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全詩為: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猶唱當年曲,少年新添時代裝,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出自老舍先生的《陳旗草原》。詩中描繪了一幅真實的場景:1961年8月2日那一天上午,應烏蘭夫主席邀請,國家文化參觀訪問團到達陳巴爾虎旗白音哈達夏季牧場參觀,老舍先生時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與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葉圣陶先生等相偕而行。
第一次感受到大草原氣息的文壇泰斗們,比來到錦鄉江南都要亢奮,放眼天底下,一碧千里目;遠處的山丘起伏,羊群一會兒上去一會下來,像給天邊的綠地鑲上白色的花邊;快到牧場時,茫茫綠野上出現了一群馬隊。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艷麗的民族服裝,啊,原來是迎接客人的“儀仗隊”。
最后兩句的具體意思是:蒙古人和漢人之間有如此深的情誼,怎能忍心分別?在依依惜別時大家有說不完的話,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不知不覺太陽都已經西斜了。“天涯碧草”借用“天涯若比鄰”、“天涯處處皆芳草”的詩句,表示蒙漢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
二、解釋老舍的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
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余地:
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
這一余味不盡的特寫鏡頭與“蒙漢情深”的全篇之旨緊相扣合,收到了揭示題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在夕陽的陰著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顯得格外楚楚動人.草原上的綿羊,似乎都像披上了一曾華麗的衣裝,凝視著我們.在這兒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對大草原產生了感情,與熱情、好客的草原主人,與翠色欲流的大草原依依惜別……
“謝謝你們今天的熱情款待,讓我們品嘗了許多美味,領略了大草原的風光,觀賞了民族舞蹈.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以到我們這邊來看一看城市風光,那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哦!”我微笑著說.我們一定會去的,祝你們一帆風順、一路走好,美麗的大草原永遠歡迎你們!”草原的人們揮手向我們告別,直到遠去……
我們走了,但大草原上的所有東西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真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啊!
三、蒙漢情深何人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詩句是什么含義
出自老舍的《草原》。
簡單意思: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和睦相處;在離別之際,共同細談夕陽下的草原。 深意: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此句中多處運用了“借代”手法。“蒙漢”借代“蒙漢兩族人民”,“天涯”借代“邊疆”,這里即指“內蒙古”,“碧草”借代“大草原”,“斜陽”借代“傍晚時分”。
這些借代,意思完備而又深刻。 大概意思: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么忍心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
這句話作為全篇的結尾,點明了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