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冰字的詩句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其一》 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蘇軾《西江月·梅花》 4.冰雪襟懷,琉璃世界,夜氣清如許。——黃升 《酹江月·夜涼》 5.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張軾《立春偶成》 6.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張軾《胡笳十八拍》 7.。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王粲《七哀詩 》 8.歲去冰未已,春來雁不還。
——謝莊 《懷園引 》 9.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盧思道《從軍行 》 10.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
——李白《夜坐吟》 11.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隱 《謁山 》。
二、描寫冰的古詩
林逋 冰清霜潔。
昨夜梅花發。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爇。
曉寒蘭燼滅。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陳寡言 【山居】 照水冰如鑒,掃雪玉為塵。何須問今古,便是上皇人 麹信陵 【過真律師舊院】 寂然秋院閉秋光,過客閑來禮影堂。
堅冰銷盡還成水,本自無形何足傷。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三、關于有冰的詩句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云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澗道馀寒歷冰雪,
石門斜日到林丘.
松迥月光先照鶴,寺寒溝水忽生冰
琴清月當戶.
人寂風入室.
長嘯無一言.
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
壺中見底清.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賽未干,露華涼人怯衣單!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四、帶冰的詩詞有哪些
稚子弄冰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夢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
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凈消塵土禮金經。
清如玉壺冰(京兆府試,時年十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玉壺何用好,偏許素冰居。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
抱明中不隱,含凈外疑虛。氣似庭霜積,光言砌月馀。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西江月·梅花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五、帶“冰”的詩句有哪些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朝代】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話翻譯: 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2、《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話翻譯: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3、《白梅》 【作者】王冕 【朝代】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白話翻譯: 白梅生長在有冰有雪的樹林之中,并不與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淪落在世俗的塵埃之中。忽然間,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4、《贈從弟(其二)》 【作者】劉楨 【朝代】魏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白話翻譯: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5、《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話翻譯: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
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