄花。 綠葉傳僧磬,清陰潤井華。
誰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先拂聲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聽岳州徐員外彈琴》·張祜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圣人心。
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 《琴》·王昌齡 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 意遠風雪苦,時來江山春。
高宴未終曲,誰能辨經綸。 《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來我訪舊,淚灑白云天。 詎欲匣孤響,送君歸夜泉。
撫琴猶可絕,況此故無弦。 何必雍門奏,然后淚潺湲。
《僧院聽琴》·楊巨源 禪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 離聲怨調秋堂夕,云向蒼梧湘水深。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酬張少府》·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彈琴》·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聽尹煉師彈琴》·吳筠 至樂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鄭聲久亂雅,此道稀能尊。
吾見尹仙翁,伯牙今復存。 眾人乘其流,夫子達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濤奔。 都忘邇城闕,但覺清心魂。
代乏識微者,幽音誰與論。 《旅次江亭》·楊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二、描寫古琴的詩句
琴,世傳華夏祖先伏羲、神農、舜按天地、陰陽、五行之說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修身理性,返其天真。
“琴之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氣,太古之神物,乃中國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養之物。”九霄環佩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翩翩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張弦代語兮,欲訴衷腸。
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太古遺音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萬壑松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云 泉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愿似流泉鎮相續。驚 濤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正 吟鳥棲魚不動,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聲即淡,其間無古今。海月清輝玉軫朱弦瑟瑟徽,吳娃徵調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蕭蕭郎不歸。清 籟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無名宋琴半涉濁流半涉清,倚箏閑吟廣陵文,寒劍默聽君子意,傲視人間笑紅塵。
梅花落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 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 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戶何時明?長掃狐兔窟。
雙 鴻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馨,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曲中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原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玉韻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玉壺冰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 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隨人心。 心積和平氣,木應正始音。
響余群動息,曲罷秋夜深。 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列子·湯問》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戰國·宋玉心哀而歌不樂,心樂而哭不哀。 ——《淮南子·繆稱訓》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古詩十九首》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 ——《史記·樂書》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三國(魏)·曹丕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三國(魏)·曹丕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晉·陶淵明因形創聲,隨時造曲,應物無窮。 ——晉·成公綏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李白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云飛。 ——唐·李白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唐·劉長卿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唐·高適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唐·杜甫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唐·錢起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唐·趙嘏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唐·韓愈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唐·白居易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
——唐·白居易弦中恨起湘山遠,指下情多楚峽流。 ——唐·蘇替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
——唐·薛能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 ——宋·晏幾道如怨如慕,如訴如泣,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宋·蘇軾情知言語難傳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宋·陸游宛若流風回雪,悅如飛燕游龍。
——清·洪升。
三、描寫古琴的詩句
描寫傳世古琴春雷琴的句子:連珠式琴,形飽滿,黑漆面,具細密流水斷。玉徽、玉軫、玉足、龍池圓形、鳳沼長方形。琴底頸部刻「春雷」二字行草書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鈐印一,印文剝蝕。龍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志。由于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遺音、九霄環佩等。 古琴的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鶴鳴秋月式。其中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因為古琴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也屬于非物質分化遺產了,你可以去找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網站上找找,里面肯定有關于古琴的描述,我就是在這些網站上看到的,你可以進去看看
四、描寫古琴的古詩詞
古琴留掛壁宋舒岳祥 《送潘少白赴連山館》 31、古琴藏虛匣唐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3、獨抱古琴攜竹杖宋寇準 《廬山》 28、殘編未掩古琴橫宋韓彥古 《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宋趙功可 《綺寮怨》 5、古琴嗚咽鳴中呂宋白玉蟾 《三級泉》 20、客有古琴瑟宋方岳 《次韻蕭同年古意》 23、莫道無人識古琴宋陳著 《出剡北門道中》 21、古琴絕弦宋釋善珍 《祭愚谷》 30、石泉操古琴宋艾性夫 《過石泉寺》 19、李觀別、徽弦不具之古琴宋方岳 《題董一之花木杪》 25、床驚倒古琴唐唐求 《友人見訪不值因寄》 11、秋風吊古琴三疊宋方岳 《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 24,因獻張徐州》 7、失古琴亦哀唐孟郊 《秋懷》 6、愿為古琴瑟唐孟郊 《答韓愈、須臾寒月照古琴宋張榘 《題金淵綠凈亭》 39、詩書一古琴宋楊萬里 《題劉朝英進齊》 36、清風樓古琴三尺宋王珪 《和公儀送白鷼于永叔》 32、古琴彈罷風吹座宋蘇軾 《重游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 13、古琴口歌兮手弦宋方回 《贈吳琴士會龍》 22、古琴蛇推牢藜宋陸游 《贈道流》 16、古琴有弦人不撫唐白居易 《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8、玉律潛符一古琴唐張祜 《聽岳州徐員外彈琴》 9、無弦是古琴宋王镃 《山中》 18、古琴百衲彈清散宋陸游 《北窗閑詠》 14、俸買古琴歸宋劉克莊 《挽趙漕簡叔二首》 29、三尺古琴余爨跡宋陸游 《山行》 15、對酒彈古琴唐邵謁 《古樂府》 10、古琴帶月音聲正宋伍喬 《僻居酬友人》 35、吳僧攜古琴宋王辟 《宿宅與王專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 33、得趣古琴那用弦宋喻良能 《題淵明祠堂》 38、古琴帶月音聲亮宋伍喬 《僻居酬友人》 12、賴有古琴知宋黃庚 《王琴所話別》 27、吳僧攜古琴宋魏野 《宿王辟宅與王專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 34、低聲泛古琴南北朝庾信 《幽居值春詩》 17、古琴不入時人耳宋于石 《偶成》 371、只把古琴藏石匣宋顧逢 《寄鄧山房高士》 26、古琴大軫長八尺唐李賀 《聽穎師琴歌》 2、一張之珍太古琴宋趙汝鐩 《三珍行》 40。
五、適合刻在古琴上的詩句
白居易《琴》
置琴曲幾上,慵坐但含情。
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
李賀《聽穎師琴歌》
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
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
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
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
司馬相如《琴歌二首》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曹雪芹《琴曲四章》
風蕭蕭兮秋氣深,
美人千里兮獨沉吟。
望故鄉兮何處?
倚欄桿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煩憂。
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
天上人間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才,
素心如何天上月!
蘇軾《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譚嗣同《題殘雷琴銘》
破天一聲揮大斧,
干斷柯折皮骨腐,
縱作良材遇已苦。
遇已苦,
嗚咽哀鳴莽終古!
請自行選擇幾句
六、有關古琴的詩句有哪些
1、古琴大軫長八尺唐李賀 --李賀《聽穎師琴歌》
2、古琴藏虛匣唐李白 --李白《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3、殘編未掩古琴橫宋韓彥古 --韓彥古《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宋趙功可 --趙功可《綺寮怨》
5、失古琴亦哀唐孟郊 --孟郊《秋懷》
6、愿為古琴瑟唐孟郊 --孟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
7、古琴有弦人不撫唐白居易 --白居易《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8、玉律潛符一古琴唐張祜 --張祜《聽岳州徐員外彈琴》
9、對酒彈古琴唐邵謁 --邵謁《古樂府》
10、床驚倒古琴唐唐求 --唐求《友人見訪不值因寄》
11、古琴帶月音聲亮宋伍喬 --伍喬《僻居酬友人》
12、古琴彈罷風吹座宋蘇軾 --蘇軾《重游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
13、古琴百衲彈清散宋陸游 --陸游《北窗閑詠》
14、三尺古琴余爨跡宋陸游 --陸游《山行》
15、古琴蛇推牢藜宋陸游 --陸游《贈道流》
16、低聲泛古琴南北朝庾信 --庾信《幽居值春詩》
17、無弦是古琴宋王镃 --王镃《山中》
18、石泉操古琴宋艾性夫--艾性夫《過石泉寺》
19、古琴嗚咽鳴中呂宋白玉蟾 --白玉蟾的 《三級泉》
20、莫道無人識古琴宋陳著 --陳著 《出剡北門道中》
七、形容“古琴”的詩句有哪些
1. 《聽岳州徐員外彈琴》
唐代:張祜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圣人心。
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
2. 《聽穎師琴歌》
唐代:李賀
別浦云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
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竺僧前立當吾門,
梵宮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請歌直請卿相歌,
奉禮官卑復何益。
3. 《寄明月山僧》
唐代:齊己
山稱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諸峰去,無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鳥古琴聲。吾子居來久,應忘我在城。
4. 《浣溪沙(韓彥古)》
宋代:劉仙倫
一縷金香永夜清。殘編未掩古琴橫。繡衾寒擁寶缸明。
坐聽竹風敲石磴,旋傾花水漱春酲。落梅和雨打簾聲。
5. 《友人見訪不值因寄》
唐代:唐求
門戶寒江近,籬墻野樹深。晚風搖竹影,斜日轉山陰。
砌覺披秋草,床驚倒古琴。更聞鄰舍說,一只鶴來尋。
八、形容古琴的詩句
1、古琴大軫長八尺唐李賀 《聽穎師琴歌》2、古琴藏虛匣唐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3、殘編未掩古琴橫宋韓彥古 《浣溪沙》4、千曲囊中古琴宋趙功可 《綺寮怨》5、失古琴亦哀唐孟郊 《秋懷》6、愿為古琴瑟唐孟郊 《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7、古琴有弦人不撫唐白居易 《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8、玉律潛符一古琴唐張祜 《聽岳州徐員外彈琴》9、對酒彈古琴唐邵謁 《古樂府》10、床驚倒古琴唐唐求 《友人見訪不值因寄》11、古琴帶月音聲亮宋伍喬 《僻居酬友人》12、古琴彈罷風吹座宋蘇軾 《重游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13、古琴百衲彈清散宋陸游 《北窗閑詠》14、三尺古琴余爨跡宋陸游 《山行》15、古琴蛇推牢藜宋陸游 《贈道流》16、低聲泛古琴南北朝庾信 《幽居值春詩》17、無弦是古琴宋王镃 《山中》18、石泉操古琴宋艾性夫 《過石泉寺》19、古琴嗚咽鳴中呂宋白玉蟾 《三級泉》20、莫道無人識古琴宋陳著 《出剡北門道中》21、古琴口歌兮手弦宋方回 《贈吳琴士會龍》22、客有古琴瑟宋方岳 《次韻蕭同年古意》23、秋風吊古琴三疊宋方岳 《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24、徽弦不具之古琴宋方岳 《題董一之花木杪》25、只把古琴藏石匣宋顧逢 《寄鄧山房高士》26、賴有古琴知宋黃庚 《王琴所話別》27、獨抱古琴攜竹杖宋寇準 《廬山》28、俸買古琴歸宋劉克莊 《挽趙漕簡叔二首》29、古琴絕弦宋釋善珍 《祭愚谷》30、古琴留掛壁宋舒岳祥 《送潘少白赴連山館》31、清風樓古琴三尺宋王珪 《和公儀送白鷼于永叔》32、吳僧攜古琴宋王辟 《宿宅與王專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33、吳僧攜古琴宋魏野 《宿王辟宅與王專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34、古琴帶月音聲正宋伍喬 《僻居酬友人》35、詩書一古琴宋楊萬里 《題劉朝英進齊》36、古琴不入時人耳宋于石 《偶成》37、得趣古琴那用弦宋喻良能 《題淵明祠堂》38、須臾寒月照古琴宋張榘 《題金淵綠凈亭》39、一張之珍太古琴宋趙汝鐩 《三珍行》40、山人袖攜古琴來宋周文璞 《古琴歌》。
九、描寫古琴的詩詞
《嚴氏古琴》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蒼梧弓劍俱塵土,一片枯桐尚傳古。
有弦彈入碧虛寒,彩鳳應來獸應舞。
物真物贗不必論,立名幸有古意存。
南風不作民正慍,我欲抱渠招帝魂。
《依韻和普上人古琴見贈》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獨蠒絲為弦,九竅珥為珍。
彈風松颼颼,聽水流泯泯。
欣者舉袖舞,悲者欲涕隕。
若此輒動人,干時固能準。
虞舜今在上,南薰思無盡。
《古琴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長隨書與棋,貧亦久藏之。
碧玉琢為軫,黃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彈少為求知。
近日僮奴惡,須防煮鶴時。
《古琴詩》
年代: 宋 作者: 釋智圓
良工采嶧桐,斗為綠綺琴。
一奏還淳風,再奏和人心。
君子不暫去,所貴禁奢淫。
后世惑鄭聲,此道遂陸沈。
朱絲鼠潛嚙,金徽塵暗侵。
冷落橫閑窗,棄置歲已深。
安得師襄彈,重聞大古音。
《古琴歌》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璞
山人袖攜古琴來,形模拙丑腹破穿。
上兩金字亦殘漫,自云得自十年前。
十年前宿野店間,野店岑寂無炊煙。
只將百錢乞翁媼,回買濕薪煨澗泉。
老翁持出一木段,刀痕鑿痕斧痕滿。
秀才望見三嘆羨,學琴以后何曾見。
此是成都雷氏為,揩摩雷字分明現。
持歸修治調曲成,曲成他人不肯聞。
初彈羑里可釋憾,再鼓廣陵如雪冤。
將歸古操次第傳,龍入我舟何可憐。
《山中廢宅見古琴》
年代: 明 作者: 王醇
廢宅何遺此,終年掩暗塵。
弦殘空抱響,谷冷未逢人。
余趣思纖指,全身總剩薪。
轉虞歸俗士,沉沒任山春。
一、形容女子彈古琴的詩句 古詩詞中描寫古琴的有哪些
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獨立靜聽您所彈奏的優美的琴聲,才能領悟它的妙處,給人以清雪散空山之 感。
句中將清越、美妙的琴聲這無形的音樂化作有形的外物來描寫,使人產生廣泛的聯想。這一聯詩是評注家極為贊頌的佳句。
施補華曰:“王昌齡《聽彈風入松》一首最為清幽。收處‘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殊得琴理。
作清微詩亦須識此意,故曰詩禪。”(《峴傭說詩》)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斜抱琴瑟,凝望夜空,月下朦朦朧朧的樹色隱去了昭陽宮。
首句作者通過宮女斜抱云和不彈,凝望皓月出神的行態,暗示其有所思;次句“昭陽宮”寫深宮少女凝望被樹蔭隱去的帝王宮殿,其幽怨之情和她處境的可憐一下子顯示出來。注:昭陽,皇帝所在的昭陽宮。
云和,地名,古人常以云和為琴瑟之代稱。琥珀尊開月映簾,調弦理曲指纖纖 夜風習習,皓月臨窗,酒席宴上,身著紗衣的歌女倚簾而坐,柔嫩的嬌手試調琴弦。
只見纖纖細手輕撥慢攏,美妙的樂曲即隨之飄出窗外。“調”、“理”兩字把少女的演奏動作和熟練的技巧顯現出來。
注:琥珀尊,精美的酒杯。尊,即樽。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我急促地擺手讓穎師停止彈奏,涌流的熱淚已經浸濕我的衣裳。作者通過自己經受不住琴聲引起的感情激動,要求琴師不要再彈的背面敷粉的手法,渲染了琴師技藝的高超,琴聲的激越、感人。
昵呢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屑,仿佛小兒女 在耳鬢廝磨之際的切切私語,又好象少男少女在傾吐著恩愛嗔怨,情意綿綿,細語輕聲。
突然間,琴聲變得高亢激昂,如同勇猛的戰士躍馬揮刀奔赴疆場。運用貼切 的比喻把悠揚的琴聲,付諸人的視覺,構成鮮明的音樂形象,從而熱烈地盛贊了琴師的高超技藝。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琴聲高低起伏變化,聲調對比強烈,高昂雄渾時,如同攀到峰頂,不能再多進一步;迂回低轉時,如同腳失深淵,一落千丈。極贊琴聲起伏迭宕。
注:躋攀,攀登。喳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琴聲一會兒象百鳥啁啾,熱烈喧鬧;一會兒象鳳凰引頸高歌,圓潤 嘹亮。
詩人通過新奇的比喻,不僅狀難寫之聲如在目前,而且創造了美妙的意境。你看:百鳥齊鳴,啁啾不已,花團錦簇,令人耳不暇接、眼花繚亂。
突然在這眾鳥 翩躚之中,一只鳳凰翩然飛至,引吭高鳴。這百鳥托鳳圖何等絢麗多彩!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琴聲婉轉悠揚,猶如浮云、飛絮在無垠的天宇飛蕩飄揚。
寫出琴聲的明快歡暢。在讀者眼前,仿佛出現一派明朗清麗的春季圖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詩人以埋怨的口吻說:錦瑟呀,你為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你每根弦上發出的樂聲都勾起我對逝去往事的回憶。詩句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心緒繁亂、惆悵難言的情感。
注:五十弦,一般說法,古瑟是五十條弦,后來的有二十五弦或十七弦等不同的瑟。華年,指青春歲月。
巨石崩崖指下生,飛泉走浪弦中起 琴弦捻動,就有巨石斷裂、懸崖崩碎般的雷鳴之音,振撼心弦。手指輕挑,又流出潺潺泉水的叮咚聲和洶涌澎湃的濤鳴。
寫琴聲高低起伏,娓娓動聽。詩人用情煉的筆觸,以音樂的形象描繪出三峽的峰高水急的情景,令人回味。
七條絲上寄深意,澗水松風生十指 七條銀弦牽著我對大自然的深深情意,十指捻動,手下便涌出汩汩澗水的聲響和喧嘯的松濤之聲。詩句通過對琴聲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夜月泛琴弦似磬,秋潭洗硯墨成云 在皓月當空的夜晚,詩人撥弄琴弦,清音悠揚悅耳,如同敲打鐘磬發出的聲響,有如秋天潭水洗滌硯臺。墨汁漾漾象翻滾的烏云一般。
這兩句詩是詩人隱居山中生活的寫照,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張的描寫映襯出詩人的高雅情調。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詞人堅持抗敵,反對和議,這種正義主張在推行賣國投降路線的南宋小朝廷里無人理睬。
因此,為了發泄憤切之情,擺脫難堪的孤獨,他用力地彈琴,乃至弦斷,可見詞人怒火中燒,五內俱焚。可是這里以曲筆寫激情,用匣劍帷燈式的手法,把憤怒的抗議化為低徊的沉吟。
易水風寒,壯士悲歌,關山萬里離別。楊花浩蕩晴空轉,又化作、云鴻霜鶻。
耿石壕,夜久無言寂歷,如聞幽咽 這 是描寫琴樂之詞,詩人根據音色的剛柔、節拍的緩速、聲調的高低變化,選用了三組意境,多側面地塑造音樂形象。試聽,那激楚、悲壯的琴曲使人仿佛來到了易水 之濱,面迎蕭瑟的西風,耳聞腳下的寒流,隨同燕太子丹為謀刺秦王的荊軻送行。
又好象李陵異域別蘇武,游子離愁,引起蒼茫頻顧。忽然間,激越之聲飄然而去。
繼響而來,那輕悠慢轉的旋律猶如楊花柳絮在高遠遼闊的晴空中飄浮,也好似親人間曼聲低語。這巧于變化的樂曲,又劃然一聲,象是云端傳來了飛鴻的尖叫,亦象 是霜天鶻鳥的長鳴,耳畔邊回蕩著振顫人心的凄厲聲。
漸漸地,音調低沉,苦澀凝咽,就象是當年杜甫投宿石壕,在寂靜的夜晚臥聽愁媳的抽泣。此處運用藝術上的 通感,以視覺形象傳達對琴曲的審美體驗,再現音樂的意境及其強烈的感染力。
筆力渾厚,出語峭甚。注:鶻(gǔ),古書記載的一種鳥。
耿,指倚枕而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