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十月的詩句
十月風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滿江天。
宋陸游《幽居感懷》
離魂斷續楚江邊,葉墜紅于十月天。
唐杜牧《行經廬山東林寺》
藍天十月雪塞關,我興南望愁群山。
唐韓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庭中栽得紅荊樹,十月花開不待春。
唐元稹《紅荊樹》
十月邊頭風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
宋劉克莊《苦寒行》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唐杜甫《螢火》
巫峽中宵動,滄江十月雷。
唐杜甫《雷》
十月芙蓉花滿枝,天庭驛騎賜寒衣。
二、關于十二生肖的詩句
南北朝時,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著名文士沈炯還創作了我國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 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謂別開生面,文采娛人。 南宋儒學大家朱熹也曾寫過一首十二生肖詩。
他把十二生肖名,巧妙地散嵌于詩句中。詩云:“晝間空簞嚙饑鼠、曉駕贏牛耕廢圃。
時才虎圈聽豪夸,舊業兔國嗟差鹵。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
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手種猴挑垂架綠,養得昆雞(昆雞:古書指像鶴一種鳥)鳴角角。
客來犬吠催煮茶,不用東家買豬肉。” 元代文人劉因的詠十二生肖詩頗為有名:“饑鷹嚇鼠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里來,才辨荊州兔穴爾。魚龍入水浩無涯,幻鏡等是杯中蛇。
馬耳秋風去無跡,羊腸蜀道早還家。何必高門沐猴舞,腸柵雞棲皆樂土。
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詩中嵌入十二屬相,且每一句都是一個寓意生輝的故事,別有情趣。
明朝大學者胡儼也寫有十二生肖詩,詩云:“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 。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時的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此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讓人在享受情趣之余品味內涵。
民國初年,大畫家王夢白曾為門生李漪繪十二生肖圖,頃刻而就,當時正逢知名學者黃浚在場,李即以圖向黃討球詩句,黃乃為之作《十二生肖題句》一首:“世情偃鼠已滿腹,詩稿牛腰卻成束。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園真碌碌。
龍漢心知劫未終,賈生痛哭原蛇足。梨園煙散舞馬盡,獨剩羊車人似玉。
子如獼猴傳神通,畫課雞窗伴幽獨。板橋狗肉何可羨,當羨東坡花豬肉。”
每句都嵌一生肖名,且每句皆有典故,可謂用心良苦,獨出機杼,趣味無窮。
三、有正月十五詩句
1、《元夜踏燈》
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3、《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4、《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5、《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6、《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7、《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9、《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10、《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11、《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2、《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13、《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14、《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15、《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16、《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17、《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18、《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19、《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四、十五的月亮詩詞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中秋詩詞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十五的月亮詩詞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左車右并)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
五、十句帶月份的詩句
二月飲酒采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一樓簡直是。。。。。 粘貼復制好簡單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作雪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陽潛地中,舒達句萌。曀其蔚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