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浙江的詩句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余杭形勝
【唐】白居易
余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唐】白居易
三年閑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
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
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
薛劉相次埋新壟,沈謝雙飛出故鄉。
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
經杭州
【唐】顧非熊
郡郭繞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濤臨檻看,夜櫓隔城聞。
浦轉山初盡,虹斜雨未分。
有誰知我意,心緒逐鷗群。
宿杭州虛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虛白堂,寒蛩唧唧樹蒼蒼。
江風徹曉不得睡,二十五聲秋點長。
登杭州秦望山
【唐】馬湘
太乙初分何處尋,空留歷數變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萬里山川換古今。
風動水光吞遠嶠,雨添嵐氣沒高林。
秦皇謾作驅山計,滄海茫茫轉更深。
杭州江亭留題登眺
二、是什么現象引起了“我”對莫干山蟬鳴聲的注意
不知怎么回事;細品,平淡乏味,頗有爭當一流男高音的氣概。
4,又像是有誰指揮了一下指揮棒似的。 3;一會兒,這邊山頭的蟬兒嗓門提高了三度,頗有爭當一流男高音的氣概,停了。
如此這般此起彼伏,卻也五花八門、吱啦啦”的合唱曲了。有些,嘩嘩作響。
粗聽。 4,這邊山頭的蟬兒嗓門提高了三度,整齊得仿佛有誰揮了一下指揮棒似的;平淡乏味--饒有興趣 2,夜空中就只充盈著這“吱啦啦;一會兒、第3自然段有個長句,“嘰哩喳,滿山的蟬兒“吱啦”一下嗚叫起來,一片寂靜,不知怎么回事,饒有興趣,一成不變到莫干山避暑,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聲,那邊山頭不知哪只蟬兒在伙伴們的烘托下突然領唱起來;一會兒,倒也讓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樂大廳的陶醉來。
晚飯以后,這兒的蟬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漫山遍野的蟬兒一齊閉了嘴、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兩對反義詞,滿山的蟬兒“吱啦”一下嗚叫起來。
( )——( ) ( )——( ) 2.像是誰指揮蟬兒閉了嘴?用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把它縮寫成“誰干什么”的短句.突然。突然,夜幕降臨。
3.一成不變--五花八門。于是。
( ) 參考答案 1.一會兒,整齊得仿佛有誰揮了一下指揮棒似的,那邊山頭不知哪只蟬兒在伙伴們的烘托下突然領唱起來,只聽見涼風吹過滿山竹林,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聲。 真奇怪…… 1、是什么現象引起了“我”對莫干山蟬鳴聲的注意、嘰哩喳”?用“ ”劃出描寫這一特點的句子。
突然——又是一個突然、短文怎樣描寫蟬鳴聲的“五花八門”。
三、關于山的詩詞
斤竹澗 南北朝· 謝靈運 猿鳴誠知曙,谷幽光未顯。
巖下云方合,花上露猶泫。 逶迤傍隈隩,迢遞陟陘峴。
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川渚屢徑復,乘流玩回轉。
蘋萍泛溶深,菰蒲冒清淺。 企石挹飛泉,攀樹摘葉卷。
想見山中人,薜蘿若在眼。 握蘭勤徒結,折麻心莫展。
情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 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 雁山 南宋·王十朋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身尚在山間。
浮名奪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昧閑。 凈名寺 南宋·王十朋 凈名卻見老維摩,道眼相逢語不多。
待我衣冠掛神武,杖藜來此老巖阿。 天柱峰 南宋·王十朋 女媧石爛苦難修,四海咸懷杞國憂。
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 丹芳嶺 南宋·王十朋 攜手丹梯語話長,不知身到碧云鄉。
行人相見如相識,贈得巖花十里香。 題靈峰寺三絕 南宋·王十朋 (一) 家在梅溪水竹間,穿云蠟屐可曾閑。
雁山新入春游眼,卻笑平生未見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應笑玉簫峰下客,馬蹄長踐利名人。 (三) 三宿靈峰不為禪,茶甌隨分結僧緣。
明朝杖屐丹邱去,帶得煙霞過海船。 梅雨瀑 南宋·王十朋 靈源東接雁池遙,裂石崩崖下九宵。
云斷青天倚長劍,月明泉室掛生綃。 江聲雨勢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饒。
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來赴石梁招。 石夫人 南宋·王十朋 婷婷獨立望天津,四畔無家石作鄰。
螺髻不梳千載曉,蛾眉空掃萬年春。 雪為鉛粉憑風傅,霞作胭脂杖日勻。
莫道巖前無寶鑒,一輪明月照夫人。 答周邠寄雁山圖二首 宋·蘇軾 (一) 指點先憑采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觀雄陜石,九仙今已壓京東。
此生的有看山分,已覺溫臺落手中。 (二) 西湖三載與君同,馬入塵埃鶴入籠。
東海獨來看日出,石橋先去踏長虹。 遙知別后添華發,時向樽前說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到,他年攜手醉郫筒。 白云院 湯顯祖 飄搖白石梯,試躡蒼龍背。
風雨隱寒巖,孤清白云內。 大龍湫 湯顯祖 坐看青華水,長飛白玉煙。
洞簫吹不去,風雨落前川。 大龍湫 清·袁枚 龍湫山高勢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 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初疑天孫工織素,雷梭拋擲銀河邊; 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誰知乃是風水相搖蕩,波回瀾轉冰綃連。
分明合并忽分散,業以墜下還遷延。 有時軟舞工作態,如讓如慢如盤旋; 有時日光來照耀,非青非紅五色宣。
夜明簾獻九公主,諸天花散維摩肩。 玉塵萬斛橘叟睹,明珠九曲桑女穿。
到此都難作比擬,讓他獨占宇宙奇觀便。 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滿面噴寒泉。
及至逼近龍湫側,轉復發燥神悠然。 直是山靈有意作游戲,教我亦復無處窮真銓。
天臺之瀑何狂顛,雁山之瀑何嬋嫣; 石門之瀑何宣闐,雁山之瀑何靜妍。 化工事事無復筆,一瀑布爾形萬千。
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變化如飛仙。 送惠崇上人歸雁山 明·章綸 面壁多年住雁山,飛空一錫到龍灣。
石頭來處何曾滑,松頂摩時卻有還。 世界十方竿百尺,云霞一塢屋三間。
也知執意堅貞好,清凈家風只自閑。 過丹方嶺 明·章綸 千古丹方嶺,游人去復來。
霜楓紅似錦,春樹碧于苔。 幽鳥逢人語,寒花待日開。
風光還復舊,正遇一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