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勤勞字的古詩
1.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3.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4.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 ——馮夢龍
5. 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6.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7.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
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9.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二、帶"娟"字的詩句
《雜曲歌辭·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 ——唐·杜甫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
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晨鐘云外濕,勝地石堂煙。
柔櫓輕鷗外,含凄覺汝賢。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西園》 ——唐·李德裕 西園最多趣,永日自忘歸。
石瀨流清淺,風岑澹翠微。 曉翻紅藥艷,晴裊碧潭輝。
獨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道該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顧況 道該房前石竹叢,深淺紫,深淺紅。
嬋娟灼爍委清露,小枝小葉飄香風。上人心中如鏡中,永日垂簾觀色空。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蒙朧。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題巫山廟》 ——唐·劉滄 十二嵐峰掛夕暉,廟門深閉霧煙微。
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殘神女歸。觸石晴云凝翠鬢,度江寒雨濕羅衣。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下桂江龍目灘》 ——唐·宋之問 停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
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
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
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 《贈趙六貞固二首》 ——唐·陳子昂 赤螭媚其彩,婉孌蒼梧泉。
昔者瑯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豈遐曠,之子乃前賢。
良辰在何許,白日屢頹遷。道心固微密,神用無留連。
舒可彌宇宙,攬之不盈拳。蓬萊久蕪沒,金石徒精堅。
良寶委短褐,閑琴獨嬋娟。 《登白云亭》 ——唐·元結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始到白云亭。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九疑千萬峰,嵺嵺天外青。
煙云無遠近,皆傍林嶺生。俯視松竹間,石水何幽清。
涵映滿軒戶,娟娟如鏡明。何人病惛濃,積醉且未醒。
與我一登臨,為君安性情。 《燕臺四首·冬》 ——唐·李商隱 天東日出天西下,雌鳳孤飛女龍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遠甚蒼梧野。凍壁霜華交隱起,芳根中斷香心死。
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楚管蠻弦愁一概,空城舞罷腰支在。
當時歡向掌中銷,桃葉桃根雙姊妹。破鬟矮墮凌朝寒,白玉燕釵黃金蟬。
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燭啼紅怨天曙。
三、帶有竹字的詩句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竹 輕閣雅室逸芬芬,綠透裱紙力輕滲. 枝孤何懼風雨來,晨宵相伴得竹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點淚,湘江煙雨不知春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度瓊枝. 清·魏源: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與天地爭春回.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唐·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毀節. 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云處總虛心 唐.李賀: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翠竹千竿錦苑幽,奇傳每醉憶千秋. 臨風搖曳湘妃淚,對月娉婷黛玉愁. 高節長稱松柏侶,清名幸締菊梅儔. 丹青留影尋常見,翰墨琴魂雅韻流竹 輕閣雅室逸芬芬,綠透裱紙力輕滲. 枝孤何懼風雨來,晨宵相伴得竹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點淚,湘江煙雨不知春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度瓊枝. 清·魏源: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與天地爭春回.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唐·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毀節. 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云處總虛心 唐.李賀: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翠竹千竿錦苑幽,奇傳每醉憶千秋. 臨風搖曳湘妃淚,對月娉婷黛玉愁. 高節。
四、帶有逢字的古詩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張籍《夏日閑居》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維何,逢彼白雉.——《楚辭.天問》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王勃《滕王閣序》
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牧《江南春絕句》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主人能愛客,終日有逢迎.——王維《與盧象集朱家》
別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張籍《留別江陵王少府》
今逢大君子,士節自光明.——張籍《省試行不由徑》
青山歷歷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張籍《別客》
相逢之處花茸茸,石壁攢峰千萬重.——盧仝《喜逢鄭三游山》
落日正西歸,逢君又東去.——元稹《西還》
他生再來此,還愿總相逢.——元稹《度門寺》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人逢喜事精神爽.相逢一笑泯恩仇 .逢山過山逢海過海,不知幾仟萬里也
五、帶有余字的詩句
《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
朝代:唐朝
作者:張九齡
將命祈靈岳,回策詣真士。
絕跡尋一徑,異香聞數里。
分庭八桂樹,肅容兩童子。
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啟齒。
誘我棄智訣,迨茲長生理。
吸精反自然,煉藥求不死。
斯言眇霄漢,顧余嬰紛滓。
相去九牛毛,慚嘆知何已。
《靈隱寺》
朝代:唐朝
作者:宋之問
原文: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送別出塞》
朝代:唐朝
作者:陳子昂
平生聞高義,書劍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頭翁。
胡兵屯塞下,漢騎屬云中。
君為白馬將,腰佩騂角弓。
單于不敢射,天子佇深功。
蜀山余方隱,良會何時同。
六、帶有憶字的詩句
1.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2. 唯憶劉夫子,而今又到來。
3. 憶昨雨多泥又深,猶能攜妓遠過尋。
4. 憶戴何勞訪,留髡不用猜。
5. 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6. 宛轉復宛轉,憶憶更未央。
7. 憶昔君初納彩時,不言身屬遼陽戍。
8. 憶昔君初納采時,不言身屬遼陽戍。
9. 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10. 憶昔西潭時,并持釣魚竿。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出自李隆基《題梅妃畫真》。
全文: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