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友人詩三首李白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此詩的風格自然飄逸,描繪了孟浩然風流儒雅的形象,同時也抒發了李白與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鳴.贈錢征君少陽 李白 白玉一杯酒, 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 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 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 猶可帝王師.這首贈詩,贊揚錢少陽年老而仍懷出仕建功的抱負,同時也反映了詩人晚年壯心不已的氣概.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二、贈友人的勵志詩句
1.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2.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3.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5.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6.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 徐錫麟《出塞》
7.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8.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9.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0.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 陸游《病起書懷》
11.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12.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3.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14.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5.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6.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 李白《渡荊門送別》
17.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 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18.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屈原《國殤》
19.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0.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 李煜《望江南·閑夢遠》
21.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22.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 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23.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 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24.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屈原《國殤》
25.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夜泊水村》
26.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 于謙《立春日感懷》
27.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 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28.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 屈原《國殤》
29. 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 —— 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30.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 屈原《國殤》
31.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32.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屈原《國殤》
33.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 李賀《李憑箜篌引》
34.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 羅隱《西施》
35.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 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36.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37.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38.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 屈原《國殤》
39.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40.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41.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42.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 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3.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 屈原《國殤》
44.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
45.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 屈原《國殤》
46.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 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47.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屈原《國殤》
48.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轉自*古風詩詞
三、有哪些贈友人的和思鄉的詩詞名句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醺,北風吹燕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思鄉靜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陰雨【唐】白居易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江岸秋思【唐】杜荀鶴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江上送友人南游【唐】張喬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思鄉作【唐】布燮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冬日山居思鄉【唐】周賀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云夢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愁。除夜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故鄉杏花【唐】司空圖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江外思鄉【唐】韋莊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唐】元稹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詩【唐】高衢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思【唐】薛濤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薛道衡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聲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張 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四、贈友人的古詩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暫時知道這么幾首,可能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