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寒露節氣的詩
寒露 七律 蓼紅如炬照平原,疇野新開刈稻鐮。
戶戶盈倉童叟樂,車車滿載馬牛歡。 村夫賀歲佳醪飲,墨客登樓錦句聯。
一季風調兼雨順,憑詩禱祝舜堯天。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7個節氣,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
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中國大部地區天氣涼爽,雨水減少,秋熟作物將先后成熟。
史書記載 “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御“寒露風”的危害。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
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
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諺曰“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可見到了寒露,天氣轉涼。
諺語又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節氣一過,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就應注重足部保暖。
二、關于寒露節氣的詩詞有哪些
和寒露有關的詩詞,作者,以及出處,先整理了40個,如下:
1、曉菊泫寒露 唐李賀 《感諷六首》
2、娟娟寒露中 唐王昌齡 《齋心》
3、凄凄寒露零 唐白居易 《池上》
4、赤梨葡萄寒露成 唐杜甫 《解悶十二首》
5、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唐杜甫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6、寒露下深宮 唐皇甫冉 《相和歌辭·婕妤怨》
7、氣引迎寒露 唐李嶠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8、圣藻垂寒露 唐沈佺期 《幸白鹿觀應制》
9、九月寒露白 唐韓翃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10、寒露日夜結 唐獨孤及 《海上寄蕭立》
11、一林寒露紫梨繁 唐盧綸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明府》
12、曉來寒露 宋沈唐 《望南云慢》
13、寒露風細 宋蘇軾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14、酌寒露 宋 吳泳 《賀新涼/賀新郎》
15、憶山中、松寒露冷 宋葛長庚 《賀新郎·月插青螺髻》
16、曉來寒露滴疏桐 宋無名氏 《一叢花》
17、滴寒露、研朱點易 宋方岳 《滿江紅·曉傍蒼崖》
18、玉燭降寒露 唐武元衡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19、亭亭寒露朝 唐韓愈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20、新開寒露叢 唐韓愈 《木芙蓉》
21、溽彩寒露濃 唐柳宗元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
22、曉菊泫寒露 唐李賀 《感諷六首》
23、寒露落空中 唐姚合 《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24、月軒寒露滋 唐許渾 《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
25、九江寒露夕 唐李群玉 《桑落洲》
26、淡煙寒露黃昏 元劉秉忠 《踏莎行·碧水東流》
27、遐想廣寒露 元白樸 《水調歌頭 用前韻》
28、寒露凈毛骨 宋王安石 《古意》
29、開跗寒露側 南北朝沈約 《芳樹》
30、月冷松寒露滿襟 宋白玉蟾 《詩一首》
31、離披寒露下宋 蘇轍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荻浦》
32、夜來寒露已為霜 宋郭印 《秋日即事八首》
33、凄凄寒露下 宋黎廷瑞 《雜感六首》
34、正似玉壺寒露冰 宋 李廌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35、寒露綴衰草 宋邵雍 《秋懷三十六首》
36、白露寒露節 宋釋文準 《偈十二首》
37、山寒露風棱 宋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38、菊色滋寒露 宋吳芾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39、薄薄輕輕寒露雨 宋俞桂 《即事》
40、微月兼寒露 宋張繼先 《題度儀堂四首》
三、有關24節氣詩句不是24節氣歌哦是古詩謝謝大家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雪詩詞小雪日戲題絕句(唐)張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小雪后書事(唐)陸龜蒙 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楓汀尚憶逢人別,麥隴唯應欠雉眠.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鄰翁意緒相安慰,多說明年是稔年.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冬至詩詞冬至詩(南北朝)鮑照 舟遷莊甚笑,水流孔急嘆.景移風度改,日至晷回換.眇眇負霜鶴,皎皎帶云鴈.長河結瓓?\,層冰如玉岸.哀哀古老容,慘顏愁歲晏.催促時節過,逼迫聚離散.美人還未央,鳴箏誰與彈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江城子 龍陽觀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四、關于寒露節氣的詩
寒露 七律
蓼紅如炬照平原,疇野新開刈稻鐮。
戶戶盈倉童叟樂,車車滿載馬牛歡。
村夫賀歲佳醪飲,墨客登樓錦句聯。
一季風調兼雨順,憑詩禱祝舜堯天。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7個節氣,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中國大部地區天氣涼爽,雨水減少,秋熟作物將先后成熟。史書記載 “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御“寒露風”的危害。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諺曰“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可見到了寒露,天氣轉涼。諺語又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節氣一過,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就應注重足部保暖。
五、關于寒露的詩句有
1、《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譯文:平時在紅塵中見到月亮,心都能清靜下來,何況是在這清秋時節的神仙洞府間?凝聚起來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墜落下來,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處。
2、《巽公院五詠》 唐代: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譯文: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桿,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晨風把清香吹送遠處,濕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3、《.送十五舅》 唐代: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譯文:本詩第三句是議論,直言離別之愁緒無窮無盡。第四句轉而寫景,寫寒露下落,草根間傳來昆蟲凄涼的悲鳴。
結句寓離情于哀景,情景交融。 4、《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代:嚴維 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譯文:充分運用唐代的詩詞,突出描寫下一句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的詩句形象化,開頭和結尾的元素正好結合,受世人的關注和歡欣鼓舞。
5、《別妻》 唐代: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譯文:這天晚上他對妻子說: “我的考期已近不可在家久留馬上要泛舟北上”于是吟詩一首贈妻: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六、關于寒露的詩句有
1、《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譯文:平時在紅塵中見到月亮,心都能清靜下來,何況是在這清秋時節的神仙洞府間?凝聚起來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墜落下來,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處。
2、《巽公院五詠》
唐代: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譯文: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桿,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晨風把清香吹送遠處,濕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3、《.送十五舅》
唐代: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譯文:本詩第三句是議論,直言離別之愁緒無窮無盡。第四句轉而寫景,寫寒露下落,草根間傳來昆蟲凄涼的悲鳴。結句寓離情于哀景,情景交融。
4、《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代:嚴維
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譯文:充分運用唐代的詩詞,突出描寫下一句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的詩句形象化,開頭和結尾的元素正好結合,受世人的關注和歡欣鼓舞。
5、《別妻》
唐代: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譯文:這天晚上他對妻子說: “我的考期已近不可在家久留馬上要泛舟北上”于是吟詩一首贈妻: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七、有關寒露節氣的古詩詞有哪些
1、池上白居易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2、送槐廣落第歸揚州韋應物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
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
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3、晨坐齋中偶而成詠張九齡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云復相續。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念憑幽遠,撫躬曷羈束。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休閑倘有素,豈負南山曲。
4、送十五舅王昌齡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5、黃雀行李頻欲竊高倉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朱宮晚樹侵鶯語,畫閣香簾奪燕窠。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羅。
6、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王安石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逆知后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7、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杜甫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力稀經樹歇,老困撥書眠。
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清談見滋味,爾輩可忘年。
八、寒露節氣民間諺語有哪些
寒露節氣的天氣狀況對未來天氣有預示作用,有關這方面的諺語如: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寒露多雨水,春季無大水;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寒露陰雨秋霜晚。寒露晴天,來年雨水多。
霧天寒露雪前趕。寒露鬧天,鬧到立冬。
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寒露前后有雷,來年多雨。
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漣漣。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
寒露北風小雪霜。寒露起黑云,嶺雨時間長。
寒露有雨雨淋淋。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無雨冬雨多。
與寒露有關的農事諺語:寒露有霜,晚稻受傷。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寒露霜降麥歸土。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三斗。
白露谷,寒露豆。寒露三曰無青豆。
寒露不刨蔥,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寒露柿紅皮,摘下去趕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寒露到霜降,種麥曰夜忙。
豆子寒露動鐮鉤,騎著霜降收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