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武漢長江大橋的詩句
關于黃河的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
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
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
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
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黃河鉤沉 從青藏高原 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土丘開始 拉長 泛黃之水 將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黃的嗚咽 深埋 匯成一聲吶喊拓展生命的異域 黃地毯 沿渤海灣 向龍宮延伸 會有一天 東海龍往 攜嬌美的龍女 踏地毯而來 月老下 和著雄渾的《船夫謠》 共飲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與黃皮膚黑頭發的 攀親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關于泰山的詩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泰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關于蘇州的詩 《發蘇州后登虎丘寺望海樓》“獨宿望海樓,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閉戶,山月方出嶺。碧池涵劍彩,寶剎搖星影。
卻憶郡齋中,虛眠此時景。 《別蘇州》流水閶門外,秋風吹柳條。
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 描寫西湖的詩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夢 垂柳依依 西湖暖風醉游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 堤 春 曉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 院 風 荷 [明] 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 峰 插 云 [清] 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 心 亭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 顏 錢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平 湖 秋 月 [宋]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涌 金 門 見 柳 [元] 貢性之 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 屏 晚 鐘 [明] 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花 港 觀 魚 [清] 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
西 湖 柳 枝 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 堤 春 曉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 院 風 荷 [明] 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 峰 插 云 [清] 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 心 亭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 顏 錢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
二、形容大橋的古詩句
對聯
縮千里為咫尺
聯兩地成一家
水光遙接漢
虹氣上凌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梯
詩歌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華鎮)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開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橫大道;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并東流。”(上海南浦大橋)
三、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古詩
古詩積累(一)
一、描寫四季的詩句有:
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夏: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二、表達感情的時句:
愛國之情: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思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思念親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有深刻含義的句子:
1、“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由古詩“不識廬山真面民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珍惜糧食”由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勸學”由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4、“兒子對母親的深情”由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借用古人的詩句來贊美祖國大好河山
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長江: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蘇州、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姑蘇城外寒山來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濃妝總相宜。
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洞庭湖: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廬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五、借用古人詩句來贊美下面的事物。
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小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春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或: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巖中。
石灰: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自在人間。
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沙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六、含有烏獸的詩句。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一行白鴛上青天。
昔人已乘黃鶴去。 添得黃鵬四五聲。
兩岸猿聲啼不住。 月落烏啼霜滿天。
四、形容武漢長江大橋的詩句
關于黃河的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
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
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
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
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黃河鉤沉 從青藏高原 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土丘開始 拉長 泛黃之水 將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黃的嗚咽 深埋 匯成一聲吶喊拓展生命的異域 黃地毯 沿渤海灣 向龍宮延伸 會有一天 東海龍往 攜嬌美的龍女 踏地毯而來 月老下 和著雄渾的《船夫謠》 共飲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與黃皮膚黑頭發的 攀親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關于泰山的詩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泰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關于蘇州的詩 《發蘇州后登虎丘寺望海樓》“獨宿望海樓,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閉戶,山月方出嶺。碧池涵劍彩,寶剎搖星影。
卻憶郡齋中,虛眠此時景。 《別蘇州》流水閶門外,秋風吹柳條。
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 描寫西湖的詩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夢 垂柳依依 西湖暖風醉游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 堤 春 曉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 院 風 荷 [明] 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 峰 插 云 [清] 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 心 亭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 顏 錢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平 湖 秋 月 [宋]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涌 金 門 見 柳 [元] 貢性之 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 屏 晚 鐘 [明] 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花 港 觀 魚 [清] 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
西 湖 柳 枝 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飲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 堤 春 曉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 院 風 荷 [明] 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 峰 插 云 [清] 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 心 亭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 顏 錢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
五、描寫長江,黃河的詩句
你好!請見: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遠上白云間 。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將進酒(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塞上曲(唐)李白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
行路難(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征人怨(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復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渡,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六、有誰知道描寫屏風,黃河,橋的詩句
描寫屏風: ①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秋夕] 作者:杜牧 ②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出自[嫦 娥] 作者:李商隱 ③屏風周?P畫纖腰,歲久丹青色半銷。
出自[屏風絕句]作者:杜牧 描寫黃河: 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出自[將進酒] 作者:李白 ②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出自[涼州詞]作者:王之渙 ③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出自[行路難] 作者:李白 描寫橋: ①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出自[闕題] 作者:楊師道 ②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出自[賦西漢] 作者:魏徵 ③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出自[西郊] 作者:杜牧 以上皆是唐朝詩人。
------------------------------------------------------- 如果你還需要詩句可以給我發信息。 我只給出各三句,隱含為我覺得搜索答案很費時間,就記得這些,不好意思。
七、描寫黃河的詩句大全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浪淘沙》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黃河夜泊》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渡黃河》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征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古風·其一》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啰唝曲六首》
黃河直北千余里,冤氣蒼茫成黑云《塞下曲四首》
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送外甥鄭灌》
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塞下曲》
寄泣須寄黃河泉,此中怨聲流徹天《聞夜啼贈》
來源**ohmaigod,希望能夠幫到你~
八、有誰知道描寫屏風,黃河,橋的詩句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