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記里菩提老祖告誡孫悟空的一些話
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 一.《西游記》和《封神演義》聯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游記》和《封神演義》,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
從兩部作品中派生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神話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兩部小說雖然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的人物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楊戩等人在兩部書中都有體現。而《封神演義》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經過若干年后,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
后來分別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燃燈上古佛。這些人物也在《西游記》中出現過。
可見,兩部作品關聯之緊密。 二.《西游記》和《封神演義》中厲害人物簡介 1.《西游記》二巨頭 a.如來佛祖 如來佛祖,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
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剛一出場便化解了天庭大難。后又多次顯露身手,幫著悟空破了重重磨難。
堪稱《西游記》中的巨無霸。 b.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
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
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七十二變和筋斗云的本領。這對悟空今后大鬧天宮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可見菩提祖師絕非等閑之輩。 2.《封神演義》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
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
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游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
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
后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記》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
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
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
后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黃色。
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凈之所。后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惡陣。
e.準提道人 準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
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
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準提之手。
三.《西游記》中隱藏著線索 《西游記》里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于孫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那么此人究竟是誰?在《西游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臺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
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
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么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見《西游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
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么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四.《封神演義》尋答案 在《西游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迷。
但我們知道《西游記》里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
《西游記》里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
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
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準提道人。
1.接引道人 VS 如來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面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游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
兩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圣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云,霎時而至蘆篷。
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
二、菩提的意思諸如“菩提本無樹”菩提老祖=,菩提一詞的出處、意思及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
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斷煩惱障而證涅??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
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
’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
’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
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
’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三、菩提老祖是誰(西游記里的)
恩,剛看了一段分析,說菩提祖師是太上老君的分身的,覺得很有道理,你也可以看看一,“菩提是準提,接引是如來”學說可信度不高 有個流行的版本“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我尊重別人的觀點,百家爭鳴當然是好事。
但我以前發貼時,很多回貼者高舉“菩提是準提”的他們所謂的“真理”和“標準答案”直接就把我的觀點就否定了,連我的貼子看都不看,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各有各的論據,不要用自己認為的“答案”隨意否定一個新的學說,這對新學說是不公平的。
其實那個觀點有幾個明顯的漏洞,我先來駁論再來立論。先來說說“菩提是準提”學說的不足之處: 1,此觀點說后來準提不滿接引專政,憤而隱居在方寸山,這顯系YY,兩書中未有任何伏筆和線索,此應不足為據也! 2,此觀點無法解釋燃燈,文殊等五人棄道入釋的原因,更無法解釋燃燈作為接引的晚輩反而成為如來之上的古佛。
3,小說家塑造人物,必然是出于己意,菩提的神秘身份是老吳賦予的,也就是說老吳心里明白菩提的真實身份,菩提的身份只有老吳說了算。只是出于小說的秘密或伏筆,不好明說,這種秘密在紅樓里有很多。
但是大家知道,甲小說的人物如果要考證為乙小說的人物,則必需是乙小說成書于甲小說之前,否則則為無稽之談。假如封神成書于西游之前,那老吳在塑造菩提這個人物時,有意的將他和準提道人扯上關系無可厚非。
但是事實是,西游成書于封神之前! 老版《西游記》中的菩提祖師大家想想,老吳在寫菩提之時,根本不知道世上有準提,如何能將此二人拉到一塊呢。可見老吳心中的菩提身份絕對不可能是準提,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準提是誰。
成書于后的小說可以參考成書在前的小說來塑造人物,反之考證則不可。比如我現在寫了一部小說,里面某個人的描寫用了西游中菩提的那首詩,假如我的小說紅了,你能說“西游中菩提的身份是睿翔小說中的某某,有詩為證。”
如果這樣,那便亂完了,因為老吳寫菩提時根本不可能想到我寫的人物吧。所以從成書年代上考慮,菩提不可能是準提,因為菩提是老吳定的,老許不可能改變。
4,封神中的寫人詩和寫景詩抄襲西游的有幾十首。接引抄如來的詩,我仔細看了一下,讓我哭笑不得。
西游中寫如來的詩第一句為“大仙赤腳棗梨香”,當時的情況是如來拿下了悟空,天上搞安天大會,很多神仙向如來獻果,赤腳大仙向如來獻的是兩枚仙棗,然后就是那首詩,明顯第一句寫的是赤腳大仙,而非如來。可是老許竟然只將詩中的七品蓮臺,改成十二蓮臺,就以為可以蒙混過關,竟然連寫赤腳大仙這句直接引來,真是太可笑了。
如此可見封神中的詩明顯直接抄襲西游記,無論是景還是人,有的甚至不加改動,造成大笑話。可見老許并不是有意將準提和菩提,接引和如來扯上關系的,純粹是直接抄詩。
更何況,他也沒資格去硬給菩提一個身份,畢竟這是別人塑造的人物。 其它寫景詩比如封神中的火云洞,昆侖山,北海等明顯抄襲西游中的武當山,方寸山等等。
寫人詩比如封神中的準提,孔宣抄襲西游中的金頂大仙和唐僧。如果就準提抄菩提,接引抄如來來定身份的話,難道孔宣是唐僧? 綜上可知,“菩提是準提,如來是接引”學說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二,菩提祖師應是某高人的化身 有的朋友會問,菩提祖師會不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呢?我個人認為不會,他應是一個高人幻化的,理由如下: 1,菩提如此之強,可天上并無人知曉,神話人物中也無其存在。 2,菩提精通諸子百家,懂儒道佛三教,道門佛門有如此本事的人怎么會默默無名呢。
3,孫悟空的根器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菩提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外高人,他不可能預知到猴子來找他。但他依然在方寸山授徒傳道,從他教悟空的本領來看,他的本事應是很高,可他教了那么多學生,全沒出息。
他們就算達不悟空的境界,但也應有些名聲,為何默默無聞?菩提在忙活什么呀!悟空的出現才體現了他的價值,那如果悟空不出現呢,他是不是這么大本事,就在人間辦學校培養垃圾了?可見菩提絕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有人幻化的,他預知到悟空要到的那個地方,于是到那里變身菩提,他的徒弟垃圾也無所謂了,可能都是他變出的,都是暫時的。 4,菩提不讓悟空說出師承,正是因為天上地下并無菩提這號人,如果悟空在天上說了他的師父是菩提,天上神仙一查,并無這號人,經過調查,肯定能查到是誰化身菩提教悟空本事的,所以他才會讓悟空不要說出師承。
綜上可知,菩提并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高人,應是仙佛幻化,而上面又推翻了“菩提是準提”的說法,那菩提究竟是誰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上面曾經解釋過,要分析菩提祖師的身份,只能在西游記中找答案,在封神中找是不科學的。
但兩書中同名同姓的原班人馬可以借鑒封神和西游兩書,這并不矛盾。申明一下,我只是從純小說神話的角度研究,不牽扯任何歷史及道教和佛教經典,以免惹來 麻煩,請朋友們注意。
西游中如來曾說西牛賀洲無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賀洲,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只有兩。
四、西游記中菩提老祖的來歷
1、來歷考究
《西游記》第八回中,如來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而恰好菩提祖師正是身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座斜月三星洞中傳道。
依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只有兩種可能,一、只為教導孫悟空而來,而后便可功成身退;二、菩提便是如來(理由:如來收復孫悟空時,說:“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還質問孫悟空:“你除了生長變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宮勝境?”)。
2、原著簡介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記載)。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民間傳說。
五、菩提祖師是太上老君
一、如來在菩提樹下修成佛祖,而如來從孔雀胃中溜了一圈便把孔雀封為佛母,可見如來絕對不敢自稱菩提祖師,只能說菩提是如來的師傅差不多,如來論輩分最多只能和三清一輩甚至更低。
由此便能說明菩提祖師至少都比如來大一輩。 二、如來號稱無所不知,但還是算不出孫悟空的師傅,說明菩提祖師是個超級高人,而且好像整部西游記中就沒有任何人(除菩提祖師和孫悟空以外)知道孫悟空的師傅,可見菩提祖師更絕非一般。
三、天庭是道家的,道家的事情(孫悟空鬧天宮)不可能三清都不出手而如來卻大老遠跑來安天,這可是使三清很沒面子的,其中只能隱諱孫悟空和三清有關系,而三清不出手收拾孫悟空的愿因可能就是菩提祖師比三清還高,三清也不愿意得罪孫悟空的師傅(不會有人認為三清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吧,要知道孫悟空只敢在三十三天下竄竄,從不敢越雷池半步哦)。 四、菩提祖師道佛均通,而三清只知道,如來只知佛,要佛道均知只有他們的師傅及更高級別。
這里指的知佛道不能說是當幾天和尚又跑去當道士便說知佛道。 五、菩提祖師才花了三年功夫便教出這么個超級變態的高手,試問三清和如來誰做得到,如果可以那還要如來親自出手才能收拾孫悟空嗎????它的徒弟誰都是修煉千年以上的,隨便一個都可以把孫悟空變灰灰,西游記中表現出即使是如來也不能把孫悟空變灰灰的。
六、號稱不拜三清只拜天地的鎮元子居然和孫悟空結拜兄弟。所謂天地就是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鴻鈞老祖即為道,說明鎮元子只拜鴻鈞。
七、至于有人說菩提祖師洞門的那兩句詩說的是靈山,我卻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人家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我認為是“天地靈府”更準確點(至于原因自己分析,天上的東西都跑到山上的洞里面了說的是什么應該很清楚)。三清的“XXX重天”和如來的“靈山”都不敢稱是“天地靈府”,敢稱“天地靈府”的就只有鴻鈞老祖的道場“紫霄宮”。
八、菩提祖師號稱祖師,即祖之師,是誰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三清叫道祖、如來才叫佛祖,誰稱過祖師的。 綜合以上原因菩提祖師很可能就是鴻鈞老祖,因為只有他才能在三年內教出這么個超級變態,只有他才能讓三清不敢動(太上老君也沒有真正收拾孫悟空,反而是孫悟空練就了火眼金睛),也只有他才能讓三清和無所不知的如來佛祖算不出其身份。
西游原文曾說“天開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可見只有老君知曉悟空靈石的身份,可以預知他來求仙訪道,如此便奠定了與悟空的師徒緣份,其他人比如準提如何而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