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桂林的詩句
王昌齡【送譚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臨湘。
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李頻【贈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 王昌齡【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李渤【桂林嘆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皆愁萬里程。
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陳叔達【早春桂林殿應詔】 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水岸銜階轉,風條出柳斜。
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儀【早春桂林殿應詔】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王昌齡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李商隱【桂林】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李商隱【桂林路中作】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義凈【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自述贈懷】 標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
王官不可闕,未宜后諸生。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許渾【送杜秀才歸桂林】 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
瘴雨欲來楓樹黑,火云初起荔枝紅。愁君路遠銷年月,莫滯三湘五嶺中。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
遺我數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
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
寤寐想風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
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楊衡【送公孫器自桂林歸蜀】 桂林淺復碧,潺湲半露石。將乘觸物舟,暫駐飛空錫。
蜀鄉異青眼,蓬戶高朱戟。風度杳難尋,云飄詎留跡。
舊戶閑花草,馴鴿傍檐隙。揮手共忘懷,日墮千山夕。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寄書龍城守,君驥何時秣。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兩巖雖云牢,水石互飛發。
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為不忍別,感謝情至骨。 李商隱【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 辰象森羅正,句陳翊衛寬。
魚龍排百戲,劍佩儼千官。城禁將開晚,宮深欲曙難。
月輪移枍詣,仙路下欄干。共賀高禖應,將陳壽酒歡。
金星壓芒角,銀漢轉波瀾。王母來空闊,羲和上屈盤。
鳳凰傳詔旨,獬廌冠朝端。造化中臺座,威風上將壇。
甘泉猶望幸,早晚冠呼韓。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子兮何為者,冠佩立憲憲。
何氏之從學,蘭蕙已滿畹。于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
治惟尚和同,無俟于謇謇。或師絕學賢,不以藝自挽。
子兮獨如何,能自媚婉娩。金石出聲音,宮室發關楗。
何人識章甫,而知駿蹄踠。惜乎吾無居,不得留息偃。
臨當背面時,裁詩示繾綣。李群玉【送蕭綰之桂林(時群玉游豫章)】 蘭香佩蘭人,弄蘭蘭江春。
爾為蘭林秀,芳藻驚常倫。燦燦鳳池裔,一毛今再新。
竹花不給口,憔悴清湘濱。一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
蒼梧云水晚,離思空凝顰。我亦縱煙棹,西浮彭蠡津。
丈夫未虎變,落魄甘風塵。大禹惜寸陰,況我無才身。
流光銷道路,以此生嗟辛。萬里闊分袂,相思杳難申。
桂水秋更碧,寄書西上鱗。
二、描寫桂林的詩句
漓江
文/胡秉言
煙波浩渺漓江水
群峰倒影隱若現
桂林山水甲天下
浮云穿行奇峰間
啊漓江···
你那千姿百態
讓畫家潑墨畫也難
啊漓江···
你那婀娜多姿讓詩人萬詞也難言
人在畫中游
舟行高山尖
你我陶醉在此情此景中
竹筏上共對青山碧水吟詩篇
竹影婆娑翠儼然
群山疊嶂秀水纏
天賜神韻垂萬麗
繽紛美景醉人間
你風情萬種談笑似潘安
你若出水芙蓉在碧波中妖妍
水草淡淡隨水弄波瀾
清風微微把你的秀發輕掀
扁舟葉葉逐江上
鳳尾竹蔥裴屏鮮
愿與山水同和悅
百舸爭流歌聲歡
山聳聳,水彎彎
飛瀑飄霞吻流泉
獨立江心人陶醉
清幽仙境拂琴弦
三、形容雨大的詩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檳《夏日題老將林亭》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唐·王維《山中》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
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
宋?陸游《大風雨中作》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
唐?戴叔倫《宿靈巖寺》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找了一些關于雨的詩句,可能有些不是夏雨,希望對你有用哈! 。
四、描寫桂林景色的詩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陳毅
我到過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沒有一個像桂林這么美麗的-- 尼克松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千峰環野立 一水抱城流
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漓江春水綠悠悠
細雨昊天結伴游
兩岸奇峰看不盡
碧蓮峰下泊行舟
------**1959年游陽朔作
水如羅帶山如屏
奇秀蓮峰古有名
東嶺朝霞新面貌
錦繡河山壽陽城
-----美術家帥礎堅1960年
古代碧蓮峰又稱壽陽山,因此陽朔又稱壽陽
陶潛彭澤五株柳
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怎如陽朔好
碧蓮峰里住人家
----唐代校書郎 尚書郎沈彬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
無水無山不入神
-----愛國志士吳邁1935年
帶字石刻為清朝陽朔知縣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 王元仁相傳為王羲之后裔
帶字高5。73米 寬近3米
“一帶河山
舉世無雙
少年努力
萬古流芳”
九馬畫山
自古山如畫
而今畫如山
馬圖呈九首
奇物在人間
-----清人徐云
蓮峰釣石開詩境
漁火朝霞入畫圖
古寺重光千載梵音流逸韻
碧蓮疊翠一江清景展新圖
畫窗八景: 鑒寺遺蹤 朔城佳境 雙峰鎖江 古榕藏貓 東嶺朝霞 白沙漁火 南厄古道 碧蓮疊翠
西郎何事面西方
欲會東郎隔大江
自古良朋時一遇
東郎未會恨斜陽
鳥語君行早
花香客去遲
爭道桂林好
豈知陽朔奇
無山不如畫
到處總相宜
陽朔風景甲天下
天下風景數興坪
人家都在畫圖中
風景盡在西街中
天下風光數桂林
豈知陽朔更怡情
荔鄉山水幾清幽
山外青山樓外樓
虎吞金釵落碧水
大光亭下月移舟
五、誰知道關于桂林山水的詩詞
桂林山水歌----賀敬之 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水幾重呵,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懷, 此時此身何處來? ……黃河的浪濤塞外的風。
此來關山千萬重。 馬鞍上夢見沙盤上畫: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夢境呵,是仙境? 此時身在獨秀峰! 心是醉呵,還是醒? 水迎山接入畫屏! 畫中畫——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應我響回聲…… 招手相問老人山, 云罩江山幾萬年? ——伏波山下還珠洞, 室珠久等叩門聲…… 雞籠山一唱屏風開, 綠水白帆紅旗來!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請看穿山明鏡里—— 呵!桂林的山來漓江的水—— 祖國的笑容這樣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戰士的心—— 江山多嬌人多情, 使我白發永不生! 對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巖去赴神仙會, 招呼劉三姐呵打從天上回…… 人間天上大路開, 要唱新歌隨我來! 三姐的山歌十萬八千籮, 戰士呵,指點江山唱祖國…… 紅旗萬梭織錦繡,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風沙呵黃河的浪, 春光萬里到故鄉。
紅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盡:千姿萬態“獨秀峰”! ——意滿懷呵,情滿胸, 恰似漓江春水濃! 呵!汗雨揮灑彩筆畫: 桂林山水——滿天下!…… 1959年7月,舊稿 1961年8月,整理 (選自《賀敬之詩選》,山樂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桂林山水歌》作者賀敬之,1924年生,山東嶧縣人。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鋒之歌》、《賀敬之詩選》、《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詩集。
賀敬之作為我國當代著名詩人,向以“量少質精”著稱于世。詩作善于把握和表現重大題材,具有雄渾豪放的氣勢和濃烈的時代精神。
《放聲歌唱》、《雷鋒之歌》等長篇政治抒情詩,以其火樣的激情和階梯的形式名揚我國詩壇;《回延安》、《三門峽歌》等意境、音韻精美的抒情短章,亦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桂林山水甲天下”-----宋.王正功 “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當代軍事家、政治家、詩人陳毅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唐.杜甫 “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宋.黃庭堅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 -------近代愛國詩人誤邁。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清.袁枚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于流” “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
----唐代詩人沈彬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
----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 “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繞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
----明.孔鏞《象鼻山》 “重巒疊峰瞰江流,空明一徑通人游”,明.周進隆《再題疊彩山》詩,道出了木龍洞的特點。 “城邊一峰拔地起。
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灘聲咽江底” -----------清代詩人張聯桂題詠伏波山的詩句。
“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清.徐沄《畫山》 楊堤春景 杜為晃 春暖楊堤景萬千,如詩如畫自天然。
霞光映水鋪含浪,飛瀑灑珠飾紫煙。 翠竹垂楊啼鳥樂,新村老寨笑聲喧。
陶潛可在桃源住①,一抹紅云落滿田。 注釋:①楊堤鄉境漓江邊有上桃源村、下桃源村,環境極佳. 船 過 楊 堤 帥立功 船過楊堤異境開,峰回江轉勝蓬萊。
綠洲曉霧拂人面,修竹白鷺掠水來。 半邊渡感懷 沈明燧 渡來渡去只半邊,不禁油然憶少年。
自問平生辛苦甚,誰人由我度成仙。 半 邊 渡 陳榮夏 峭壁危崖渡半邊,深潭隔斷綠揚煙。
群峰倒影游魚戲,佳境清幽似畫妍。 漓江半邊渡 鐘家佐 路斷懸崖渡半邊,崖前歌酒過游船。
游人爭看此中景,誰識古今憂樂篇! 半 邊 渡 李壽平 千尺峭壁入云天,一水三村渡半邊①。 沽酒漁翁劃小艇,隔江呼友醉桃源②。
注釋:①半邊渡為漓江名勝,濱江路斷,同一岸往 來亦*渡船。②半邊渡下游為桃源村。
九馬畫山 賀敬之 1986.10 又來九馬畫山前,雨過猶驚指鹿年。 迷霧再遮誠可慮,經有萬目識真顏。
畫 山 三 首(選二) 宋·鄒 浩 其 一 幾年密與畫山鄰,今日歸航駐水濱。 天亦有心酬我愿, 云收霧日光新。
其 二 掃成屏障幾千春,洗雨吹風轉更明。 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
注釋:①天公即有作天工。 畫山雜興 林半覺 扁舟夜泊畫山村,三五人家點點星。
樹影欹斜江水靜,漁燈隱約晚煙輕。 千尋峭壁圖難繪,百丈寒潭舸影橫。
遠浦一聲傳 乃,峰頭銀漢玉盤清。 畫山九馬 張佑民 誰將神駿放斯山?吐霧吞云氣不凡。
萬里風云酬壯志,一江煙雨度華年。 曾隨名將征南北,也共天兵駐漢關。
伏櫪欣逢新日月,蕭蕭巖上送千帆。 畫 山 歌 宋·沈守敬 嘉陵山水大同壁, 道元畫手驚無敵①, 小李將軍數月功②, 窮形盡相將無同。
可知有山即有畫, 萬丈云峰尺綃掛。 亦知無畫先有山, 不然幻跡何以傳人間。
粵西名勝世罕匹, 就中畫山推第一。 離奇變化本天成, 不信五丁有神求③。
居人為言山九峰, 峰峰繪出青芙蓉。 上插云霄下拔地, 高。
六、描寫桂林山水的現代古詩
描寫桂林山水的現代詩: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人都夸它真美.山水之景入眼簾,令人如癡如醉!漓江之水真是靜!置身船中船不動.漓江之水真是清!江底沙石竟收眼底.漓江之水真是綠!身像無暇翡翠.桂林之山真是奇!奇幻多變不相連.桂林之山真是秀!生機蓬勃有特色.桂林之山真是險!危鋒兀立怪石多.水繞山環桂林城,綠水白帆入畫卷.不做仙人做桂人,留戀桂林不思歸.桂林山水歌----賀敬之 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水幾重呵,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懷, 此時此身何處來? ……黃河的浪濤塞外的風。
此來關山千萬重。 馬鞍上夢見沙盤上畫: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夢境呵,是仙境? 此時身在獨秀峰! 心是醉呵,還是醒? 水迎山接入畫屏! 畫中畫——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應我響回聲…… 招手相問老人山, 云罩江山幾萬年? ——伏波山下還珠洞, 室珠久等叩門聲…… 雞籠山一唱屏風開, 綠水白帆紅旗來!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請看穿山明鏡里—— 呵!桂林的山來漓江的水—— 祖國的笑容這樣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戰士的心—— 江山多嬌人多情, 使我白發永不生! 對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巖去赴神仙會, 招呼劉三姐呵打從天上回…… 人間天上大路開, 要唱新歌隨我來! 三姐的山歌十萬八千籮, 戰士呵,指點江山唱祖國…… 紅旗萬梭織錦繡,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風沙呵黃河的浪, 春光萬里到故鄉。
紅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盡:千姿萬態“獨秀峰”! ——意滿懷呵,情滿胸, 恰似漓江春水濃! 呵!汗雨揮灑彩筆畫: 桂林山水——滿天下!…… 1959年7月,舊稿 1961年8月,整理 (選自《賀敬之詩選》,山樂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描寫桂林山水的古詩:四愁詩[漢·張衡]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贈我金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寄楊五桂州[唐·杜甫]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梅花千里外,雪片一冬深。聞此寬相憶,為邦復好音。
江邊送孫楚,遠附白頭吟。送桂州嚴大夫[唐·韓愈]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驂。送嚴大夫之桂州[唐·張籍] 旌旆過湘潭,幽奇得遍探。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有地多生桂,無時不養蠶。
聽歌疑似曲,風俗自相諳。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桂林[唐·李商隱]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登逍遙樓[唐·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云霧間。
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送高三之桂林[唐·王昌齡]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遷居桂林寄陽朔友人[唐·曹鄴] 桂林雖產千株桂,未解當天影日開。
我到月中收得種,為君移向故園栽。七星山[唐·張叢] 巖岫碧孱顏,靈蹤若可攀。
樓臺煙靄外,松竹翠微間。玉液寒深洞,秋光透遠山。
憑君指歸路,何處是人寰。獨秀山[唐·張固] 孤峰不與眾山儔,直入青云勢未休。
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一柱在南州。留別隱山[唐·李渤] 如云不厭蒼梧遠,似雁逢春又北歸。
惟有隱山溪上月,年年相望兩依依。留別南溪[唐·李渤] 常嘆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難來。
欲知別后留情處,手種巖花次第開。陽朔碧蓮峰[唐·沈彬]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
兩處爭如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到桂州[宋·黃庭堅] 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嶒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訪古訾家洲[宋·范成大] 飄飄竹雨潤輕裘,裊裊松風系小舟。
安得從容興廢手,越人重上訾家洲。桂林山水甲天下[宋·王正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九關虎豹看勁敵,萬里鯤鵬佇劇談。
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斗之南。題靜江[宋·陳藻] 桂林多洞府,疑是館群仙。
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訪疊彩巖登越亭[宋·朱晞顏] 不到越亭久,榴花今幾紅。
江流寒瀉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風里,三湘夕照中。
行藏忠仗信,六合本同風。簪帶亭[宋·劉克莊] 上到青林杪,憑欄盡桂州。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沙際分魚艇,煙中見寺樓。
不知垂去客,更得幾回游。榕溪閣[宋·劉克莊] 榕聲竹影一溪風,遷客曾來系短蓬。
我與竹君俱晚出,兩榕猶及識涪翁。桂林道中(其二)[宋·李綱] 桂林山水久聞風,身世茫然隨此中。
日暮碧云濃作朵,春深稚筍翠成叢。仙家多住空明洞,客夢來游群玉峰。
雁蕩武夷何足道,千巖元是小玲瓏。月巖[宋·吳儆] 題詩山寺不勝多,人力爭如造物何。
安得短蓬巖下漱,長看清影照寒波。昭潭十愛(其七)[宋·梅摯] 我愛昭州月,閑宵入綺樓。
涼生荔浦樹,冷尉桂江秋。朱戶千家啟,浮云萬里收。
誰夸魏公子,飛上鄴門游。和水月洞韻[宋·薊北處士]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