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唯字的詩句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蔡伸 極相思 相思情味堪傷。
誰與話衷腸。 明朝見也,桃花人面,碧蘚回廊。
別后相逢唯有夢,夢回時、展轉思量。 不如早睡,今宵魂夢,先到伊行。
趙師俠 好事近(垂絲海棠) 紅杏已香殘,唯有海棠堪惜。 天氣著花如酒,醉嬌紅無力。
娉娉裊裊倚東風,柔媚忍輕摘。 憑仗暮寒要住,賽錦川春色。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
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李建勛 清明日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朱慶馀 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二、帶唯字的詩句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蔡伸
極相思
相思情味堪傷。
誰與話衷腸。
明朝見也,桃花人面,碧蘚回廊。
別后相逢唯有夢,夢回時、展轉思量。
不如早睡,今宵魂夢,先到伊行。
趙師俠
好事近(垂絲海棠)
紅杏已香殘,唯有海棠堪惜。
天氣著花如酒,醉嬌紅無力。
娉娉裊裊倚東風,柔媚忍輕摘。
憑仗暮寒要住,賽錦川春色。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
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李建勛
清明日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朱慶馀
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三、"惟"和"唯"有什么區別
與“唯 ”“惟”相關的異形詞語 唯, 讀 wéi,是形聲字.《說文·口部》“唯,諾也.從口,隹聲.”本義為恭敬的應答聲,表示應允,如“唯唯諾諾”.惟, 讀 wéi,也是形聲字.《說文》:“惟,凡思也.從心,佳聲.”本義為“思考”,如“思維”本寫作“思惟”.唯、惟,假借為副詞、助詞,都與各自的本義無關. 唯,假借為范圍副詞, 讀 wéi, 用來限定事物或動作的范圍,相當于“只”“只有”.如“唯獨”“唯恐”“唯利是圖”“唯命是從”“唯命是聽”“唯我獨尊” “唯一”“唯有”等.此義也可用“惟”,以上詞語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這篇一發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廢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聽其湮沒……”(《魯迅全集》第 4 卷,第 504 頁)“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著宰割和滅亡.”(《魯迅全集》第 4卷,第 221 頁) 但是,在此義上,與“唯物”“唯心”相關的詞語只能用“唯”,如“唯物論”“唯心主義”“唯心史觀”“唯物辯證法”等.這是因為它們作為表示哲學概念并曾高度政治化的強勢詞語,長期高頻度使用,其詞形、語形早已在社會語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為語氣助詞,表示肯定、強調,也可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寫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寫作“維妙維肖”.“維妙維肖”的“維”,是語氣助詞,用法與“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馮鎮巒《讀雜說》:“《聊齋》中間用字法,不過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絕妙,形容維妙維肖,仿佛《水經注》造語.”維妙維肖,后來也寫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這是因為“維”“惟”“唯”在語氣助詞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四、請有心的大神幫忙把所有文言文(古詩)的帶"唯"和"惟"的句子找
你一定是分不清“惟”與“唯”吧,我幫你簡單說一下 之所以會讓你生出“唯”“惟”等不同字體寫法的困惑,主要是因為在文言文中,“唯”“惟”甚至“維”等字經常互為通假.所以我們想要記準確的話,只能生生死記,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因為誰也不知道不同的人在什么時候會用本字還是通假字.比如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文)句,必須這樣記住: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 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 5、伏惟啟阿母.(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陳情表》) 7、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 注:1、“惟”的本義是思考.故凡作“思考”講的時候均應寫作“惟”,不應寫作“唯”或“維”.如上面所列的5、6兩句.2、可以互為通假的一般是作“只;只有;只是”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