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酒抒發壯志豪情的詩句
《將進酒》(其中 將讀qiang,陰平,意思為請),一作《惜空酒樽》,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樂府詩集》:《將進酒》古詞云:將進酒,乘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體,薦佳肴。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游樂飲酒而已。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繼李白之后李賀也是同題詩歌。
【將(qiāng)進酒 (李白)〖唐〗{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①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gu)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qiu},呼兒將(jiang)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此處也可作“傾耳聽”
編輯本段【詞語解釋】
青絲:喻指黑發。
雪:指白發。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指岑勛,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鐘鼓饌玉:泛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鐘鼓,指富貴人家宴會時用的樂器。饌(zhuàn)玉:精美的飯食。
高堂:父母
二、喝酒的詩句詩詞有哪些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譯文: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譯文:拿著酒唱歌,這樣能有幾回呢?
3.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淵明《飲酒·其十四》
不覺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貴?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曲》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5.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管它名貴五花馬還是狐皮裘,快叫侍兒拿去統統來換美酒,與你同飲來消融這萬古常愁。
三、關于酒的詩句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開君一壺酒,細酌對春風. 得錢既相覓,沽酒不復疑. 酒腸堆曲蘗,詩思繞乾坤。
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杜茍鶴《白發吟》 百事盡除去,唯余酒與詩。
——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 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并州。
——盧殷《長安親故》 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 ——《短歌行》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 清酒既載,(馬辛)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 攜酒行 竹塢檻邊聽秋聲,援琴小吟嘆浮萍。
拔刀柳絮身邊舞,舉劍江湖攜酒行。 借月留云醒也醉,識曲解韻色與空。
西樓頂上依斜陽,幾縷清風幾寸情。 關于酒的古詩詞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 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 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
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
張養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據《詩經。大雅·江漢》記載,“?鬯一卣”。
[傳]: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
「箋」:?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 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據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
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
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
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傳】:春酒,凍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經》寫道,“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據《文選·左思》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赍我思成”。 [傳」:酤,酒。
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稱。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
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
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
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又據《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據《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據《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
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
四、寫出充滿豪情的詩句或者借酒消愁的詩句
充滿豪情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廈門行>>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3、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紅樓夢>>
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已亥雜記>>
5、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6、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7、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 巢<<;不第后賦菊>>
8、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 翰<<;涼州詞>>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漁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龜雖壽》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
9.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禹》
10.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贈韋侍御黃活裳二首》
11.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
1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憶長安曲二章寄龐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志見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難》
16.少年心事當拂云——唐.李賀《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醉中贈符載》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竹石》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清.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借酒消愁的詩句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踏莎行》歐陽修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剪梅》蔣捷)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五、借酒抒發壯志豪情的詩句
《將進酒》(其中 將讀qiang,陰平,意思為請),一作《惜空酒樽》,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
《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樂府詩集》:《將進酒》古詞云:將進酒,乘大白。
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
備繁體,薦佳肴。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
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游樂飲酒而已。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
繼李白之后李賀也是同題詩歌。 【將(qiāng)進酒 (李白)〖唐〗{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①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gu)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qiu},呼兒將(jiang)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此處也可作“傾耳聽” 編輯本段【詞語解釋】 青絲:喻指黑發。 雪:指白發。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指岑勛,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鐘鼓饌玉:泛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鐘鼓,指富貴人家宴會時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精美的飯食。 高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