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航字的古詩并解釋意思
王安石的《歲晚》是帶有航字的古詩
【出處】《歲晚》—宋代:王安石
月映林塘靜,風含笑語涼。
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
攜幼尋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意思】月光映照著清幽的樹林池塘,涼爽的風里夾雜著歡聲笑語。彎下腰窺看青綠明凈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佇立一會兒。拉上小孩子尋找新開的菊花,攙扶著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我久久地流連不已,這已是一年的末尾,讓人愈發珍惜流逝的光陰啊。
擴展資料
1、《歲晚》創作背景
《歲晚》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2、《歲晚》鑒賞
“歲晚”原本指時節。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但這個節氣有時候出現在農歷“年初”,有時候又出現在農歷“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種情況,即稱作“歲晚”(歲晚,即“年末”),民間亦稱作“內春”。“歲晚”,在這里是指農歷九月。
此時,秋水澄碧,菊花正開,絲毫不比春景遜色。并且由于時近歲暮,“此景過后更無景”,因而比春景更令人愛惜。王安石以時節(“歲晚”)而不是以景為題,正是為了突出這種“歲晚惜流光”的感情。
二、帶航字的古風句子
1、千古威靈共水長,江濱俎豆日馨香。暗中回得狂瀾轉,不使奔濤滯客航。
2、佛手撐慈航,尚欲濟我人。寄語作舟者,江濤渺無津。
3、歸途風景暮,放步愛康莊。落日紅溪樹,奔濤白野航。
酒旗招客興,村笛斷人腸。待渡沙灘上,柴門已在望。
4、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三、帶“航”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航”字的成語有很多,比如梯山航海、棧山航海、一葦可航、揚帆起航、飄洋航海、南航北騎、航海梯山等。
一、梯山航海 【解釋】:登山航海。比喻長途跋涉,經歷險遠的旅程。
【出自】:《宋書·明帝紀》:“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 白話文:“日月所照,長途跋涉,風雨所均,削衽襲帶。”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長途跋涉 【近義詞】棧山航海、翻山越嶺、登山渡海 二、棧山航海 【解釋】:指跋山涉水,逾越險阻。 【出自】: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棧山航海,逾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
白話文:“棧山航海,過軼沙漠沙的貢獻,官府沒有虛度的歲月。” 【近義詞】梯山航海、梯山航海 三、一葦可航 【解釋】:一葦:一捆蘆葦。
用一捆蘆葦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過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難渡過。
亦作“航一葦”。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決。
【出自】:《三國志·吳書·賀邵傳》:“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茍我不守,一葦可航也。” 白話文:“長江的限制,不能長期依賴,如果我們不遵守,一節可航的。”
四、揚帆起航 【拼音】[ yáng fān qǐ háng ] 【解釋】是一詞匯,即升起船帆開始航行之意。 【出處】唐 劉長卿 《送喬判官赴福州》詩:“揚帆向何處?插羽逐征東。”
白話文:“揚帆向什么地方?插上羽毛追征東。” 【近義詞】乘風破浪 五、航海梯山 【釋義】梯山:登山。
比喻登山渡海長途跋涉,經歷山水阻隔的路程。也指行蹤遙遠,地域廣闊。
【出處】南朝 · 梁 · 沈約《宋書 · 明帝記》:“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 白話文:“日月所照,經歷山水阻隔的路程,風雨無阻,削衽襲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梯山航海 百度百科-棧山航海 百度百科-一葦可航 百度百科-揚帆起航 百度百科-航海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