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袖善舞”是用來形容什么呢
張丹、張昊實力超群、長袖善舞,當他 們流暢華麗的表演完成之后,帕拉維拉簇體 育館內全場觀眾起立為他們鼓掌,將一簇簇 鮮花扔進了冰池。
例句摘自一則新聞,新聞內容是中國選 手張丹、張昊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奪得了世界 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花樣滑冰雙人組冠軍。句 中用“長袖善舞”來形容運動員嫻熟優美的 滑冰技巧實在是離譜,顯然作者并不理解該 成語的含義。
《韓非子?五蠢》:“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袖子長,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 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 于鉆營取巧,會走門路。
含貶義。如:“李春 山長袖善舞,當時的一幫名公巨卿,甚至連 醇王都被他巴結上了。”
(高陽《清宮外史》) 例句中的用法實屬望文生義,可改為“張丹、張昊實力超群、動作完美”。 “長袖善舞”同樣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善于 跳舞,如不能說“楊麗萍長袖善舞”。
二、長袖善舞
長袖善舞 cháng xiù shàn wǔ 【解釋】袖子長,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出處】《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示例】李春山~,當時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連醇王都被他巴結上了。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善于鉆營 【故事】戰國時期,魏國出生的范雎做了秦國的丞相,深得秦昭王的賞識。
燕國的蔡澤到秦國拜會了范雎,勸范雎激流勇退,范雎將他引薦給秦昭王后就激流勇退。司馬遷感嘆“衣袖長的人善于跳舞,有錢的人會做買賣。”
喻有所憑借,事情容易成功。《韓非子·五蠹》:“鄙諺曰: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鄭觀應《盛世危言·銀行上》:“泰西各國多設銀行,以維持商務,長袖善舞,為百業之總樞。”
后多用來形容有財勢有手腕的人善于鉆營。
三、成語“長袖善舞”是由什么故事得來的
戰國時期,秦國受到了楚國威脅,而名將白起 已死,秦昭王便想激勵范雎親自統兵,可范雎不懂 軍事,心中又急又怕。
這件事被燕國人蔡澤聽說 了,他立即動身來到秦國。 蔡澤也是個策士,曾經四處游說諸侯,結果到 處碰壁。
他雙肩高過脖子,鼻子如蝎蟲,高高的個 頭,雙膝卻彎曲,總之,長相古怪而又丑陋,讓人不 忍看第二眼。 蔡澤到了秦國立即到處揚言說:“燕 國人蔡澤是個雄辯多智的奇才,只要能見到秦王, 一定會代替范雎為秦國丞相。”
范雎聽到蔡澤的揚言,覺得很可笑,有些鄙夷 不屑地說:“我精通三皇五帝的業績,熟悉諸子百 家的學說,天下人沒有我的對手,他憑什么能奪我 的相位? ”于是決定召見蔡澤,想當面考察一下蔡 澤的學問。 范雎會見蔡澤時,態度十分高傲,不無譏諷地 問:“聽說你要代替我為丞相,有這回事嗎?”蔡澤 很爽快地說:“有的。”
范雎饒有興趣地問:“能告訴 我你的依據嗎?” 蔡澤首先列舉了吳起、商鞅、文種等名臣的輝 煌功業,最后指出這三個人雖然為楚國、秦國、越 國都立了赫赫功勞,但后來都死于非命。 范雎深 明蔡澤的用意在于勸他功成身退,卻故意反駁說: “這三個人結局不好,但不影響他們千古留名,我 仍然認為他們是英雄。”
蔡澤說:“被人誣害致死總不是智者的選擇 吧,他們滿可以建功之后退隱山林,既建功立業, 又保全了性命,為什么非死不可呢?” 范雎不自覺地說:“他們也不愿遭殺身之禍, 只不過身不由己罷了。 ” 蔡澤說:“問題就在這兒,您已立下大功,以后 再難有作為了,一旦失去秦王信任,只怕結果不會 比吳起等人更妙,你為什么不舉薦我為相,然后回 家頤養天年,何必在恐懼中日夜不安呢?” 范雎想想自身的處境,同意了蔡澤的說法,于 是推薦蔡澤為相,自己稱病辭職。
這則成語出自《韓非子?五蠢》,司馬遷也在《史記》中的“范雎傳”之后評價說:“長袖善舞,多 金善賈。信哉是言!”意思是范雎能利用自身優勢 將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