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落春猶在
轉來的 一。
花落春猶在 作者:高三19班 曹然 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水消逝干涸不了整條江河。人生亦是如此,有太多的風雨、黑暗讓我們痛苦、孤獨,即使失去如花般的生命,但我們依然會在心里找到溫暖的春天。
花落春猶在。即使遇到挫折,請不要氣餒,因為我們的青春還在。
程菲雖然比賽失誤,然兒她并不悲傷,因為她知道自己還年輕,未來的路等著她去創造更多的輝煌;劉翔受傷,忍痛退賽,然而他并不放棄,因為他知道自己還年輕,生命中還有那無數個110米等著他去飛翔。還有一路走來的易建聯、姚明、艾弗森……他們同樣經歷過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但他們都讓自己的青春因為年輕而閃閃發光。
花落春猶在,只要青春還在,那漫長的艱辛、那流過的汗水終究會因他們的努力得到印證,讓成功的殿堂春意盎然。 花落春猶在。
即使青春已逝,請不要氣餒,因為我們的夢想還在。摩西奶奶80高齡,開始學畫,即使她已兩鬢斑白,兩眼昏花,然而終于實現她成為一代畫家的夢想。
渡邊淳一即使步入中年,然而他的夢想讓他日夜創作,終成日本著名作家。他們雖沒有年青人的血氣方剛,可他們還有夢想,讓他們平凡的生命開始輝煌。
巴金說:“理想是盞指路明燈,我就靠這盞明燈而前行。”夢想沒有界限,即使青春之花已逝,圓夢的春天也會到來。
請相信:花落春猶在,只要你永遠保持夢想,一樣會找到生命的春光。 花落春猶在。
就算夢想也已破滅,請不要氣餒,因為我們的生命還在。汪國真說:“只要生命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陷身茫茫沙漠,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那個堅強的孩子龐田養,就算病痛把他折磨得崩潰,就算他那僅有的上大學的夢想也已破滅,他還是沒有放棄,沒有輕視生命。他堅強地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為真情而落淚,為活著而幸福。
對啊,就算夢想破滅了,又有什么悲哀。記住:花落春猶在,只要生命還在,就應該重拾信心,在荒蕪的生命之灘也可以長滿鮮花綠草。
林清玄說:“我們都不喜歡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種必然。”花兒會謝,困難會向我們襲來,然而心中的春天不會荒蕪。
站起來,因為我們還年輕,因為我們還有夢想,因為我們的生命還在,那人生的春天就在不遠處向我們走來! 學生點評:本文最大的亮點就是分論點采用遞進式的方式,獨具匠心,使文章渾然一體,讓人眼前一亮。例證段材料也比較新穎,具有時代氣息,不落俗套。
如在文中能更多的點題,會扣題更緊些。(施俊婷 評) 教師補評:曹然的文章很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盡管文采上還有所欠缺,但立意和構思上顯然勝人一籌,讀完文章,我們真的會感覺重新煥發一種生命的激情!另外,較多名言的引用實在也是本文成為優作的主要原因。
平時點滴的積累都是為了臨場靈活的引用,望與同學們共勉! 二、花落春猶在 作者:高三19班 陶淇淇 強半春光南山下,深巷杏花醉里銷;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的美,是用花堆砌的,或淡雅、或濃烈、或素凈、或絢爛,都是春天最美的見證,三分入畫,七分羽化。 可惜,再美的花也逃不過凋謝的宿命,飄零的落花帶走了春風,帶走了春光,帶走了自然之春,卻帶不走我們心中的春天。
只要心中春常在,即使落花已逝,也是人間四月天。 心中有夢,春便常在,哪怕迷失了來時的方向。
李白的夢想是騎驢高歌遍訪青山綠水,于是他執劍出長安;陶潛的夢想是相伴有菊香相居有美酒,于是他毅然入南山。即使他們的人生或落魄,或不得志,只要心中有夢,還是春光無限的人生。
生活有多艱難,我們就有多堅韌,做一個追夢少年,心中有夢,眼中有春天。雷慶瑤用隱形的翅膀舞動夢想,李建芬用羸弱的雙肩支撐夢想。
只要心中有夢,即使找不到康莊大道,我依然能找到心中的春天。 心中有志,春便常在,哪怕荒蕪了殷實的家園。
從紅衣錦地的一國之君到荊布棘衣的吳國囚徒,勾踐天上人間的遭遇并未讓他沉淪,身為奴隸的他立志滅吳復國,于是他衣不重彩,食不加肉,臥薪嘗膽,終于三千越甲可吞吳。被政敵排擠打壓的歐陽修失去了宰相之位,他并沒有滿腹牢騷,一腔憤郁,而是立志修史,傳承歷史,于是警枕夜臥十九年,又成史家新絕唱。
荒蕪了家園的他們,沒有放棄心中的志向,終于開辟出另一條春光大道。 心中有愛,春便常在,哪怕逝去了鮮亮的生命。
愛,是群嵐隱落處芳草搖曳間的野花;愛,是墨香飄拂的書房的水仙;愛,是夜晚月光下的一樹桂花,她不經意間送出一縷清香,卻芬芳了一片心靈,停駐了春天。特蕾沙修女說:“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我們都無法忘記去年的那場國殤,它將大地撕碎,將生命吞噬,但我們無法忘記那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是他們用愛和逝去的生命讓震難肆虐的災區成了愛意涌動的人間春天。 誰也不要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放棄,即使落花飄零,即使我們的故事沒有讀者,前進的路上滿是荊棘,我們也可以肩挑夢想、腳踩意志、心懷愛心,撐起生命的春天。
即使飄零的落花被歲月覆蓋,打不開薄如蟬翼的未來,我也不會悲哀,因為還有心中的春天存在!。
二、花落春猶在作文
花落春猶在繁華落盡,是否意味著春的逝去?煙消玉隕,可曾宣告著你的落幕?銷跡無可留,花落春猶在。
屈原,寂寞的劍客當懷王終究將你罰出宮門,當汨羅的江水嗚咽低鳴時,你可曾有過后悔?你可曾早已料知?楚國的江山容不下你的傲氣,而上古的英靈才是你的歸宿。《問天》在向誰哭訴,《離歌》又是誰的別離?你向女蘿要花,你向祝融乞火。
你向世人呼告,但換來的只有懷疑。罷了罷了,汨羅雖寒,終是澄澈之地;雙五雖兇,也好過世間起伏。
你倚劍佇立江邊,希望用水聲來為自己落幕,但其實,屬于你的獨角戲才剛剛開始。后主,悲切的英魂當宋朝的鐵騎踏破城門,當苦澀的毒酒送至唇邊,你可曾有過害怕?可曾有過懊惱?高堂聽政終不是你的領域,后宮花院也不是你的歸宿。
紅墻聳立下的四角之地里,你踩斷輕枝,搖落積雪。苦苦低訴自己的不甘與落寞。
但南唐的光輝終將不再,北宋的黃袍已飄揚飛舞。罷了罷了,毒酒雖苦,終勝過離愁別恨;冥府雖寂,也好過心中的愁痛。
你笑著接過毒酒,希望以此來為南唐和自己畫上句號,但卻沒聽到,你的詞曲已開始被人傳唱。盧梭,孤獨的斗士當《愛彌兒》在廣場上被公然焚燒,當伏爾泰用最惡毒的語言對你謾罵,你可曾感到無助?你可曾感到孤獨?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鎏金的禮袍,你一字一句地攀爬那真理的高峰。
探尋真理的道路注定是孤獨的,于是狄德羅走了,休謨走了,連華倫夫人也棄你而去。沙龍里談論的盡是你的窘態,而書店中卻無法擺上你的書籍。
罷了罷了,鄉屋雖陋,終可遠離世間百態;朋友雖少,也好過充日謾罵。在那冬日的早晨中,你慢慢地在書桌前閉上了眼睛,卻沒有看見革命的群眾高舉著《社會契約論》沖向皇宮。
千年雖過,至今仍有人在汨羅江拋灑米粽,仍有人在彈唱后主之詞,《愛彌兒》早已被封為現代教育之開創者,你們,聽到了嗎?花落春猶在,明朝春更濃!點評:(50分)很明顯,小作者讀了很多書。整篇文章選例信手拈來,文中自有一種書卷氣,也貫穿了作者沉厚的哲學思考。
特別是最后一段,不扣了題,也讓人讀之回味悠長。花落春猶在傲世如你,你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于是歸于竹林;才情如你,你不愿與官場中人一般見識,于是歸于平淡;勇敢如你,你不愿因可茍全于世而放棄尊嚴,于是歸于塵土。
在我心中,嵇康,你雖死猶在。你才情滿溢,學富五車,從小被冠以天才光環的你,可曾在深夜中獨自踱步,獨自哀嘆?可曾大聲發出過朋友的感慨?其實并非無人愿與你結交,而是驕傲如你,不愿與一般的市井之民為伍。
當山濤誠心誠意舉薦你當官時,你只是用厭惡與鄙視的眼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把山濤的真心實意當成了虛假。你可知道,是誰在你死后,收養了你唯一的還未成年的幼子?可我無法責怪你,因為你的才情深深地折服了我。
在看破凡塵的污濁后,你毅然棄官,褪去那令你窒息的污衣后,回歸到純樸的大自然中。在那幽深的竹林里,你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找到了讓你一生珍惜的好友——阮籍。
在那里,你歡暢而飲;在那里,你激昂奮進;在那里,你找到了久違的舒適。在如此美妙的地方,你為什么偏服五十散?只是為了尋求心靈的解放?看著因為五石散而日漸放蕩下去的你,我依舊無法責怪你,因為你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
當鐘會誠心你結交時,傲視一切的你將他拒之門外。心懷怨恨的鐘會回去了,再次拜見時帶來的卻是你即將被處刑的噩耗,理由卻是可笑的謀反。
在刑場上,你依舊面不改色,絲毫沒有懼死的膽怯。當執行官問你還有什么心愿時,你孤傲的雙腿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同樣驕傲的男子——司馬昭。
以你當時的名望,只需一句話,你只需放下尊嚴,向司馬昭求饒,則可皆大歡喜。可驕傲如你,只是索要一琴,在眾人不解的眼中,你修長的手指在琴上流連,彈奏出世人為之驚艷的《廣陵散》。
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你面帶微笑,驕傲勇敢但卻自私地死去,我依舊無法責怪你,因為你讓我見識到了真正的勇敢。花落春猶在,你亦如此,嵇康,在我心中,你雖死猶在。
點評:(46分)很多同學采用了一個人來寫整篇文章的這種做法,這個同學是這種做法中做得比較突出的。值得大家借鑒!。
三、花落春仍在”是誰的詩句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乃是晚清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國學大師。
俞平伯曾祖,國學大師章太炎的老師。此人是反對中醫第一人。
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辛勤筆耕,著有五百卷學術巨著《春在堂全集》。 相傳,俞樾以“春在”命名自己的堂號,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當年三月舉行復試,禮部以“淡煙疏雨落花天”命題,俞樾則以開篇“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艷陽”詩對,巧妙的擺脫“落花悲傷”的常規思維定勢,博得閱卷大臣曾國藩的激賞,取俞樾為保和殿復試第一名。俞為了感激曾的知遇之恩,遂命“春在”為自己的堂號。
此硯就在俞樾考取翰林不久而置,并以“春在堂”銘款,相信其應為最早的“春在堂”實物之一。一方遺硯也見證了一代文壇大師的一段佳話。
花落春仍在:俞樾和他的弟子。
四、作文《花落春猶在》800字
雜沓的時光無情的將花瓣抽離了枝頭,絕美的告別令人心生悲愴。紛飛的凄涼似毒蛇不容你喘息便直鉆心底,春天,將余香打包,該走了吧?然而,當你瞥見那蓊蓊郁郁的大樹,將春光撐了個滿庭。青柯似夢,蜿蜒伸向遠方,繁勝得刻刻滴翠。枝條因不勝美麗的負擔而低垂。春的容顏又似近在咫尺。花落春猶在,你聽到柔和的春風呢喃。
零落成泥,鄉野的小徑缺少了幾抹明麗的色彩。那宛若蝴蝶的絕美姿態攜春天一起走了么?不!小草以纖細的腰桿站立著,瘦弱的筋骨挑亮一縷縷詩意,煦日為它鍍上一層金邊,微風為它編織了一段舞蹈。似乎是亙古不變的春夢呵,一綹綹陽光掛在枝頭,婉轉的歌唱被裝進心囊,這分明是春天,它的靈魂被嵌進了每一個事物之中,并非因花的飄零而消釋。
你想到三千年前,古人拈花而泣。那愁傳遞了幾世幾年仍然有著沁人的寒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飄零的落花混合著不盡的愁淚釀成醉人的毒酒,令人感慨萬千。然而古人傷春,不過是看物時看到了自己。內心的凄苦及悲涼混淆了他們的視聽,于是從落花處便能看出血淚來。可是,春天還在,倘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顆平淡樂觀之心看落花處,便能看出新的景致。
我們常常囿限于自欺欺人中不能自拔,過多的主觀情感蒙蓋了理性,應當知道,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整個夜空;一花凋零,飄落不了整個春天。我們在感傷花落春去的情節中,失去了與春風的問候,與小草的相視,忘記了其實我們還在春天的擁抱中,弘一法師說:“華枝春滿,無心月圓,絢爛之極,歸于平淡。”花的凋零既然是不可逆轉的必然,何苦悲傷成河,臆斷春天的逝去。其結果往往令人一蹶不振,消極處世。
正如我們的的人生,錯過了,失去了,于是我們知道珍惜,懂得懊悔。但是我們定不能迷沉其中,還原一顆本心,你會發現其實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正如花落春猶在。
以一顆淡泊,理智的心看無限春光,縱使花落,內心也會一片明徹,因為,春天還在。和風拂過,樹枝輕響,奏出一曲快樂的春天之歌!
【“花落春猶在”片段】:
清晨,打開窗,沒有花香,迎面而來的只有吹徹全身的寒風。冬天的寒風毫不留情的殘噬了秋天的余熱,只留給大地萬物凋零的花枝,枯藤老樹。冬天來了,春天似乎還遙遙無期……
人生確實是一段逆境迭出、挫折不斷的旅程,人生的關卡,總是接連不絕,一如春天被風吹殘了的花朵。然而,如果看到春光的明媚,細雨的滋潤,花兒依然會抬起頭,人生也會重新煥發生機。只要希望的火焰不滅,胸中的丹心還在,人生依然光彩。
古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即使凋謝了,仍留下香氣,這種花落春猶在,花謝香乃存的精神,一直流傳至今。
要用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因為參天大樹早晚都得長出來,何必為其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呢?遇到挫折或是身陷疾苦,就要像堅強的海倫凱勒一樣,微笑著去面對人生,等待你的永遠不會是陰霾,不會是晦暗。適時放飛一下你的心情,讓微笑曬一曬太陽,接受陽光的凈化,這樣自信樂觀才不會發霉變質。要記住,船到橋頭自然直,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用冷靜的思考抉擇人生。
用要積極的行動去創造人生。
花落春猶在,需要的是一種樂觀。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經歷的磨難總比快樂要多,這時我們就需放平心態,保持樂觀,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不容之事。不要給心靈背上包袱,要讓它自由的游歷,心走得遠,眼睛就看得遠,又怎么會只注意“人間四月芳菲盡”呢?
花落春猶在,可貴的是一種豁達。喜歡蘇東坡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曾欣賞過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些偉大詩詞傳遞的就是豁達。我們可以像一位智者,站在人生的長河邊,看浪花淘盡,看日月交替,也許會濁浪排空,也許會雷電交加,可又怎能影響我們的心境呢。“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五、誰幫我寫篇作文,題目:花落春猶在
桃紅復合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古往今來,詩人們總用多姿多彩的花兒來襯托春天。春天,就這樣被各色的花朵點綴而成,或素雅,或濃艷,或平淡,或清高……成為了春色的最好見證。 可嘆的是,再美的花也逃不過凋零的宿命。紛紛揚揚的花瓣飄散空中,凄美地帶走一片云彩,順路似的將春天也捎走了,帶走了春光,帶走了自然的美,美麗瞬間消逝。但是,花朵帶不走我們心中的春天。只要我們心中懷有夢想,隨時隨地隨刻都是春天,都有春天的縷縷芳香。
心懷夢,春便存。
如曇花,雖然僅有一夜的靜謐美麗,但它卻將永恒的香氣長存人們心中,蕩氣回腸,久久不散。那是一股悠遠流長的靜謐,與妖冶玫瑰不同,玫瑰的香只不過如陽光直射蟬翼般的透明簡練,在其中品不到所謂的內涵長久。
回想歷代史上人們的“犧牲”,細細冥想,失去的與得到的確成正比。漢時,王昭君為國毅然出塞,用自己的大好后宮前程換來了漢朝與匈奴的和平相處。風中昭君那飄悠的裙擺,姣好卻堅定的背影使人欽佩,她為了國家,離開了祖國,遠嫁匈奴。雖然花容遠去,但堅毅容顏卻深刻的刻在了人們的心間,那是一股倔氣。花落春猶在,是絕境中的堅強。
宋朝,蘇軾獲官位后屢屢被貶,經過屢次不爽的貶位后,蘇軾看淡官場,與別人所眼紅的功利名位漸漸遠去,但蘇軾卻更為開闊,筆下清風縷縷,一詞一句一詩映于紙上,為蘇軾鋪出了更為輝煌的文學之路。花落春猶在,是逆境中的豁達。
外國,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彌爾頓、帕格尼尼和貝多芬。英國最偉大的詩人彌爾頓,最優秀的詩作是在他雙目失明后誕生的,他的文字是一縷清絲;世界級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一個將小提琴音樂推廣到世界各地,將音樂發揮到盡致的天才啞巴,他的音樂是一片細膩;十指跳躍于黑白鍵盤的貝多芬即使耳朵失聰,卻依然屹立不倒,創作出了《英雄交響曲》,他的樂章是一曲瀟瀟。花落春猶在,是困難中的坦蕩。
只要有夢想,隨時有春天。
驀然回首,會心一笑,原來,春天
就在我們身邊。
六、跪求八百字作文《花落春猶在》
花落春猶在雜沓的時光無情的將花瓣抽離了枝頭,絕美的告別令人心生悲愴。
紛飛的凄涼似毒蛇不容你喘息便直鉆心底,春天,將余香打包,該走了吧?然而,當你瞥見那蓊蓊郁郁的大樹,將春光撐了個滿庭。青柯似夢,蜿蜒伸向遠方,繁勝得刻刻滴翠。
枝條因不勝美麗的負擔而低垂。春的容顏又似近在咫尺。
花落春猶在,你聽到柔和的春風呢喃。零落成泥,鄉野的小徑缺少了幾抹明麗的色彩。
那宛若蝴蝶的絕美姿態攜春天一起走了么?不!小草以纖細的腰桿站立著,瘦弱的筋骨挑亮一縷縷詩意,煦日為它鍍上一層金邊,微風為它編織了一段舞蹈。似乎是亙古不變的春夢呵,一綹綹陽光掛在枝頭,婉轉的歌唱被裝進心囊,這分明是春天,它的靈魂被嵌進了每一個事物之中,并非因花的飄零而消釋。
你想到三千年前,古人拈花而泣。那愁傳遞了幾世幾年仍然有著沁人的寒冷。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飄零的落花混合著不盡的愁淚釀成醉人的毒酒,令人感慨萬千。
然而古人傷春,不過是看物時看到了自己。內心的凄苦及悲涼混淆了他們的視聽,于是從落花處便能看出血淚來。
可是,春天還在,倘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顆平淡樂觀之心看落花處,便能看出新的景致。我們常常囿限于自欺欺人中不能自拔,過多的主觀情感蒙蓋了理性,應當知道,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整個夜空;一花凋零,飄落不了整個春天。
我們在感傷花落春去的情節中,失去了與春風的問候,與小草的相視,忘記了其實我們還在春天的擁抱中,弘一法師說:“華枝春滿,無心月圓,絢爛之極,歸于平淡。”花的凋零既然是不可逆轉的必然,何苦悲傷成河,臆斷春天的逝去。
其結果往往令人一蹶不振,消極處世。正如我們的的人生,錯過了,失去了,于是我們知道珍惜,懂得懊悔。
但是我們定不能迷沉其中,還原一顆本心,你會發現其實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正如花落春猶在。以一顆淡泊,理智的心看無限春光,縱使花落,內心也會一片明徹,因為,春天還在。
和風拂過,樹枝輕響,奏出一曲快樂的春天之歌!。
七、花落春猶在,作文
強半春光南山下,深巷杏花醉里銷;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的美,是用花堆砌的,或淡雅、或濃烈、或素凈、或絢爛,都是春天最美的見證,三分入畫,七分羽化。
可惜,再美的花也逃不過凋謝的宿命,飄零的落花帶走了春風,帶走了春光,帶走了自然之春,卻帶不走我們心中的春天。只要心中春常在,即使落花已逝,也是人間四月天。
心中有夢,春便常在,哪怕迷失了來時的方向。
李白的夢想是騎驢高歌遍訪青山綠水,于是他執劍出長安;陶潛的夢想是相伴有菊香相居有美酒,于是他毅然入南山。即使他們的人生或落魄,或不得志,只要心中有夢,還是春光無限的人生。生活有多艱難,我們就有多堅韌,做一個追夢少年,心中有夢,眼中有春天。雷慶瑤用隱形的翅膀舞動夢想,李建芬用羸弱的雙肩支撐夢想。只要心中有夢,即使找不到康莊大道,我依然能找到心中的春天。
心中有志,春便常在,哪怕荒蕪了殷實的家園。
從紅衣錦地的一國之君到荊布棘衣的吳國囚徒,勾踐天上人間的遭遇并未讓他沉淪,身為奴隸的他立志滅吳復國,于是他衣不重彩,食不加肉,臥薪嘗膽,終于三千越甲可吞吳。被政敵排擠打壓的歐陽修失去了宰相之位,他并沒有滿腹牢騷,一腔憤郁,而是立志修史,傳承歷史,于是警枕夜臥十九年,又成史家新絕唱。荒蕪了家園的他們,沒有放棄心中的志向,終于開辟出另一條春光大道。
心中有愛,春便常在,哪怕逝去了鮮亮的生命。
愛,是群嵐隱落處芳草搖曳間的野花;愛,是墨香飄拂的書房的水仙;愛,是夜晚月光下的一樹桂花,她不經意間送出一縷清香,卻芬芳了一片心靈,停駐了春天。特蕾沙修女說:“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我們都無法忘記去年的那場國殤,它將大地撕碎,將生命吞噬,但我們無法忘記那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是他們用愛和逝去的生命讓震難肆虐的災區成了愛意涌動的人間春天。
誰也不要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放棄,即使落花飄零,即使我們的故事沒有讀者,前進的路上滿是荊棘,我們也可以肩挑夢想、腳踩意志、心懷愛心,撐起生命的春天。即使飄零的落花被歲月覆蓋,打不開薄如蟬翼的未來,我也不會悲哀,因為還有心中的春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