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含凄涼,無助,孤獨及思念已逝親人的古詩句】
亡悼詞中的經典感人之作:《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容若的:《浣溪紗》——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二、表達父親去世的詩句
1、《悼春》
當代 紀大良
春韻入園香,慈嚴卻遠航。
殘紅誰再護,把酒問夕陽。
譯文:
春天的氣息到來了,慈祥的父親卻離我遠去。
春天去了,落花還有誰會呵護呢,只有拿起酒杯問問夕陽而已。
2、《為薛臺悼亡》
唐代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譯文:
一邊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樹一邊是久病的身軀,
每當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傷。
夜晚手拉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園中,
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沒有看見任何人。
3、《憶王孫·春詞》
宋代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
雨打梨花深閉門。
譯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孫,柳畔的高樓上憑欄凝望,杜鵑蹄聲哀切令人神傷。眼看著又到了黃昏時分,雨打梨花深閉門。
擴展資料
《憶王孫·春詞》賞析
詞的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父親能出現在眼前,只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后“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憶王孫·春詞
三、懷念去世父親的詩句有哪些
1、佚名
偶過翠樓珠箔下,美人含笑訂三生。
單思無奈病纏綿,拼得形骸赴九泉。
為告雙親兒不起,葉郎誤我已經年。
喚郎嗚咽訴前衷,一笑煙緣命已終。
今日迸形心內死,來生端的要相逢。
忽忽年華十六春,公車山左走黃塵。
馬前來得人如玉,宛似曩時夢里身。
得捷南宮到處隨,同衾同案不相離。
宜教兩世姻續續,昔女今男事更奇。
玉兒病肺喘絲懸,兒沒郎隨只半年。
昔死為郎今為我,韓朋簫史語空傳。
2、《別父》佚名
清風蓑雨雨紛紛,
正是人間換景新。
孰曉天堂傳詔令,
仙幡度我父親魂。
3、《思父》佚名
欲翠青山起父塋,
難別盛世舍親情。
從此慢步重宵九,
再見音容夢幾更。
4、《思父二(七絕)》佚名
春雷轟烈起滄塋,
難信慈嚴九界行。
何日再耕隴上地,
三更夢見淚無聲。
5、《思父三(七絕)》佚名
醉風醉雨醉思親,
難孝高堂欲斷魂。
可嘆鄉愁誰解意,
幾回夢賦杏花村。
參考資料
百度文庫:https://**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