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夜晚雪景詩句
《終南望余雪》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云: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沈佩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雪梅》(二首)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二、形容一夜雪景詩句
1、《夜雪》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釋義: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2、《雪梅·其二》宋代: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釋義: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3、《山中雪后》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釋義:
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此時,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云,也變得寒冷了。
房檐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一種清冷、孤寂的氣氛,是多么不尋常啊!
4、《苑中遇雪應制》唐代:宋之問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旗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釋義:
清晨的朝陽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鑾駕從天邊駛來。高樓上誰穿著青袍眺望,就像望春臺邊隨風飄揚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還以為是昨夜院中的樹枝上開出的花。
5、《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宋代:蘇軾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
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須。
釋義:
深夜下起鵝毛大雪,野草叢上覆滿白雪,猶如一座座銀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濤和沙渚上彌漫的水煙,這時間都沒有了,變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饑餓的肚子里只有詩詞,衣服上編織成結,潮濕的柴火像桂木一樣寶貴,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珍貴,誰能和我在寒天里捻著胡須吟詠詩句?
三、描寫雪景的詩句
1、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凍埋蛟龍南浦縮,寒刮肌膚北風利。出自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卻已鋪了一地。凍得蛟龍縮在南浦不肯出來,銳利的北風殘忍地刮在人的肌膚上。
前兩句寫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連年不斷,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線下降天轉寒),天氣十分寒冷。后兩句更著意在一“寒”字上。“蛟龍南浦縮”是虛寫,蛟龍尚怕冷,何況人?“寒刮肌膚”是實寫,“利”字寫出了人的寒冷難耐之狀。詩句虛實結合,反復渲染,似有寒氣襲人之感。
2、沙村白雪仍含凍,江縣紅梅已放春。出自唐·杜甫《留別公安太易沙門》
沙村的白雪依然沒開化,江縣的紅梅卻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詩句寫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凍”指冬天的氣氛還很濃。“梅已放春”寫梅花開放,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兩句詩一抑一揚,寫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種肅殺的氣氛,下句制造了一種艷麗的氛圍,整體意念上強烈的對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來的節氣變化。
3、片山兼水繞,晴雪復漫漫。一徑何人到,中林盡日看。出自宋·林逋《孤山雪中寫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環繞著。大雪紛紛揚揚,飄飄灑灑。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詩人縱目遠望,只見那山間的小徑上不知何人正在獨自徘徊、留連,他久久地佇立凝望著那密密的林間覆蓋著的白色的雪花。
詩句狀寫雪中之景。詩人雪中登山遠望,心情是沉郁蒼涼的,不禁對景傷情。詩人描繪的是幽遠、孤寂的冬日雪景,這與詩人的心境是無法分開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實則是詩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觀景中排遣憂愁呢。
4、南方雪色由來少,江上今看積翠屏。覓路已驚雙峽斷,插天猶露一峰青。出自清·梁佩蘭《端州道中望峽口積雪》
在嶺南很少看見雪景,如今在江上總算看到大雪覆壓著的青山了。令人驚奇的是積雪封鎖了峽口,出峽的通路斷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聳入雪端,還露出青青的顏色。這首詩寫羚羊峽上的雪景。
5、銀沙萬里無來跡,犬吠一聲村落閑。出自清·鄭板橋《山中臥雪呈青崖老人》
如銀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跡。偶爾傳來一聲狗叫,村落顯得愈加閑靜。詩句寫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繪了一幅淡雅、幽靜的雪景圖畫。詩句以“銀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潔白和松散,為歷代詩家所少見。詩句又以動襯靜,以有聲狀無聲,相映得趣。
四、關于夜色的詩句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春宮曲 (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沙。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五、雪景詩句大全
元稹(唐)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選
陶淵明(晉)
凄凄歲暮風,
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
在目皓已潔。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雪梅 (1)
盧梅坡(南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詠雪》節選
吳均(南朝梁)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和田國博喜雪》節選
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對雪
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詠雪詩
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
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六、描寫夜色的詩句有哪些
1,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3,宋.王安石《春夜》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4,宋.杜耒《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5,唐.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七、描述夜色的詩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春夜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春夜聞笛 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除夜有懷 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寒食夜 韓偓
惻惻輕寒剪剪風,杏花飄雪小桃紅。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細雨中。
八、描寫夜色的詩句有哪些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齊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虛堂閉復開。卻離燈影去,待得月光來。
落葉逢巢住,飛螢值我回。天明拂經案,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其他名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李白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鄭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袁枚《春日雜詩》)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濮淙《聞梁蘧玉己寓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