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詩詞名句隨想 話題
“讀詩詞名句隨想”話題導寫及例文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你是否曾為前途的迷茫而頓生感嘆?是否曾為人生的價值而迷惘困惑?人生真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不斷地逼你向前,卻又會在經意或不經意間給你設下重重的障礙;它讓你感覺到它的美好,卻又時常讓你彷徨失措;它像一個蒙著面紗的美麗女子,似乎伸手可及,卻又若即若離,永遠如此神秘。有時我們“無心插柳”卻“綠樹成陰”,有時我們“有心栽花”卻得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然而,生命的曼妙恰恰存在于此。看似充滿著矛盾與離奇,實則又有著充足的前因后果。我們欣賞生命,體味生命,卻又永遠無從將生命的精靈牢牢抓在手心,也許正因“身在生命中”吧!
[點評]
吳芳同學仔細咀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充滿哲思的古詩名句,在此基礎上,采用詩化的語言闡發個中奧妙,暢談人生感悟,給讀者以有益的啟迪。
全文內容充實,意蘊豐富,文采斐然,顯示出作者不俗的作文功底。
讀詩詞名句隨想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沈艷
一
《詩經·衛風·木瓜》中這么一句話:“投我以木瓜,報之瓊琚。”每當讀到這兩句詩,我都會被古人知恩必報的高尚品格所折服。
古人尚且如此,生活在信息時代的我們,更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被給予愛的同時,要懂得回報,用自己的溫情去溫暖整個社會。可是,有時聽到的消息卻令人寒心。據報道,有位退休老人省吃儉用,以自己的退休金資助了一位窮困的大學生,可是有一次因生病而耽誤了寄錢。結果收到對方言辭憤激的催款信,老人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這是怎么了?大學生在接受物質幫助時,不但沒有感激之情,卻把別人的給予當成了一種義務,他的良知早已被對于物質的貪婪追逐所吞沒了。
社會呼喚著,請把感恩與良知從名利中解脫出來,回歸天地,信守那“投我以木瓜,報之瓊琚”的至純諾言。
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留給我們的至理名言,它激勵我們不懈地追求生命的高度。
人生的價值在于追求,如同在草原上奔馳的羚羊般,不顧一切地向前奔跑,去尋求煦暖的朝陽、鮮嫩的水草和清新的空氣。羚羊的生命在于奔跑,那么人的生命就在于追求。追求是人上升的不竭動力。但是追求需要目標。當你站在平地上,眼前是無數的遮擋物,如果把視野所及的地方作為你追求的目標,那么你只能在平庸中度過一生。相反,當你歷盡千辛萬苦爬到頂峰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世界正被你踩在腳下,所有的一切都渺小了,這份無法言表的喜悅與豪邁,已將所有辛苦一掃而空,人生價值也將得以實現。
因此,追求需要目標,需要“一覽眾山小”的高度。
三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充滿了哲理的絕妙詩句。正是陸游的這首詩、這名句,教會了我用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
記得綠箭口香糖的老板曾說過一句話:“我曾經破產過兩次,但我從未因此而失眠過一秒。”多么樂觀的人生態度啊,在金錢與名譽的重壓之下,能夠如此泰然處之,我想,你一定是領悟到了“柳暗花明”的哲理。人生總是充滿挫折與失敗,當遭遇它們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失望,請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奇跡必然出現。在“山重水復”的逆境中,勇敢樂觀地前進,不放過任何透著希望的光線,那么,前面,一定會是一片“柳暗花明”的景象。
是的,只有樂觀的人生才能看到轉機的發生,讓樂觀成為人生導航的明燈。
[點評]
這篇文章觀點鮮明,思路清晰,并能結合實例或運用類比論證,對所選詩詞名句作出準確的闡述,符合題目的要求。
個別語句似可進一步斟酌。
二、感悟四季的詩句
《春》詩: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詩: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冬》詩: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上面各行字句,分別包含了一首七言絕句。
即: 寫春詩: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 寫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寫秋詩: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寫冬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御隆冬;冬隆御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
一首詩要從十字中回環出來,且不失季節特色,約束大,制作不易。此《春夏秋冬》回文詩堪稱珍品。
.。
三、讀詩詞名句隨想
讀詩詞名句隨想
不是很喜歡詩詞,總覺得那些古人的東西,很難搞懂.但有時候,細細地去品味一下,卻也多少有些感觸。
古人的詩詞中不乏會寫到許多的愛恨離愁,我是喜歡這一類詩詞的,或許我本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吧!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亡國之君,但卻也是一位厲害的詞人。他的《虞美人》是他的絕筆之詞,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詞。自古至今,愁緒永遠會困擾著每個人, 李煜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將“愁”寫的惟妙惟肖,不得不令人為之贊嘆為之欽佩。
是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每個人的一會有多少憂愁,多少煩惱?豈是一句話就便形容得了?可李煜卻將其比喻為“一江春水”并且令人為之拍手叫絕,所以,我是佩服他的。人們常說“少年不識愁的滋味”,而我卻覺得那只是大人們的想法,然而,年少的我們,年少的憂愁,誰能去體會?我們沒有李煜亡國的傷痛,但卻有對未來人生的煩愁,我們沒有李煜對故國的深切懷念,但我們卻也會為“物是人非”而感傷,我們沒有李煜亡國后的悔恨,但我們也會因題不會做,試考不好,作業寫不完而懊悔啊!難道這不算是我們小小的,單純的憂愁嗎? 古人的詩詞中,也不乏會寫到春夏秋冬,四季變幻的感悟,但我卻更喜歡秋天!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我最喜歡的,描寫秋天的詞。秋天是傷感的,每到秋天,每天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時,心里便無數的傷感涌上心頭。每每如此,便是想起自己很小時候便會背的幾句話“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夕下,斷腸人在天涯。”短短幾句,便帶給了人無邊的傷痛.于是,我便對其敬而生畏了。我喜歡這首詞,卻不知自己是不是很喜歡悲傷的秋天。悲傷是會帶給人傷痛的吧?
古人的詩詞不乏有對人生的體味,不乏有對萬物的感受,同樣的,也不乏有偉大的愛國詩篇,高尚的英雄氣概!
“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至今估計是無人不曉了吧!而寫下這句話的文天祥,他的偉大的愛國情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之震撼,為之汗顏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也更好地體形了古人的豪情壯志,也令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古人高尚的,偉大的情操。
古人尚且如此,那么我想,我們是不能輸給他們的吧!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這些后人去學習,去感悟的。
我不是很喜歡詩詞,但卻感觸頗深,古人留下的詩詞的確博大精深,我想我體味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甚至不及皮毛,所以也不敢再大言不慚了。就寫到這了。
四、優美句子摘抄和感悟
繁華散盡,鉛華浮逝;佳期如夢,月缺陰晴;悲歡離合,憂愁別緒;一紙訴衷腸,何譴離人淚?落幕,幾許寒意染盡圓月灼熱,披著凄涼,打碎夜的寧靜。
踱步于江河畔,看著月下凄涼浮云傾盡人間凄楚,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小舟已離逝,月下弄輕影,夢里思華年。獨自坐在閣樓道口,注視路塵蹁躚,萬蹄踏盡,唯獨沒有你來時的場景。
落葉隨風起航,塵埃隨風揚起,只有我獨自留下,用淚挽留落葉的紛飛,用淚挽留塵埃的落定,卻為獨留下自己孤獨的殘影。 感悟:人生如戲,每天都有新劇本上演,人生如旅程,每天都有下一站等待,人生如試卷,每天都有空白題來作答。
曾經的誓言,只不過是自我欺騙的謊言。山盟海誓的感情抵不過一碗清湯,愛你萬年的諾言最終是來生陌路。
五、讀詩詞名句隨想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讀zhen).唐《離思》
每個人都有初戀,孔子和耶穌都說過:初戀無限美。每次讀了以后都有不同的感覺,這句詩的大概意思就是,看過滄海的水才知道天地下沒有比滄海更美的了,看了巫山的云才知道@#¥%¥……同解。關鍵就是這句無法言傳的感覺。如果有個美好的初戀,可能你會銘記一輩子~~~當然,不能全部都套用愛情,還有贊美一個人的人品啊,(多用于拍馬屁之用)一個地方的美景之類的·~~~反正多了去了。
以上是本人愚見,獻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