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頭發漂亮”的句子有哪些
1、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濃厚烏黑的披肩發,猶如黑色的瀑布懸垂于半空。
2、長發飄飄,如波浪一般滑膩柔軟。
3、金色的卷發順著光潔的額角波浪似的披垂下來。
4、留了那一排額發,使她更具有一種飄逸的風姿。
5、她一頭烏黑閃亮的秀發自然地披落下來,像黑色的錦緞一樣光滑柔軟。
6、她那黑亮黑亮的頭發像柳絲一樣輕柔。
7、蓬松的劉海兒垂掛在前額上,猶如3月的楊柳。
8、幾綹頭發飛散在外邊,好像是一個光輪把她籠罩著。
9、一頭蓬松的黃發,偏偏歡喜飄舞,容易披散,不時需要整理,仿佛是為了使垂柳下面的的仙女遮羞而生的。
10、濃密的頭發天然卷曲著,栗色辮子閃爍著格外美麗的金光。
11、她們的頭發披散在肩上,就像隨風飄蕩的太陽光線一般。
12、她那頭短而密的秀發,真如一叢黛色花蕊。
13、她那一頭彎彎曲曲閃著琥珀和青銅的光輝的豐盛的黑發美得眩目。
14、她脫下帽子,比絲更細更軟的淡黃色的頭發,照著樹隙中透下來的陽光。像黃金一般閃耀。
15、她的頭發已經半干,被晚風吹拂著,在明月般的臉龐前飄動著。
二、形容“秀發”的詩句有哪些
1、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諶《漁父詞/漁父》
2、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干憑曉,一握亂絲如柳。
3、夜半風吹雪滿階,頭巾不裹把窗開。南枝暗就江頭發,一點香從月下來。——宋·白玉蟾《次韻曾丈探梅》
4、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籌邊頭發豎,入陣骨毛輕。戰馬惜如命,寶刀都有名。酒酣常罵坐,嫌客話升平。——宋·高翥《李將》
5、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游。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宋·陳與義《重陽》
6、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余。老色頭發白,病形支體虛。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如?——唐·白居易《沐浴》
7、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8、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唐·賈島《山中道士》
9、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
10、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三、形容秀發的詩句
1、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2、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唐·賈島《山中道士》
3、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
4、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5、鬢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鬢挽烏云,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鬢似烏云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8、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云。
9、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諶《漁父詞/漁父》
10、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干憑曉,一握亂絲如柳。
11、夜半風吹雪滿階,頭巾不裹把窗開。南枝暗就江頭發,一點香從月下來。——宋·白玉蟾《次韻曾丈探梅》
12、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籌邊頭發豎,入陣骨毛輕。戰馬惜如命,寶刀都有名。酒酣常罵坐,嫌客話升平。——宋·高翥《李將》
13、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游。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宋·陳與義《重陽》
14、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余。老色頭發白,病形支體虛。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如?——唐·白居易《沐浴》
15、云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16、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17、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18、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9、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云委。(*)
20、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2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
四、描寫秀發的句子
1:她那頭短而密的秀發,真如一叢黛色花蕊。
2:濃密柔潤的散發灑在藍花布背包上,宛若清幽山潭中傾瀉下來的一壁瀑布。
3:一叢稀疏而干枯的頭發,像小鴨的絨毛點綴在頭頂上。
4:她的黑發像輕紗一樣垂在肩上。
5:他那銀白的頭發,使人聯想起那披滿白雪的勁松,這是他歷盡風霜,飽嘗艱辛的見證。
6:他腦袋上的頭發密密匝匝像是一頂厚實的帽子,要很大的勁才能把彎曲的手指頭伸進頭發里.
7:母親蒼老的面容,就像隔天了的菜葉子,布滿皺紋!
8:我剛打開課本,忽然看見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圖畫。“鹿,我最喜歡的梅花鹿,畫下來。”我心里想著,打開畫氏,拿起畫筆,三下五除二就勾出了一只小鹿。可是,由于我沒有細致觀察,把鹿頭畫成小山羊的頭了。這多不好看哪!擦掉重畫,可又畫得偏右了。我只好在紙的左邊另畫了一只鴨子在河里游水,又把鹿頭“扭”了過來,讓它看著鴨子。畫好了一看,還真不錯。
9:媽媽,臨別時您到車站送我描寫人物頭發的句子 60句描寫人物頭發的句子 60句。看著您,我忽然感到一陣難過。您是四十歲剛過的人,可是頭發已經開始花白了,臉上也爬上了皺紋。這每一根白發,每一條皺紋都是您為工作、為子女費盡心血的見證啊!
10:看著母親,我愣住了,燈光下映出了母親瘦弱的身影,那佝僂的脊背,是為我彎的,那疲憊的神情,是為我留下的,還有那一雙龜裂的手,也是為了我的生活而操勞的,淚水充滿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秋風中,我呆住了,站了很久很久。
11:媽媽三十五六歲,生活的重擔使她過早地失去了往日的綽綽風采,粗糙蠟黃的皮膚,夾雜銀絲的頭發,使人覺得她比實際年齡大得多。
12:他的頭發、胡子全白了,如銀絲一般,閃著晶瑩的白光。
五、描寫最長的頭發的詩句z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的~我以前看到過 今天上網時恰好看到樓主提問了 真巧~后面不是我寫的了啊:這是李白最著名的詩篇之一.劈空而來的第一句:“白發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張,說得簡直不近 情理.一個人的頭發,很少有超過他本身的長度的.李白的身度,據他在《上 韓荊州書》中的自我介紹是:“長不滿七尺”.參照有關歷史記載,在當時 是個中等個兒.以七尺的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發,不可能.如果說是每根 頭發的總和,也從來沒有這種描寫法.單看這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可是 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長.因為憂愁而頭發變白,這三千丈的白發,是內心愁緒的象征.“緣”,因為.“個長”,就是這么 長,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個長”、“個大”的口語.有形的白發被無形的愁 緒所替換,具體的事物轉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們注意的重點,從“白發” 而轉移到了“三千丈”這個數目.于是“白發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為 藝術的夸張,這句詩就成了絕妙的浪漫主義的構思,使人感覺到意趣橫生.然而自己要知道白發,必須對鏡.現在詩人在清亮的銅鏡里,看到了自 己的蕭蕭白發,知道是由于憂憤深廣所造成.這時有感慨了.于是又進入更 離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構思:我的滿頭白發,這么多,看來有三千丈了,是 因為心頭有無限的愁絲所造成的.這個明鏡,是沒有感情的,就該沒有愁緒 吧,怎么也映滿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這里詩人用來形容白發,更增加 了森冷的感覺.這種語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緒深沉的慨嘆.連無情 的明鏡,也都感染了愁緒了,也都很蕭索了,至于對鏡的本人,那還用說嗎?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的政治腐敗,亂象已成,詩人對整個局勢懷著很深的憂慮.自已 的理想不能實現,相反地受到壓抑和排擠.但是,有節操、有抱負的詩人,不肯迎合統治階級,他憤慨地嘆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夢游天姥吟留別》).這大約是他的愁緒郁結的原因了.。
六、形容頭發的詩句
無題 李商隱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經古行宮 杜牧 先皇一去無回駕,紅粉云環空斷腸。長恨歌 白居易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恃寵 曹鄴 三十六宮女,髻鬟各如鴉。河湟 杜牧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贈溪翁 王建 應得丹砂力,春來黑發新。
傷春 陳與義 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北來人 劉克莊 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
南歌子 溫庭筠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菩薩蠻 馮延巳 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
菩薩蠻 馮延巳 欹鬟墮髻搖雙槳,采蓮晚出清江上。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山坡羊 王實甫 云松螺髻,香溫鴛被,掩香閨一覺傷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