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氣候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氣候的詩句包括:
1、唐代王維《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
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2、唐代王維《山居秋瞑》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一陣新雨過后,青山翠谷越發顯得靜幽,夜幕降臨,涼風習習,更令人感到秋意濃厚。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
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盡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長留。
3、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原文: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背重王孫。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譯文:
湘江上陰云籠罩,使人心情郁悶。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劉琨的遠大抱負。秋風吹動,萬里芙蓉花搖曳生姿。暮雨洗塵,千村的薜荔枝蒼翠可愛。
鄉思難耐,看見橘柚更令人悲嘆。羈旅他鄉,如被棄的山野之人無人看重。就是打魚人和我相見,也不與我說一句話。自管吹著長笛回島去了。
4、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原文: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
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5、南宋陳與義《春寒》
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譯文: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刮風,料峭春寒還未結束,讓人害怕。
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之中。
6、南宋趙師秀《有約》
原文: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
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二、描寫氣候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氣候的古詩
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詩句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少的情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山區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
3、“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
4、“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后降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6、“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反映了我國南方氣候因受來自太平洋暖濕氣流影響春暖雪融?山色翠綠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枯藤老樹和小橋流水分別是對西部干燥景觀和江南濕潤景觀的對比寫照。
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詩句說明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差別很大。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句描繪了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不同的氣候特征。
10、“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詩句是我國新疆一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早晚溫差大的真實寫照。
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1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描寫了我國江淮地區的陰雨連綿的梅雨天氣。
13、“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三、描述氣候的詩句有
有約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北風行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 留馬行處。
四、有那些關于氣候的詩句
一、描寫地形的詩句如: 李白的《蜀道難》: “. . . . .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渲,崖轉石萬壑雷。 . . . . .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此詩生動地描寫了四川省西部崎嶇的地形。
四川盆地西部邛崍山等山脈屬于橫斷山脈的部分,山巒起伏,連峰接天,削壁深壑,連山聳立,地形非常復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該地區的地形特征。
地勢高低起伏,導致道路只能圍繞山峰盤旋,所以歷來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之說。 二、描寫氣候的詩句如: 1、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中后兩句從字面意義上講就是:玉門關外的楊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風不度造成的,這里的春風當指夏季風。
季風是由于海陸的熱力差異導致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變換而形成季風。夏季北太平洋高壓勢力大大增強,亞洲大陸上形成印度低壓,太平洋曖濕氣流便沿著北太平洋西部邊緣,以東南風吹到亞洲東南岸,形成東南季風,即夏季風。
在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劃分為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為非季風區。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這條線以東以南為季風區,以西以北為非季風區。
因為玉門關正好位于這條界線以西,關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風的滋潤了。 2、描寫平原與山地氣候差異的詩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短短四句,寫出了平原與山地氣候的差異。人間四月正是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導致氣候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于地面,因此離地面愈高的大氣受熱愈少,氣溫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對高度較大,所以山頂的氣溫是山腳氣溫減去相對溫差,故山頂氣溫要遠低于山腳的氣溫。
三、描寫河湖的詩句: 1、李白的《將進酒》詩中前二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二句描寫的是黃河源源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
上句寫大河之水天上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頭面顏喀拉山,黃河從這里發源,曲折東流,沿途接納了許多支流,經過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國第二長河。
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它與第二級階梯高出2000-3000米,與平原地區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們來看,黃河好似從天而來。
這種落差之大,使黃河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繼建立了多個水電站和水利樞紐。
2、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青山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中以“輕舟”沿江下行,來形容長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間”三個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以體現長江上下游之間的斜度差距,突出長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說明長江蘊有極其豐富的水能資源。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長江流到四川盆地以東,深切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
由于兩岸青山的約束,水流湍急,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 四、描寫自然景觀的: 1、蘇東坡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而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人從橫看、側看,從遠視、近視一觀察廬山,所見的廬山雄姿各不相同,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為人在廬山之中。
廬山飛峙于長江南岸,鄱陽湖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體不大,但平地而起,顯得特別挺拔。主峰漢陽峰1473米,常隱沒在云霧之中,時隱時現,變幻莫測。
從地質構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壘式斷塊 山,所以“橫看成嶺側成峰”。 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描寫的是我國著名的東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座落在山東丘陵之中,周圍山地高低起伏,低山連綿,唯泰山突穎面出,海拔1532米,為山東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號稱五岳之首。泰山歷受各朝帝王重視,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進行封禪,表示改制應天,以告太平。
歷代文人學士亦慕名而來,留下不少贊美泰山的詩篇和題字或游記。以致泰山成為聞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五、形容氣候的古詩句
描寫氣候的古詩 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詩句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少的情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山區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3、“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4、“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后降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6、“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反映了我國南方氣候因受來自太平洋暖濕氣流影響春暖雪融?山色翠綠如洗的美景.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枯藤老樹和小橋流水分別是對西部干燥景觀和江南濕潤景觀的對比寫照.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詩句說明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差別很大.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句描繪了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不同的氣候特征. 10、“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詩句是我國新疆一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早晚溫差大的真實寫照.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1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描寫了我國江淮地區的陰雨連綿的梅雨天氣. 13、“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
六、有關氣候的詩句
1、“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陸游)-------城市熱島效應
2、“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云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唐.宋之問)-----向陽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差異
4、“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宋.蘇軾)------南方熱量豐富、四季如春鮮果不斷
5、“三九要冷,三伏要熱,不冷不熱,五谷不結”,“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臘雪是寶,春雪不好”------氣候資源對農作物的作用
6、“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暖鋒和冷鋒過境后的效果
7、“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溫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溫分別為7.8℃和19.9℃
8、“春風搖蕩自東來,折盡櫻桃綻盡梅”,“涼風有信,秋日無邊”,“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鮮明的季節周期性之美!
9、“亭亭柏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北國之春》------春季風風向與感受 10、“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冬季風風向與嚴寒 11、“白露秋風夜,一夜冷一夜”.-------極地冷氣團逐漸南侵
10、“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西北地區日溫差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1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既表示鋒面雨中的暖鋒,又體現了節律美之周期性
1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江淮流域準靜止鋒形成的梅雨 15、“冬朦(霧)晴,春朦(霧)雨,夏朦(霧)曬死鬼”(諺語)------冬夏多霧的原因是無云或少云導致的大氣逆輻射弱,春霧是因為暖濕水汽足,極易形成鋒面雨.
12、“蜀軍火燒葫蘆峽,大雨救了司馬懿”-----諸葛亮把司馬懿圍困在峽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為地制造了一個氣旋(熱低壓),中心氣流上升遇冷降水.
13、“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內》-----四川盆地夜晚降溫慢,山谷風熱力環流中吹山風,夜雨多.
1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廬山垂直氣候差異,體現了節律美之垂直地帶性.
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橫斷山脈垂直氣候差異
七、形容天氣或氣候的詩句
與氣候、天氣有關的詩句
有關氣候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風過境時先刮風后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這一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一這種地理現象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睛”
說明在同一時刻,不同的地方天氣是不相同的。也是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二月時,江南已經鮮花滿枝,而其它地方卻十分寒冷。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的情況。 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說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7.“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八、誰知道描寫氣候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 ——南朝(宋)·謝靈運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唐·孟浩然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
殘去由夏暑,新雨帶秋嵐。 ——唐·岑參
九、描述天氣和氣候的詩句
1、初夏的早晨,東涌村籠罩著薄薄的微霧。
太陽沒有出來,珠江河上吹來的暖風,帶著潮濕的涼意。木棉花開過了,桃花開過了,雪豆花和各種色澤的菜花,都開過了,東涌村外的平坦的田疇,青青欲滴的軟柔柔的稻苗,蒼蒼翠翠的叢叢蕉葉,在風中搖曳,呈現了一片生意。
2、第一次接觸海,是在去維多利亞市的時候。那天清晨天氣陰沉沉的,天空是白茫茫的一片,還下著淋淋淅淅的雨。
大概是受天氣的影響,海水是深綠的,白色的浪花一排一排涌向碼頭。3、天氣陰沉,滿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云。
東北風嗚嗚地吼叫,肆虐地在曠野地奔跑,它仿佛握著銳利的刀劍,能刺穿嚴嚴實實的皮襖,更別說那暴露在外面的臉皮,被它劃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難熬。4、【冬天的霧】小城冬天的早晨是有霧的,迷茫茫的一片,整個城都籠罩在這霧中,濃重的大霧彌漫在天地之間,好象從天上降下了一個極厚而又極寬大的窗簾。
河里淡淡的白煙和這漫天的大霧融合在一起,人,橋,霧組成的小城冬天別有特色的風景,這是一幅優美又飄渺的風景畫。5、綿綿的秋雨一直不停歇。
6、秋天的雨,是一把可愛的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的,輕輕的,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雨催熟了火紅的高粱、催熟了燈籠似的梨子、催熟了金黃色的稻田、芳香的桂花,金黃的秋菊,火紅的玫瑰,圣潔的百合……。
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飄香……我被這秋雨陶醉了。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宮玉漏遙分明。
霜飆乘陰掃地起,旅鴻迷雪繞枕聲。遠人歸夢既不成,留家惜夜歡心發。
——作者:鮑溶《寒夜吟》8、夏天的天氣真是變幻莫測。剛才還是白云朵朵,一霎時就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起來了。
9、夏天那種讓人無法躲避的酷熱,真使人頭痛,不論你走在烈日炎炎下的大路,或是已進入樹木、房屋的陰影;不論是在早晨還是在傍晚,那暑日的熱總是伴隨著你,纏繞著你,真讓人心煩。10、當絲絲的小雨再次飄落,寒風吹起才發覺浪漫的秋天已經悄然而去。
這一刻什么都有可能忘記,唯獨不能忘的是向你說聲,天涼了,注意身體!11、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風很柔和,空氣很清新,太陽很溫暖;大田里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12、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象怕陽光傷了他們的翅膀。
13、大暑天一到,太陽公公發怒的更厲害,它早早的起了床,把火辣辣的太陽光照射在大地上。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大樹爺爺熱得受不了了。
路上的騎車人戴著遮陽帽,披著長袖衣,吃力地騎著。馬路對面的紅燈亮了,騎車人不得不鉆到樹陰下避暑。
14、有時天邊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
后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15、雨天我是喜歡的,不僅可以使夏季炎熱的空氣轉而會涼快些,遇到雨天,心思也會變得恬靜。窗外的雨水連綿的落下,像是斷了線的項鏈,晶瑩的珠子滑過線索似的。
就是窗外這樣單調的雨景,卻使人不由得站在屋里呆呆的看。有時把手伸出窗外,雨水不住的濺落在掌心,再看手時,已經是布上一層水珠了。
31、云冷江空歲暮時,竹陰梅影月參差。雞催夢枕司晨早,更咽寒城報點遲。
——作者:殷堯藩《寒夜》32、冬季來臨,我的愛意不會隨著南遷的候鳥遠去!冰冷的冬天,我用我火熱的心送上最真摯的祝福:我的朋友,天冷了,別忘記添加衣裳!33、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34、夏天,在瓜地里,只見萬里晴空。
飄浮著幾朵淡淡的白云。到了中午,人們熱得受不住了,一個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只好到樹陰下去乘涼。
園子里的花草樹木,在烈日的蒸曬下,都顯得沒精打采的,只有知了還在枝頭一個勁地叫著,好像在喊:“熱呀,熱呀!”夏日的七月,透藍的天空,懸浮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像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35、夏天的天氣是炎熱的。
太陽盡情的把熱灑向大地;風也懶得吹了;如果下起小雨來,小朋友就會在小雨中奔跑,洗一個痛快的涼水澡。36、地上的土塊被曬得滾燙滾燙的,幾只黑褐色的大肚蟋蟀,安著彈簧似的蹦來蹦去。
37、今天,驕陽似火,知了叫得震天響。38、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39、早晨,碧空如洗,萬里無云,為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來,空氣十分新鮮,風景十分美麗。
40、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爐,把大地烤得發燙,就連空氣也是熱烘烘的,人一動就渾身冒汗。41、微風輕輕的吹,暖暖的陽光覆蓋著大地,小草在陽光的沐浴下吐出了嫩嫩的小芽。
42、而夏天,當一切都變得成熟而顯得有些老成的時候,它帶著狂熱,頃刻間席卷了整座城市。偶爾刮起的夏風,掃過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也都蘊涵著襲人的熱量。
匆匆從熾熱的太陽底下飛奔過的人,也忘不了抱怨幾句“這個天好熱喲,曬死人了。”關于夏天的記憶,從這里開始。
43、冬天,整個世界成了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我國各個氣候類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