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對逝去親人思念的詩句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瑩。
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
“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
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
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
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
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
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
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①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②小軒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顧:看。
【評解】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 的深情。
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詩人自己。
詞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 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晁無咎曾經說蘇軾之詞“短于情”,由這首《江城子》來 看,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陳后山曰:“風韻如東坡,而謂不及于情,可乎?” 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從這首詞看,蘇軾追求的似是一種更高的生活情趣,是 能夠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雖寫的只是個人生活范圍的感傷,卻不粘不滯,冰清 玉潔,在悼亡詞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響凄厲, 誠后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本詞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訴說自己的心情和夢境,抒 發自己對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見雕琢痕跡;語言樸素,寓意卻十分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題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這天夜里,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記夢 ”,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 。但實際上,詞中記夢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摯樸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
“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一朝永訣,轉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 ,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后,又忙于處理政務,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 。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是經常懸念,但也時刻未曾忘卻!或許正是出于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韻。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說沉痛。
其實即便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格外感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憂憤,包括在蒼老衰敗之中 ,這時他才四十歲 ,已經“鬢如霜”了 。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了,“縱使相。
二、形容親人逝去內心無限悲傷思念的詩句
朋友,我任務,望采納!
1)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納蘭容若
2)《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懷念妻子的。
3)《離思五首》之四,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還是寫給妻子,跟上面一樣都是忠貞不二。(其實這兩哥們兒都是風流無限)
4)
悲嬋娟
欲斷魂,難斷魂,鏡若水月不染塵,風亂琴心焚。
怕傷神,偏傷神,流云不解舊事痕,故人是路人。
5)雜章
瑤琴對月鳴兮,玉竹映鏡無塵。
凄戚多難言兮,枯坐兀自傷神。
若能得其人兮,焚心絕情斷魂。
飄零似舊夢兮,故人變作路人。
6)醉秋月
蟾宮落桂八月中
玉液飄香玉樓東
錦書誰托鴻雁去
流離浮步若乘風
三、紀念已故親人的詩句紀念已故親人的詩詞名句.
**:祭文·祭母文 (1919年)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里。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賚。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以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于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
后有言陳,與日俱長。 尚饗!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 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受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 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 赴目。
予九歲,憩書齌,汝梳只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 適先生?L戶入,聞兩童子音瑯 瑯然,不覺莞爾,連迷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
予弱冠粵行,汝掎 裳悲慟。逾二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 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 舊事 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
悔當時不將??鑾樽矗蘼萍痛媯蝗歡暌巡輝諶? 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時;家中文墨,順汝辦治。
嘗謂女流中最少明 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歸后,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予又 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后?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世。 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
后雖小差,猶尚??炸,無所娛遣。 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歡。
嗚呼!今而后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 耶! 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遠吊揚州。 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
及至□?芬鴨£⒛? 問望兄歸否,強應曰諾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祥,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 汝以辰時氣絕,四支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
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 游;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后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 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尚未謀耳 。
先塋在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于斯,便祭掃也。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 下兩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曠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 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后,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 死后,才周??耳。
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禿,暗里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幾日!阿 品遠官河南,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 汝死我葬,吾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朔風 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
四、表達對逝去親人思念的詩句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注釋】 [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瑩。
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
“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
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
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
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
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
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
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①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②小軒窗:意指小房的窗下。③顧:看。
【評解】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 的深情。
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詩人自己。
詞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 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晁無咎曾經說蘇軾之詞“短于情”,由這首《江城子》來 看,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陳后山曰:“風韻如東坡,而謂不及于情,可乎?”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從這首詞看,蘇軾追求的似是一種更高的生活情趣,是 能夠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雖寫的只是個人生活范圍的感傷,卻不粘不滯,冰清 玉潔,在悼亡詞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響凄厲, 誠后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本詞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訴說自己的心情和夢境,抒 發自己對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見雕琢痕跡;語言樸素,寓意卻十分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題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這天夜里,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記夢 ”,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 。但實際上,詞中記夢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摯樸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
“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一朝永訣,轉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 ,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后,又忙于處理政務,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 。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是經常懸念,但也時刻未曾忘卻!或許正是出于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韻。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說沉痛。
其實即便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格外感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憂憤,包括在蒼老衰敗之中 ,這時他才四十歲 ,已經“鬢如霜”了 。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了,“縱使相逢”恐。
五、形容“懷念去世的父親”的詩句有哪些
1、《悼春》(五絕)春韻入園香慈嚴卻遠航殘紅誰再護把酒問夕陽2、《別父》清風蓑雨雨紛紛正是人間換景新孰曉天堂傳詔令仙幡度我父親魂3、《思父》(七絕)欲翠青山起父塋難別盛世舍親情從此慢步重宵九再見音容夢幾更4、《思父》(七絕)春雷轟烈起滄塋難信慈嚴九界行何日再耕隴上地三更夢見淚無聲5、《思父》(七絕)醉風醉雨醉思親難孝高堂欲斷魂可嘆鄉愁誰解意幾回夢賦杏花村6、《詠梅》(七絕)俏梅傲雪誰人賞獨豎嚴冬落九芳歲月無痕常憶舊思親不覺冷風長7、《思鄉》(七絕)微風細雨又秋涼猶抱琵琶對燭傷只恨親情無處訴問君何日下池陽8、《七絕憶父》(新韻)常思愛父就職間,為樹清廉戒酒煙。
卸任一身輕自在,回家頓感五糧甜。9、《憶王孫·誕辰》枯枝依舊借春青,嫩草芳環九九庚。
塋繞云煙杜宇鳴,泣亡靈,香燭扶搖無應聲。10、《想父親》(新韻)人間五月楊花酩,歲歲來勾想父親。
似雪一生化無影,愛花半世散花馨。11、《深秋--駐膽心驚》去歲哀身逢驟雨,余生悸夢慟悲風。
籬邊老樹存殘葉,嶺上蒼松映舊容。青鳥若能傳家信,菊花開盡子孫情。
12、《浣溪沙 念父》骨血親情喚不回,冥錢飛舞淚難持。松濤百鳥亦悲啼!隔斷陰陽音信絕,十年冷暖訴誰知?夜臺長睡忍相離?13、《祭父》(七律)如戲人生道盡愁風花雪月夢悠悠提筆亂舞紅塵事攜酒輕吟四海收一枕相思何處憤滿膛鄉恨問誰求慈嚴駕鶴仙游去唯有詩詞祭杏州14、《秋思》(七律)遠山楓葉漸紅妝湖上殘荷入暮香一地寒霜秋統領半盤棄子影無雙人生如戲時光短歲月留痕日記長欲賦太平無翰墨只題雜亂有文章15、《春傷》(七律)東風獵獵送寅春細雨綿綿潤景新歲月無聲多少事人生慢步幾回真青瓷盞具今還在綠水茶香不見人把酒澆愁添亂緒扶鋤揮淚葬花魂16、《思父》庭外梅蘭迎遠客,嚴君異域歸猶?橙黃碩果曳枝頭。
凝眸似父笑,神黯淚長流。三月桂花香滿院,相偕共逗彌猴。
天倫慈愛永停留。陰陽音信斷,蒼雁望兒愁。
17、《七律(新韻)傷情》蕭瑟寒風凍骨骸,凄涼蒼雁漫天哀。神形已倦紅塵冷,軀體只合白雪埋。
慈父溫情終幻化,幼兒孝意豈疑猜。籬菊獨立猶江岸,悵望渺茫薄霧來。
18、《西江月·睹物思親》春雨黃花遍地,寒風落葉何移?杜鵑泣血淚濕衣。泉下嚴君會意?丹桂花開幾次,田七葉綠之時。
音容宛在總追思。夜夢君顏醒泣!19、《鷓鴣天》一隔陰陽兩不知,十年夢碎自憐惜。
歸來惟見遺容笑,揮手常為幻影癡。思往事、記依稀,團圓竟是斷腸時!聞人盡孝心酸澀,唯有撰文慰楚凄。
、20、《七律·憶父親》(新聲)夢里千回憶父親,醒來淚水濕衣巾。生前歷歷慈祥貌,耳畔時時肺腑音。
處世隨和憑睿智,持家儉樸靠恒心。今朝不戀功名利,他日更需手腳勤。
還有一些懷念逝去父親的句子供題主參考:1、獨自走在黃昏的路上,吹著涼涼的風。在夕陽西下的襯托下,秋的枯黃簌簌落下,翩然起舞與枝干告別,是那樣的不舍。
而我對爸爸的思念正像那依戀著大樹的葉,想著、想著,眼角的淚不禁潸然而下。 2、望山息園,是我為父親選的家,等著群山蔥綠的時節,父親就可以長眠在那里。
3、深夜的窗外,回憶是陳舊的憂傷,想念的淚,想念的痛,在午夜夢回,總是忘不了父親那眼角淌下的淚水… 4、春暖花開,也沒有轉好這幾日的心情,思念故去親人,心里覺得郁悶。轉眼三載,父親的音容偶爾的會出現在我的夢里,還是那么瘦弱,間或地去看他的遺容,心里甚覺悲涼,可是今年的清明,父親的那張大照片,也要隨他去了。
六、對逝去爺爺的懷念與愛的詩句和對親情贊美的詩句
這是以前我給我爺爺寫的。
你如果喜歡也送給你的爺爺 天堂里的一縷陽光-----獻給身在天堂的爺爺 作者:青頑石 在夢里 又幸運的看到您 微笑還是那樣的慈祥 在向我細數您的一生 我知道 歲月在無情摧毀您寶貴的記憶 講述簡單的故事已經顯得吃力 但是 您總是在我歡笑中默默地回憶 堅持從腦海里尋找小時的痕跡 在那陪伴您的日子里 生活總是綻放著絢麗的五彩 時間卻也流逝的飛快 童年的我 心里的幻想總是千奇百怪 可您怎樣都不會顯得無奈 我不知道 沒有您還會不會感受那樣的溫暖 但我知道 您所說那美麗的空間里 總會有一雙眼睛 默默地為我祝福 想起您 激勵我一生的斗志將漸漸蘇醒 想起您 無窮的力量總是顯得沒有盡頭 原諒我童年時的無知 雖然您一定回憶不起 淚問蒼天 既然讓我們有著如此濃濃的親情 卻為何又要讓我們承受血肉分離 爺爺 還有很多話 想對您說起 仿佛不會老的您 卻已悄然的離去 沒有您,我的世界有了遺憾 但我知道 幸運的天堂 又多了成為一縷陽光的您。
七、對已故先人爺爺奶奶懷念的詩句
1、宋代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 湛湛不昏,綿綿若存。
三世佛護持為之頂相,歷代祖傳受為之命根。 蒼頭祖父寒居位,白發兒孫夜過門。
白話釋義 湛湛不昏,綿綿若存。三世佛護著為他頂相,歷代祖師傳授為的命根。
仆人祖父寒居位,白發兒孫夜間經過門。 2、清代龔自珍 《已亥雜詩 11》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白話釋義 祖父頭銜舊熲光,我也試著作郎祠曹。
你的恩情不夠向漁樵說,篆書墳墓有什么需要各種字長。 3、宋代釋如凈 《偈頌三十四首》 當堂不露,主人翁元是舊時。
借影全彰,第一座屈煩今日。 雪夜金烏歷堂,炎天玉兔轉懷。
妙葉兒孫,全該祖父。 木人執板云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吸。
白話釋義 該堂不露,主人翁原是舊時代。借影全明顯,第一座委屈煩惱今天。
雪晚上金烏鴉經堂,炎天玉兔轉懷。妙葉兒孫,全該祖父。
木頭人拿著板云中拍,石少女笙水底呼吸。 4、宋代陳著 《丙戌人日與內侄汪景淵同飲于宜晚二首》 憶昔兒嬉祖母旁,如今甲子一周強。
盡窗三世親親話,分付兒孫此意長。 白話釋義 回憶過去我在祖母身旁,如果甲子日一周強。
把窗三代親屬話,分配給兒孫這意長。 5、宋代陳東 《徐氏哀詞代作》 憶昔常隨祖母過,登堂共慶尚垂胡。
十年未遠皆流蕩,地下相逢果有無。 白話釋義 記得過去常隨祖母過,登堂共慶還垂胡。
十年不遠都流浪,地下相逢真有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親人死去懷念的古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