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邵康節的詩
宋邵康節[邵雍]先生梅花詩十章
01
蕩蕩天門萬古開
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 (宋室偏安)
不信黃金是禍胎 (金人入寇)
02
湖山一夢事全非(建都臨安)
再見云龍向北飛(元兵入臨安恭宗北狩)
三百年來終一日(帝 )
長天碧水嘆彌彌(帝 赴海)
03
天地相乘數一原(元凡十世)
忽逢甲子又興元(元世祖忽必烈)
年華二八乾坤改(元祚八十八年)
看盡殘花總不言(宦官撲不花)
04
畢竟英雄起布衣(明太祖崛起微賤)
朱門不是舊皇畿(改都金陵)
飛來燕子尋常事(燕王篡位)
開到李花春已非(李自成作亂而明祚亡矣)
05
胡兒騎馬走長安 (清兵入關)
開辟中原海境寬 (夷人通商)
洪水乍平洪水起 (洪秀全黎元洪)
清光宜向漢中看(辛亥八月武昌起義)
06
漫天一白漢江秋 (武昌起義民軍尚白)
憔悴黃花總帶愁 (黃興)[黃花崗]
吉曜半升箕斗隱 (袁世凱應召南北講和)
金烏起滅海山頭 [金烏者日也 海山者島也]
07
云霧蒼茫各一天
可憐西北起烽煙
東來暴客西來盜 [日軍侵華 ]
還有胡兒在眼前 [滿洲國1932-1950]
08
如棋世事局初殘
共濟和衷卻大難 [共和]
豹死猶留皮一襲
最佳秋色在長安 [延安與長安同義]
09
火龍蟄起燕門秋 [燕門者北京xx門也]
原璧應難趙氏收 [原璧難歸趙xx也]
一院'梨'[奇]花春有主
連宵風雨不須愁 [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10
數點梅花天地春 [冬去春來大吉也]
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寰者大地也 通環也 ]
四海為家孰主賓 [四海一家烏托邦]
按:原本無注釋 茲就其經過者 於每句下略注一二
'有()符號內文' 其未來者不敢臆度 讀者諒之 清溪
散人識
二、邵康節的詩
宋邵康節[邵雍]先生梅花詩十章01蕩蕩天門萬古開 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 (宋室偏安)不信黃金是禍胎 (金人入寇)02湖山一夢事全非(建都臨安) 再見云龍向北飛(元兵入臨安恭宗北狩) 三百年來終一日(帝 ) 長天碧水嘆彌彌(帝 赴海) 03天地相乘數一原(元凡十世) 忽逢甲子又興元(元世祖忽必烈) 年華二八乾坤改(元祚八十八年) 看盡殘花總不言(宦官撲不花) 04畢竟英雄起布衣(明太祖崛起微賤) 朱門不是舊皇畿(改都金陵) 飛來燕子尋常事(燕王篡位) 開到李花春已非(李自成作亂而明祚亡矣) 05胡兒騎馬走長安 (清兵入關)開辟中原海境寬 (夷人通商)洪水乍平洪水起 (洪秀全黎元洪)清光宜向漢中看(辛亥八月武昌起義)06漫天一白漢江秋 (武昌起義民軍尚白)憔悴黃花總帶愁 (黃興)[黃花崗]吉曜半升箕斗隱 (袁世凱應召南北講和)金烏起滅海山頭 [金烏者日也 海山者島也]07云霧蒼茫各一天 可憐西北起烽煙 東來暴客西來盜 [日軍侵華 ]還有胡兒在眼前 [滿洲國1932-1950]08如棋世事局初殘 共濟和衷卻大難 [共和]豹死猶留皮一襲 最佳秋色在長安 [延安與長安同義]09火龍蟄起燕門秋 [燕門者北京xx門也]原璧應難趙氏收 [原璧難歸趙xx也]一院'梨'[奇]花春有主 連宵風雨不須愁 [柳暗花明又一村也]10數點梅花天地春 [冬去春來大吉也]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寰者大地也 通環也 ]四海為家孰主賓 [四海一家烏托邦]按:原本無注釋 茲就其經過者 於每句下略注一二'有()符號內文' 其未來者不敢臆度 讀者諒之 清溪散人識。
三、宋邵康節梅花詩是怎樣的
宋邵康節 梅花詩其一蕩蕩天門萬古開。
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壁。
不信黃金是禍胎。其二湖山一夢事全非。
再見龍云向北飛。 三百年來終一日。
長天碧水嘆彌彌。其三天地相乘數一原。
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
看盡殘花總不言。其四畢竟英雄起布衣。
朱門不是舊皇畿。飛來燕子尋常事。
開到李花春已非。其五胡兒騎馬走長安。
開辟中原海境寬。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漢中看。其六漫天一白漢江秋。
憔悴黃花總帶愁。吉曜半升箕斗隱。
金烏起滅海山頭。其七云霧蒼茫各一天。
可憐西北起烽煙。東來暴客西來盜。
還有胡兒在目前。其八如棋世事局初殘。
共濟和衷卻大難。豹死猶留皮一襲。
最佳春色在長安。其九火龍蟄起燕門秋。
原壁應難趙氏收。一院梨花春有主。
連宵風雨不須愁。其十數點梅花天地春。
欲將剝復問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為家孰主賓。
四、邵雍的梅花詩
《梅花詩》又名《邵雍讖語》、《梅花易數之梅花詩》,是北宋時期易學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預言詩。
因預言詩中有“數點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稱為《梅花詩》。 第一節 北宋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第二節 南宋 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云龍向北飛; 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彌彌。 第三節 蒙元 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 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第四節 朱明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 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節 滿清 胡兒騎馬走長安,開辟中原海境寬;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
第六節 北洋政府 漢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 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第七節 國民政府 云霧蒼茫各一天,可憐西北起烽煙; 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
第八節 當朝 如棋世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 豹死猶留皮一襲,最佳秋色在長安。 第九節 未來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壁應難趙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
第十節 未來 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擴展資料: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生于林縣上桿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說生于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讀書并游歷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歲,游歷河南,因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
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
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梅花詩。
五、宋,邵康節 梅花詩的出處
宋,邵康節 梅花詩的出處 北宋的一代鴻儒邵雍的《梅花詩》 《梅花詩》又名《邵雍讖語》、《梅花易數之梅花詩》,是北宋時期易學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預言詩。
因預言詩中有“數點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稱為《梅花詩》。 擴展資料: 點評 清徐珂《清稗類鈔·方伎類·梅花詩》說:“宋邵康節其論本朝者云:‘胡兒騎馬走長安,開辟中原海境寬。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此言世祖入關,定鼎燕京,后開海禁,與各國通商,有粵寇洪秀全之亂,而宣統辛亥八月十九日黎元洪起義武昌也。”
邵康節名叫邵雍,研究《易經》有名,并把八卦占卜法改造成簡單的《梅花心易指掌法》和《梅花數》兩種。后人便托名偽造《梅花詩》。
從上引文“其論本朝者云”一句來看,它也有所謂對宋、元、明各代的預言。但是,北京大學版社出版的傅漩琮等主編的《全宋詩》卻只字不及邵雍有《梅花詩》,可見是民間的偽作,而且當在武昌起義之后較長之時。
民間還有一種托名邵雍所作的算命書《鐵板神數》,也叫《蠢子數》。明楊慎《丹鉛錄》指出:宋代學者張載有病,曾問邵雍:你很會算命,能對我的病算個結果嗎?邵雍說:如果是天命(即大規律)我可以知道,而世俗人一般所說的命(即具體事情),我就無從知道了。
楊慎據此而言:“康節之言如此,今世游食術人,妄造大定數,蠢子術,托名康書,豈不厚誣前賢?”所言游食術人就是不從事勞動生產,游手好閑,各地輾轉,靠算卦騙人度日的所謂術士。正是這種人偽造各種預言書。
徐珂《清種類鈔·方技類·以蠢子數推命》說:“此書于國初由關東傳至山西。原書八箱,五箱損于水,遂有無從檢查之八字,即訴之此流失之數。
但云傳自康節,在宋以前即能測定滿洲姓氏耶?如瓜爾佳氏、妞鈷祿氏者,皆能算出,即可知其偽矣。” 徐珂不相信宋代人能預知清代滿洲人會有那些姓,從而認為這本書是偽作,這是很對的。
所謂《鐵板神數》卜書的冊數多得要用八個箱子裝,過河時五箱掉在水中,算命術士遇到對有的人按八字不會算命時,便說這些命的算法因書掉在水中失傳。這本身就是胡說。
宋代的書巳不是木簡,一種書會有這么多冊?算命的術士運送算命書,卻算不出它會掉在水中,成了極明顯的自我暴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梅花詩。
六、一去二三里這首詩的名字
這首詩是北宋哲學家邵雍的《山村詠懷》,原文如下: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白話釋義: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薄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臺、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并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擴展資料: 詩人邵雍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游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這首詩。 名家點評:現代作家金波《金波論兒童詩》:聲、義、畫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現代語言學家楊春霖《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生動而含蓄,自然而貼切。 現代作家協會會員郭彥全《履痕鄉夢共詩情》:頓覺跌君多姿,妙趣橫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山村詠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