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歷史人物的散文【微小說】或是一些對他們人生的感慨
將本色張揚(永遠的蘇軾)
他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他將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他將誠摯揮灑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繹著本色的張揚。
無需夸耀,不容粉飾,他的名字本身就閃著熠熠光彩:蘇軾,那個在沉醉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上響亮的名字,那份足以讓每一個沽名釣譽矯情偽飾的文人汗顏的性情。
不錯,真的自我向天下告白。最細膩的情感,最傷感的孤獨,最無羈的豪放……臨風長嘯,他心一顫,筆一揮,氣一吐,內心的所有情感便奔涌而出,潺潺流淌,而他的本色也在文字的雕琢中一一展露。
蘇軾是一杯水,溫柔多情,愛懸于胸。“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不掩飾內心的思念,甚至有時還會有“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經歷。天人永隔的別離,肝腸寸斷的痛苦,刻骨銘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細細說講。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勸諫,不理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名言,他將靈魂深處那淺淺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訴說著。不理會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張揚。
他的文字并非缺乏裝飾與文采,沒有清詞和麗句,只是他將內容看的高于修飾,就好像他把真我看的高于“蠅頭微利,蝸角虛名”一般。不掩飾內心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他會用清寂的背影留下“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絕唱,又或“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哀怨。他像是一杯茶,略帶清苦又暗香縈繞。寂寞被他用筆渲染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他那至性的本色默默張揚。
他將瀟灑飄逸的語言服務于思想,他用最華麗的文字去書寫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蘇軾會用他的一句句詩詞、一篇篇歌賦來向你證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膽可以用沖天的豪氣去稀釋,苦難會在闊大的長江、闊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懷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鋪灑,讓豁達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他把樂觀宣揚,將被貶謫的痛苦蒸發為理性的思索,不讓自己迷失在名利場中。“浮游于天地中,放浪于形骸外”他將自己對于生命的卑微與崇高的思考在一點點訴說,他把自己大徹大悟后的思想向千年古風傳達。不用夸張,他把樂觀理性的本色在張揚。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文章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般質樸,卻有一個人將華彩與本色融合得完美無缺。蘇軾,用他那清新而又厚重、悲壯、純正的嘯歌引領著碧波澎湃的文字潮流,為古典的海洋增添了雄渾的樂章,在時空的流轉中永遠都是炫目奪彩、熠熠閃光!
二、''寂寞廣寒舒水袖,人間尤物是青衣‘’是誰的詩句
朗誦文《人間尤物是青衣》中的兩句,非出自詩詞。
《人間尤物是青衣》
文:琰濤
一說起青衣,愛看戲的人就會想到 《汾河灣》中的柳迎春,《鎖麟囊》中的薛湘靈,《大登殿》里的王寶釧,《鍘美案》里的秦香蓮……
青衣,是舞臺上的成熟女子,她們行為端莊、氣質典雅。然而,在這些藝術形象的背后,有一群女子,一種文化,一個時代,值得我們慢慢探尋。
最早的青衣源于民間。她們的一顰一笑,統統是凡塵女子的表情,帶煙火氣,有人情味兒。經過歷代文人、藝人們的發掘、提煉和演繹,一個整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的女子,終于走到臺前,咿咿呀呀,唱起滿懷心事。
男人看青衣,看的是風月;女人看青衣,看的是歲月。這歲月里,有出嫁離家的苦、生兒育女的苦、柴米油鹽的苦、紅顏老去的苦,歸根到底,這是千百年來,積壓在女子心底的苦。
王寶釧,一個戲劇中的人物,幾乎涵蓋了“青衣” 所有美好的品德。身為相府千金,她為了愛情,舍棄富貴。寒窯十八年,她忠貞不渝,苦苦等待丈夫的歸來。當薛平貴功成名就,夫妻團圓,她衣衫襤褸,掩面一“羞”,卻依然不失尊嚴和優雅。劇中的悲喜交織,讓唏噓不已的觀眾,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可憐,更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可敬。
青衣是美的。不像“花旦” 三月楊花,漫天飛灑;也不像“小旦” 憑著年輕,調皮任性。青衣的美,美在扮相,美在唱腔;更美在含蓄,美在風情。乍看,她們如冰似雪、凜然不可侵,但骨子里卻藏著深深的嫵媚。那是清幽的、不肯輕易示人的純美,那是堅忍的、歷盡磨難的靜美。
青衣的美,要花上時間,細細品味——桃李不言,卻有著綿長的情愫和繾綣的愁思。她們的戲,一半兒演給臺下的觀眾看,一半兒演給自己看。練功房里,她們無數次揣摩著鏡中的影子,體會著師父的教導。一個云手,蘭花微顫;幾步圓場,眼波流轉。這樣精雕細琢的女人,怎么會不美呢?
“寂寞廣寒舒水袖,人間尤物是青衣。”鑼鼓聲中,舞臺仿佛在歷史的背景中升起。臺上的女子 蓮步輕搖,暗香浮動,沒人知道“她們”是從哪個朝代,姍姍走來。
三、余光秋的詩句有什么
李德裕 雪覆寒溪竹,風卷野田蓬。
四望無行跡,誰憐孤老翁。許渾 留情深處駐橫波,斂翠凝紅一曲歌。
明月下樓人未散,共愁三徑是天河。趙嘏 去去邊城騎,愁眠掩夜閨。
披衣窺落月,拭淚待鳴雞。不憤連年別,那堪長夜啼。
功成應自恨,早晚發遼西。虞世南 萬瓦宵光曙,重檐夕霧收。
玉花停夜燭,金壺送曉籌。日暉青瑣殿,霞生結綺樓。
重門應啟路,通籍引王侯。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張九齡 晨興步北林,蕭散一開襟。
復見林上月,娟娟猶未沉。片云自孤遠,叢筱亦清深。
無事由來貴,方知物外心。王勃 關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
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重門臨巨壑,連棟起崇隈。
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駱賓王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浮。
亂竹搖疏影,縈池織細流。飄香曳舞袖,帶粉泛妝樓。
不分君恩絕,紈扇曲中秋。駱賓王 南陸銅渾改,西郊玉葉輕。
泛斗瑤光動,臨陽瑞色明。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
詎知時不遇,空傷流滯情。駱賓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暫安。
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分形妝薄鬢,鏤影飾危冠。
自憐疏影斷,寒林夕吹寒。駱賓王 玉關寒氣早,金塘秋色歸。
泛掌光逾凈,添荷滴尚微。變霜凝曉液,承月委圓輝。
別有吳臺上,應濕楚臣衣。駱賓王 云披玉繩凈,月滿鏡輪圓。
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駱賓王 貝闕寒流徹,玉輪秋浪清。
圖云錦色凈,寫月練花明。泛曲鹍弦動,隨軒鳳轄驚。
唯當御溝上,凄斷送歸情。駱賓王 玉虬分靜夜,金螢照晚涼。
含輝疑泛月,帶火怯凌霜。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馀光。駱賓王 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
金翹徒可泛,玉斝竟誰同。駱賓王 聯翩辭海曲,遙曳指江干。
陣去金河冷,書歸玉塞寒。帶月凌空易,迷煙逗浦難。
何當同顧影,刷羽泛清瀾。杜甫 小雨晨光內,初來葉上聞。
霧交才灑地,風逆旋隨云。暫起柴荊色,輕沾鳥獸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羊士諤 起來林上月,瀟灑故人情。
鈴閣人何事,蓮塘曉獨行。衣沾竹露爽,茶對石泉清。
鼓吹前賢薄,群蛙試一鳴。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云催。歐陽詹 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聲。
旅燈徹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
豈無偃息心,所務前有程。劉禹錫 庭樹曉禽動,郡樓殘點聲。
燈挑紅燼落,酒暖白光生。發少嫌梳利,顏衰恨鏡明。
獨吟誰應和,須寄洛陽城。白居易 漏傳初五點,雞報第三聲。
帳下從容起,窗間曨昒明。照書燈未滅,暖酒火重生。
理曲弦歌動,先聞唱渭城。李德裕 忽憶巖中雪,誰人拂薜蘿。
竹梢低未舉,松蓋偃應多。山溜隨冰落,林麇帶霰過。
不勞聞鶴語,方奏苦寒歌。許渾 桂樹綠層層,風微煙露凝。
檐楹銜落月,幃幌映殘燈。蘄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閑即無事,何異住山僧。許渾 殘月皓煙露,掩門深竹齋。
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清鏡曉看發,素琴秋寄懷。
因知北窗客,日與世情乖。許渾 南齋夢釣竿,晨起月猶殘。
露重螢依草,風高蝶委蘭。池光秋鏡澈,山色曉屏寒。
更戀陶彭澤,無心議去官。許渾 帶月飯行侶,西游關塞長。
晨雞鳴遠戍,宿雁起寒塘。云卷四山雪,風凝千樹霜。
誰家游俠子,沉醉臥蘭堂。許渾 吳僧誦經罷,敗衲倚蒲團。
鐘韻花猶斂,樓陰月向殘。晴山開殿響,秋水卷簾寒。
獨恨孤舟去,千灘復萬灘。許渾 簟涼襟袖清,月沒尚殘星。
山果落秋院,水花開曉庭。疏藤風裊裊,圓桂露冥冥。
正憶江南寺,巖齋聞誦經。趙嘏 去去邊城騎,愁眠掩夜閨。
披衣窺落月,拭淚待鳴雞。不憤連年別,那看長夜啼。
功成應自恨,早晚發遼西。韓偓 曉景山河爽,閑居巷陌清。
已能消滯念,兼得散馀酲。汲水人初起,回燈燕暫驚。
放懷殊未足,圓隙已塵生。杜荀鶴 木葉落時節,旅人初夢驚。
鐘才枕上盡,事已眼前生。吟發不長黑,世交無久情。
且將公道約,未忍便歸耕。翁承贊 晨起竹軒外,逍遙清興多。
早涼生戶牖,孤月照關河。旅食甘藜藿,歸心憶薜蘿。
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曹松 曉色教不睡,卷簾清氣中。
林殘數枝月,發冷一梳風。并鳥含鐘語,欹荷隔霧空。
莫疑營白日,道路本無窮。李建勛 最有杏花繁,枝枝若手摶。
須知一春促,莫厭百回看。鳥囀風潛息,蜂遲露未干。
可容排飲否,兼折贈頭冠。吳筠 荷蓧隱耕藝,晨門潛抱關。
道尊名可賤,理愜心彌閑。混跡是非域,縱懷天地間。
同譏孔宣父,匿景杳不還。盧照鄰 日掩鴻都夕,河低亂箭移。
蟲飛明月戶,鵲繞落花枝。蘭襟帳北壑,玉匣鼓文漪。
聞有啼鶯處,暗幄曉云披。白居易 宿鳥動前林,晨光上東屋。
銅爐添早香,紗籠滅殘燭。頭醒風稍愈,眼飽睡初足。
起坐兀無思,叩齒三十六。何以解宿齋,一杯云母粥。
許渾 碧樹蒼蒼茂苑東,佳期迢遞路何窮。一聲山鳥曙云外,萬點水螢秋草中。
門掩竹齋微有月,棹移蘭渚淡無風。欲知此路堪惆悵,菱葉蓼花連故宮。
許渾 茲樓今是望鄉臺,鄉信全稀曉雁哀。山翠萬重當檻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