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酒·其五 改編現代詩
飲酒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落紗窗的時候,我已身處自家院中開始了一天的享受。掃掃門庭,喂喂家畜,摘菜淋花,當我勞作完畢斜倚在躺椅上欣賞遠處的風景時,門外已是車馬喧嘩,人聲鼎沸。不必理會那些吵雜的聲音,因為心靈已經隨著天上的白云飄向遙遠的天邊。愜意和舒適的感覺緩慢的流淌過全身,滿眼的藍天和形態各異的云朵。剎那間,自身也仿佛身處其間,隨著那悠悠的清風飄來飄去,一旁是鳥兒翱翔的身影,另一旁是軟綿綿的云彩,如夢似幻,亦幻亦真。
有人曾問我為什么能如此的灑脫自在,我想那是因為心靈選擇了避離凡塵俗事自然會幽靜遠邈。這和“心靜自然涼”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心終日為世俗所羈絆、所迷惑、所糾結,那又怎么能夠以一顆平靜的心情去體會那種悠然自在的感覺呢。
望著滿園盛開的菊花,品著自己釀造的菊花酒,嗅著隨風飄來的暗香,身心渾然一體,仿佛溶入了一個浸染著菊香的世界。黃花開在燦爛的陽光下,時而隨風舞動,時而安靜悠然,那親切而不做作的姿態讓我越發喜歡。菊花作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中的一位,是那么的優雅和純潔,這也正是我偏愛菊的原因。我閉了眼,聞著那淡淡的菊香悄然入夢……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斜陽照射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才猛然察覺已是暮色沉沉、炊煙裊裊。遠處,彩霞與長天一色,繪成一幅別樣的工筆畫。成群的鳥兒沐著那七彩的光芒回歸到遠山的懷抱當中,而我在怡然自樂中已然沉醉……
二、改編的詩詞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訚訚! 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 玉女起,起舞移數時。
鼓吹一何嘈嘈。 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 乘云駕龍,郁何〔艸務〕〔艸務〕。
遨游八極,乃到昆侖之山, 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 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
樂共飲食到黃昏。 多駕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其三 游君山,甚為真。 崔嵬砟硌,爾自為神。
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 東西廂,客滿堂。
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 長樂甫始宜孫子。
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造劃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莫不有終期。 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思想昆侖居。 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志意在蓬萊。 周禮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會稽以墳丘。 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度關山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陌上桑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游渾元,若疾風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短歌行(二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三、由古詩改編的故事
清 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來了,總是春雨綿綿。在雨的清洗下,楊柳變青了幾分,柳條也婀娜多姿,在春風的吹動下跳起了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綠。多美的春色!
老水牛,放牛娃在湖邊,欣賞青春的美麗景色。此時,一位書生蹣跚地走過來,穿著白色的外衣,頭戴“太白”帽,撫著不算太長的胡須。可能是清明節吧!使他變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懷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顯得格外醒目。這時書生走了過來,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個禮,說道:“請問小哥,附近哪兒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尋找酒店吧!于是,他騎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杏花村,那個杏花村可是遠近聞名的村莊,專產好酒。書生聽了,忙忙道謝。之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走向了那個神秘的地方——“杏花村!”
月 下 獨 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在月色中喝酒,有著寂寞的心境,只得和影子喝酒,表達了無限郁悶的心境,但是卻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浪漫,他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喝酒,并在月下唱歌起舞,甚至期待著下次的約會。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遠離故鄉,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張籍吃完了晚飯,坐在小院里欣賞皎潔的月光,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給暗暗的大地增添了無限生機。 他看著看著,忽然一陣秋風吹來,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只得回到屋里,從衣柜里找出了一件臨走時母親給他縫的舊棉襖。 他看著棉襖就想起了他年邁的母親,于是,他就拿起毛筆在紙上寫到:母親,您的身體可好?天氣漸冷,您要多加衣服,以免著涼。請您別擔心我,我過得很好。今年家里收成還好吧?……好象有許多話要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第二天,太陽剛爬上山腰,張籍就把信交到王三手里。 王三正準備和他告別的時侯,張籍又把信拿回來,拆開后反復檢查了一遍,又添上了一句:你們要快樂的過好每一天,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就不開心……寫完這些,張籍才將信交給了王三,王三騎著馬,飛奔而去。 張籍看著遠去的王三,心里既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媽媽可以看到自己的信了;悲的是,不知到什么時侯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