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述唐僧的詩詞
唐僧身披袈裟,手持錫杖,頭戴一頂毗盧帽。
關于唐僧的長相,作者多處反復使用“相貌軒昂”、“豐姿英偉”這兩個詞來形容。有時單用一個,有時兩個詞一起用。第五十四回:在女兒國,那太師見長老相貌軒昂,心中暗喜道:“我國中實有造化,這個男子,卻也做得我王之夫。”又詳細地外貌描寫:女王閃鳳目,簇蛾眉,仔細觀看,果然一表非凡,你看他——豐姿英偉,相貌軒昂。齒白如銀砌,唇紅口四方。頂平額闊天倉滿,目秀眉清地閣長。兩耳有輪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個妙齡聰俊風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女王看到那心歡意美之處,不覺淫情汲汲,愛欲恣恣,展放櫻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三藏聞言,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
第八十回:也有詳細地外貌描寫:那喇嘛和尚,走出門來,看見三藏眉清目秀,額闊頂平,耳垂肩,手過膝,好似羅漢臨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滿面笑唏唏的與他捻手捻腳,摸他鼻子,揪他耳雜,以示親近之意。這兩處外貌描寫,有許多詞匯都是古代“相術”中的術語,唐僧的長相,應該是上等的品相。在古代,沒有一張好的臉,是件十分郁悶的事。
二、形容“唐僧”的詩句有哪些
1、《送水云歸吳》
年代: 宋 作者: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2、《拍板謠》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麻姑親采扶桑木,鏤脆排焦其數六。
雙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瑤池白云曲。
幾時流落來人間,梨園部中齊管弦。
管弦才動我能應,知音審樂功何全。
吳宮女兒手如筍,執向玳筵為樂準。
數聲慢,仙人履齒下云棧,
老狐臘月渡黃河,緩步輕輕踏冰片。
數聲急,空江雹打漁翁笠,
鮫人泣對水精盤,滿把珠璣連瀉入。
劃然一聲送曲徹,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闃無聞,隴頭凍把泉聲絕。
律呂與我數自齊,絲竹望我為宗師。
總驅節奏在術內,歌舞之人無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為文命之為樂句。
3、《和徐國錄韻》
年代: 宋 作者: 釋善珍
當今稱文宗,斗南一和仲。
掣鯨力倒海,蘭苕不同夢。
百年日苦短,千載事誰共。
賦詩推義山,論舊數季重。
客持邀我讀,歡喜蹋破甕。
疾抄畏紙盡,饑誦忘漿凍。
欲傳換骨方,伎工恐無用。
涂窗謾成鴉,過門任題鳳。
唐僧句月煉,一步不敢縱。
高參鬼仙吟,下比古佛頌。
湖江大國楚,宮闕天府雍。
小大材則殊,未易求折衷。
公文如珠玉,盛世盍包貢。
一鶚剡交騰,萬牛挽難動。
造物或困之,郁怒使快痛。
晉康名遠郡,侯印亦久弄。
蜃噓橫跨海,龍潛中興宋。
年豐秔多,守醉賓客從。
時時寫烏絲,虹光穿屋棟。
祖帳在何時,行色當倥傯。
相期遠公社,后會邈鴻洞。
擬辦酒椀招,更出虎溪送。
4、《送吳僧慶閑上人》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唐僧窮島可,應是筆能追。
投卷初來此,回船忽去之。
味□工會合,情淡慣分離。
許讀紅樓集,昌黎亦贈詩。
5、《蘇幕遮 示李梁張三人》
年代: 元 作者: 王處一
李張梁,聽少告。休恁躊躇,縱得心顛倒。每恨玉陽無答報。似此修行,何日歸蓬島。大唐僧,九度老。萬種難辛,一志終須到。東進佛經弘釋教。相契如來,證果真常道。
三、西游記中,唐僧遇到杏仙之前,眾神仙吟詠的那首詩是什么
孤直公道—— 我歲今經千歲古,撐天葉茂四時春。
香枝郁郁龍蛇狀,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堅剛能耐老,從今正直喜修真。
烏棲鳳宿非凡輩,落落森森遠俗塵。 凌空子笑道: 吾年千載傲風霜,高干靈枝力自剛。
夜靜有聲如雨滴,秋晴蔭影似云張。 盤根已得長生訣,受命尤宜不老方。
留鶴化龍非俗輩,蒼蒼爽爽近仙鄉。 拂云叟笑道: 歲寒虛度有千秋,老景瀟然清更幽。
不雜囂塵終冷淡,飽經霜雪自風流。 七賢作侶同談道,六逸為朋共唱酬。
戛玉敲金非瑣瑣,天然情性與仙游。 勁節十八公笑道: 我亦千年約有余,蒼然貞秀自如如。
堪憐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機。 萬壑風煙惟我盛,四時灑落讓吾疏。
蓋張翠影留仙客,博弈調琴講道書。 三藏稱謝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壽,但勁節翁又千歲余矣。
高年得道,豐采清奇,得非漢時之四皓乎?”四老道:“承過獎,承過獎!吾等非四皓,乃深山之四操也。敢問圣僧,妙齡幾何?”三藏合掌躬身答曰: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產之時命已災。
逃生落水隨波滾,幸遇金山脫本骸。 養性看經無懈怠,誠心拜佛敢俄捱?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愛來。
那長老見此仙境。以為得意,情樂懷開,十分歡喜,忍不住念了一句道:“禪心似月迥無塵。”
勁節老笑而即聯道:“詩興如天青更新。” 孤直公道:“好句漫裁摶錦繡。”
凌空子道:“佳文不點唾奇珍。” 拂云叟道:“六朝一洗繁華盡,四始重刪雅頌分。”
三藏道:“弟子一時失口,胡談幾字,誠所謂班門弄斧。適聞列仙之言,清新飄逸,真詩翁也。”
勁節老道:“圣僧不必閑敘,出家人全始全終。既有起句,何無結句?望卒成之。”
三藏道:“弟子不能,煩十八公結而成篇為妙。”勁節道:“你好心腸!你起的句,如何不肯結果?慳吝珠璣,非道理也。”
三藏只得續后二句云:“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 十八公道:“好個‘吟懷瀟灑滿腔春’!”孤直公道:“勁節,你深知詩味,所以只管咀嚼,何不再起一篇?” 十八公亦慨然不辭道:“我卻是頂針字起:春不榮華冬不枯,云來霧往只如無。”
凌空子道:“我亦體前頂針二句:無風搖拽婆娑影,有客欣憐福壽圖。” 拂云叟亦頂針道:“圖似西山堅節老,清如南國沒心夫。”
孤直公亦頂針道:“夫因側葉稱梁棟,臺為橫柯作憲烏。” 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陽春白雪,浩氣沖霄!弟子不才,敢再起兩句。”
孤直公道:“圣僧乃有道之士,大養之人也。不必再相聯句,請賜教全篇,庶我等亦好勉強而和。”
三藏無已,只得笑吟一律曰: 杖錫西來拜法王,愿求妙典遠傳揚。金芝三秀詩壇瑞,寶樹千花蓮蕊香。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象莊嚴體,極樂門前是道場。
四老聽畢,俱極贊揚。十八公道:“老拙無能,大膽攙越,也勉和一首。”
云: 勁節孤高笑木王,靈椿不似我名揚。山空百丈龍蛇影。
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與乾坤生氣概,喜因風雨化行藏。
衰殘自愧無仙骨,惟有苓膏結壽場。 孤直公道:“此詩起句豪雄,聯句有力,但結句自謙太過矣,堪羨,堪羨!老拙也和一首。”
云: 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絕堂前大器揚。露重珠纓蒙翠蓋,風輕石齒碎寒香。
長廊夜靜吟聲細,古殿秋陰淡影藏。元日迎春曾獻壽,老來寄傲在山場。
凌空子笑而言曰:“好詩,好詩!真個是月脅天心,老拙何能為和?但不可空過,也須扯談幾句。”曰: 梁棟之材近帝王,太清宮外有聲揚。
晴軒恍若來青氣,暗壁尋常度翠香。 壯節凜然千古秀,深根結矣九泉藏。
凌云勢蓋婆娑影,不在群芳艷麗場。 拂云叟道:“三公之詩,高雅清淡,正是放開錦繡之囊也。
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無已,也打油幾句,幸勿哂焉。”詩曰: 淇澳園中樂圣王,渭川千畝任分揚。
翠筠不染湘娥淚,班籜堪傳漢史香。 霜葉自來顏不改,煙梢從此色何藏?子猷去世知音少,亙古留名翰墨場。
最后是杏仙: 上蓋留名漢武王,周時孔子立壇場。董仙愛我成林積,孫楚曾憐寒食香。
雨潤紅姿嬌且嫩,煙蒸翠色顯還藏。自知過熟微酸意,落處年年伴麥場。
四、一首贊美唐僧的詩句,七言五言均可,寫得柔情優美
《贈唐僧歌》
現代:佚名
妖魔鬼怪何所懼,八十一難只等閑。
唐僧西去如來地,取得真經歸家園。
譯文:妖魔鬼怪有什么畏懼的,九九八十一難只是只是很平常,唐僧一路西去大雷音寺,取得真經歸大唐。
在小說《西游記》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擴展資料
角色背景
提起《西游記》里的唐僧,可謂是家喻戶曉。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玄奘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陽。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遠游印度,精心鉆研佛教經典。
17年后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75部,共1335卷,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玄奘故里,到處都遍布著他的圣跡。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恭陵、和陵等。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
走入偃師境內,求人問路若問唐僧的老家,要比問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唐僧
五、《西游記》中描寫妖怪的詩句
說明一下先,本文對妖魔的等級劃分參照了《幽游白書》中妖怪的級別劃分制度,實力由高到低分為S、A、B、C四個級別,每一級又分為上位、中位、下位。
以“A+、A、A-”這樣的形式表示。既然要比較,就要先設定一個參考標準,當然是以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作為參照標準最好了,因為妖怪都是在和他們作戰嘛……設定孫悟空的實力級別為A+設定豬八戒的實力級別為B+設定沙僧的實力級別為B設定小白龍(白龍馬)的實力級別為B-以下妖魔級別評定,就以和他們四位交手的戰績來看,比如上來就被八戒甚至沙僧輕松撂倒的,都是C級或C以下;能基本和豬八戒打個平手的,就是B或B+級(因為老豬的性格原因,實力有時發揮不出來。
HOHO~);能放倒豬八戒而打不過孫悟空的,就是A級左右……以此類推。OK。
現在讓我們按照孫大圣的成長軌跡,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形形色色的妖魔們吧……1、混事魔王或許有人不認識這家伙,這位用句名言說——就是個跑龍套的——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成歸來花果山,發現花果山被別人霸占了,正是這位混世魔王,名字倒是很威風的說,只可惜是個繡花枕頭,孫悟空在還沒有拿到金箍棒的情況下,輕松搞定,到死連是個什么成精的原形都沒有說——的確是個跑龍套的!實力評定:C-2、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這幾位……是孫悟空在花果山為王時的五個結拜兄弟。當時算上猴子結拜了七個,只可惜后面的故事里,除了牛魔王,其他的都沒有再交代,實力也不得而知,不過看那些名字倒是很強的,而且有些面熟哦。
(牛魔王的實力后面單獨說明)實力評定:不詳接下來就是齊天大圣鬧天宮,壓五行山,觀音東渡尋取經人,然后一直到唐僧開始踏上取經之路。3、寅將軍、熊山君、特處士這三位是唐僧剛出長安沒多遠,碰上的第一撥妖怪。
當時唐僧還帶了倆隨從,被這三位剖腹剜心的生吃了,估計也是吃飽了,就暫時沒吃唐僧,然后就被太白金星給救了出去——基本上,還是跑龍套的小妖怪。實力評定:C-4、黑風怪這是孫悟空加入取經隊伍后遇到的第一個挑戰。
黑風怪就是那個貪財的金池長老的鄰居,起初心眼還是不錯的,看見鄰居家失火了跑來救火,可是看見錦闌袈裟后就改做趁火打劫的賊了。實力倒還是可以,和猴子斗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后來還是猴子去南海請了觀音菩薩才搞定的。
(不過奇怪的是,這么個又黑又丑的熊羆怪,觀音姐姐居然不但沒殺,還領了回去當寵物養-.-)實力評定:B+5、白衣秀士、凌虛子都是黑風怪的朋友,一個白花蛇怪一個蒼狼,又是跑龍套的……實力評定:C6、黃風怪這時八戒也已經加入取經陣營了,可這位黃風怪也不是個普通的主,他本是靈山腳下的黃毛貂鼠,因為偷了琉璃盞內的清油,得道成精了。其實他本身實力倒也一般,主要是有一個沙塵暴的絕招太狠,把猴子都吹到須彌山去了,最后還是靠了靈吉菩薩的定風丹才搞定了他。
實力評定:B+7、白骨精終于有女妖精登場了,可是這位卻一點也不嫵媚可愛-_-……大概《西游記》里最出名的妖怪就是她了吧……就實力而言,雖然能一會變姑娘一會變奶奶一會變爺爺,但都在猴子棍下走不過一回合。她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為她而導致唐僧后來趕走了悟空吧……實力評定:B-8、黃袍怪此時悟空已經被逐走,就剩下八戒和沙僧了,面對實力一般的黃袍怪可是費了不小的勁,甚至后來連白龍馬都參戰了都還打不過他——好歹也是二十八宿里的奎星奎木狼嘛……后來還是八戒去花果山請回悟空才打敗了他。
這也是第一個天上下來的妖怪。實力評定:B+9、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孫悟空重回取經陣營,就遇上了這兩位,又是天上下來的,和黃袍怪不同的是,這兩位下來時還順手牽羊帶了點東西下來,什么扇子瓶子葫蘆褲腰帶偷了不少。
倆怪本身實力一般,主要是依仗這些法寶,要不是猴子聰明,還真不好對付呢。實力評定:B+法寶: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幌金繩、七星劍、芭蕉扇法寶級別:A綜合評定:A10、精細鬼 伶俐蟲 巴山虎、倚海龍、狐阿七大王前四個是金角銀角的手下,最后一個狐阿七大王是金角銀角的干娘的弟弟。
集體跑龍套的……實力評定:C11、九尾狐貍這位是金角銀角的干娘,就是被孫悟空半路秒殺,搶了幌金繩的那個老太太。為什么單獨把她列出來呢?個人覺得,既然連金角銀角這樣的角色,都心甘情愿的做她的干兒子,而且把幌金繩都送給了她保管,可見這老狐貍的實力應該非同一般。
至于被猴子秒殺,完全是猝不及防,就跟《三國演義》里關公斬殺顏良一個道理,可惜的顏良還有點露臉的機會,而這位狐貍干娘的真實實力則沒法證實了。實力評定:不詳12、獅猁怪這位您別不認識,其實就是烏雞國假國王,把真國王推井里的那位。
這位實力倒也一般,只是最后變成假唐僧,實在沒辦法只能用念緊箍咒辨真假,讓猴子腦袋多遭了回罪。主人倒有點來頭——文殊菩薩——不過是菩薩坐下的一個閹了的……青毛獅子。
(另:有點懷疑文殊菩薩養了幾只獅子?這位是,后面獅駝嶺的老魔又是文殊菩薩的獅子……只是后面那只比這只可厲害多了-_-)實力評定:B+13、圣嬰大王圣嬰大王是誰?說。
六、贊頌玄奘(唐僧)的詩詞有哪些
【唐】【道恭】福田資象德,圣種理幽薰。不持金作縷,還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綺相氤氳。獨有離離葉,恒向稻畦分。
【宋】【趙諴】世稱幽景屬金仙,若是精藍豈妄傳。澗涌雙泉雷出地,山圍四面管窺天。唐僧手澤神毫健,梁帝宸恩寶器妍。今日喜償平昔志,更逢閩客此安禪。
【宋】 【鄭惠真】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送吳僧慶閑上人
【宋】【方回】唐僧窮島可,應是筆能追。投卷初來此,回船忽去之。味□工會合,情淡慣分離。許讀紅樓集,昌黎亦贈詩。
七、贊頌玄奘(唐僧)的詩詞有哪些
星飲露,
皆為方兄馭。
攪徹周天旄絮舞,
大浪難淘珠目。
路遙人困驢嘶,
覓機惆悵徘徊。
齊喚玄奘何在?
咒箍依舊凄迷。
題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畫文殊玄奘
來源: 作者: 蘇轍 體裁:
遺墨消磨顧陸余,開元一一數吳盧。
本朝唯有宗元近,國本長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氣雍穆,入蕃老釋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愛,風雨侵陵色欲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