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冷靜的詩句
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出處《幽窗小記》【明】陳繼儒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靜,寵辱不驚。心中只是守著一顆平常心,不羨慕榮華富貴,不依賴權勢。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純真善良的。總之像是看透了這塵世,心中像是平靜的湖面,去留無意對什么事都放開來看,胸懷浩渺,心境開闊,心中是水波不興。真是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轉云舒。
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后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意思: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凈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是一種超脫,卻不是刻意的尋求。主旨在心: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靜琴聲自然淡雅,我們聽起來就不分古代現代了,強調自然淡雅是彈琴的最高境界。
4、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贈漢陽輔錄事其一》【唐】李白
意思:天色清明的時候,江上明月就很會亮;人的心態平和淡定的時候,海鷗也會感知的。說的是萬事萬物都有因果,都有條件,還說人的內心活動會折射到外在物質世界。
5、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寄白閣默公》【唐】賈島
意思:在石屋里邊帶著,人的心很容易安靜,結冰的水潭里邊,月亮的倒影都殘缺了。就是形容心靜,形容景色安靜。
二、描述冷靜的詩句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譯文: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2、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唐代白居易的《船夜援琴》
譯文:當那恬淡自然的聲音溶入心海,整個世界永恒而美麗,誰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3、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唐賈島 《寄白閣默公》
譯文:在石室內,心里很平靜,仿佛可以感受到結冰的水潭里邊,月亮的倒影都殘缺了。
4、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唐代王維的《終南別業》
譯文: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萬化。
5、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明陳繼儒《幽窗小記》
譯文:無論光榮還是屈辱都不會在意,只是悠閑的欣賞庭院中花草的盛開和衰落;無論晉升還是貶職,都不在意,只是隨意觀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這是一種恬然自安的心境。
三、表達心靜的句子
1、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來到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都是來幫助自己修行的。
2、快樂生活六法則:不欣羨別人,不哀憐自己,不留戀過去,不貪慕未來,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3、你能騙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4、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5、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心清了,才能照見萬物的實性。
6、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
7、停下來,笑看風云;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沉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
8、心靜則清,心定則恒。
9、心境平靜無瀾,萬物自然得映;心靈靜極而定,剎那便是永恒。
10、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11、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點;你低,我便涌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動,我便隨行,決不撇下你的孤單;你靜,我便長守,決不打擾你的安寧;你熱,我便沸騰,決不妨礙你的熱情;你冷,我便凝固,決不漠視你的寒冷。
12、其實真正的享受是安閑,而最大的享受是身心平安,并不是在于物質上的豐富或是貧乏。適當的休閑可以讓自己的身心舒暢,呼吸的空氣是新鮮的,還有生活的氣氛是輕松,生活的步調是舒服和諧的,這就是真正的悠閑生活。
四、表示冷靜看待事物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