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鎮江特產的語句
鎮江香醋 鎮江的醋,享譽海外。
馳名中外的"金山"牌香醋,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具有"色、香、酸、醇、濃"的特點,"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多次獲得國內外的嘉獎。1908年獲"巴拿馬萬國賽會"金牌獎,1909年在"南洋勸業會"上又獲金牌獎,1930年在"江蘇國貨展覽會"上被評為優等品,1979年獲省優產品,1980年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榮獲銀牌獎。
1985年3月獲國際美食學會和國際旅游觀光委員會授予的金質榮譽獎章,同年12月又獲國家質量金質獎。 鎮江香醋用以拌冷盤,溜素菜,烹魚肉,燉雞鴨,可提味增香,去腥解膩,開胃生津,確為極佳的調味品。
漢白玉插屏 插屏選用優質漢白玉,加工精細。首先將石料開片,磨制成各種造型的玉片,接著繪上各種圖案,然后鑲配上精制木座架。
插屏多以山水風景,人物仕女,花鳥蟲魚為題材,畫面清秀古雅,樸素自然,用以布置廳堂,顯得高雅闊綽,為其它室內裝飾品所不及。 金山燈彩 鎮江燈彩久負盛名,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
鎮江著名燈彩世家梅氏兄弟師承傳統,又有創新,以其設計精巧、造型美觀、裝飾華麗受到好評。1985年春節,他們組織起"金山燈會"由保定進京,受到首都群眾歡迎,電視臺、報紙紛紛加以報道。
他們制作的金龍戲珠又騰飛在1985年3月開幕的日本筑波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的門廳上。 百花貢酒 此酒溫醇濃郁,具有酸、甜、苦、辣、醇五特色,是鎮江特產。
1909年參加國際性南洋勸業會和巴拿馬賽會,曾獲得優良產品獎狀和金牌獎。清光緒年間,遠銷京都,被列為皇帝的"貢品"。
百花貢酒,其色深黃,其氣清香,其味滋芳,糖分較高,酒精含量低,加之能活血養氣,暖胃祛寒,又成為老年人之營養品。 鎮江鰣魚 鰣魚、屬鯡科,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嫩,為一般魚類所不及。
其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脂肪、鐵、鈣、磷、核黃素等,被譽為"魚中之王"鰣魚產于珠江、長江和錢塘江下游,以鎮江鰣魚最為出名。鎮江一帶小嶼環列江心,致使蟲藻麇集,為隨江東下的鰣魚提供了豐盛的食餌,因而這里的鰣魚最為肥美、鮮嫩。
機繡制品 鎮江機繡品種繁多,圖案或婀娜多姿的仕女,或風景秀麗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或五彩繽紛的奇花異卉,風格典雅,美觀大方。精心制作的帽子、披風、包墊以其新穎的設計,精致的做工暢銷中外。
絨花制品 絨花,通常是以蠶絲加工成熟絲,然后經染色、下條、打尖、傳粘等工藝,制成各種產品。鎮江制作絨花已有幾百年歷史,其造型生動美觀,風格幽默獨特,質地柔軟,色彩優雅,既是珍貴的藝術佳品,又是頗具特色的旅游紀念物。
小磨麻油 1985年3月榮獲國際美食學會和國際旅游觀光委員會金質獎章的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質純色美而香飄四海,該產品選料精,注重工藝,采用傳統石磨研磨,經過去雜、水洗、蒸炒、磨漿、沉淀、過濾等多道流程,因此在省麻油質量評比中多次名列榜首。小磨麻油遠銷英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用戶的歡迎。
鎮江膏藥 鎮江膏藥的前身是唐老一正膏,創始于1662年,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具有祛風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消腫順氣等功效,用它治療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關節炎等癥有顯著療效,并有軟化點適宜、布皮經久不霉,藥黏經久不老化等特點,可以一用再用,被群眾譽為"萬能膏"。
1980年,鎮江"金山"牌膏藥被評為國家醫藥總局優質產品和省優質產品。
二、贊美美食的詩句
關于寫美食的有很多比如:1、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寄胡餅與楊萬州》白居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南宋陸游《蔬食戲書》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
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陸游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蘇軾 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
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從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餅賦】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
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弱似春綿,強似秋練,氣勃郁以揚布,香氣散而遠遍。
行人垂液于下風,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過土山寨】黃庭堅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如箸玉簪橫。
2、像有些事物許多事人也都稱贊過。食竹筍竹筍以色潔白、質細嫩、味清鮮而被視為“菜中珍品”,初上市時物稀價貴,李商隱贊道:“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白居易《食筍》亦云:“……紫籜折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曾兩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東坡,在《初到黃州》一詩中大加贊賞竹筍“久拋松菊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陸游以“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盛贊江西的“貓頭筍”。鄭板橋“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的詩句,對鮮筍燒鰣魚的贊美之情更是躍然紙上。
食松花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為貢品。唐朝女皇武則天十分喜歡松花,她常喜食一種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
蘇東坡也愛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飯共蒸,密封幾日后得酒,并歌詠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兩蒲黃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錢,兩斤白蜜一起搗,吃也好,浴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食白菜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又名菘。
范成大有詩曰:“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喜食“東坡肉”的蘇東坡,也以“白菘類羔豚”、“白菜賽糕腸”來贊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薺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東坡羹”,并賦詩云:“開心暖胃閑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食栗子栗子,又稱板栗、毛栗、鳳栗、栗果等,常食可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藥王孫思邈稱之為“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蘇轍有詩贊曰:“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
按李時珍介紹,“以袋盛生栗,懸掛風干,每晨吃十余顆,隨后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食梅花梅花既是著名觀賞花木,又是一味良藥,藥用以白梅為主,有“除煩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氣和胃”之功用。
楊萬里最喜歡用鮮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詩篇,其中《慶長叔招飲》詩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盤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開,老夫自要嚼梅花。”
食百合百合由“數十片相累,狀如白蓮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來被作為吉祥之物為人們所鐘愛,是一種營養豐富、利脾潤肺的食品。陸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氣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薺菜薺菜別名野菜、地菜、野薺、護生草等,葉嫩根肥,具有獨特誘人的清香和美味。文人雅士對它揄揚備至,蘇東坡有“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的詩句。
陸游更是嗜薺成癖,詠詩贊其鮮潤和香口:“手烹墻陰薺,美若乳下豚”;“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甚至“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勿忘歸”了。食茼蒿茼蒿具有開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湯、涼拌均可。
陸游視茼蒿為天賜佳蔬之一,其《初歸雜詠》詩云,“小園五畝剪蓬蒿,便覺人間跡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遠離人間的仙境。食熱粥陸游視食粥為健身養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蘇東坡對吃粥也很有興趣,在任徐州知州時,一次因高興喝醉了酒,農民艾賢煮粥給他吃,飯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賦《熱粥詩》云“身心顛倒不自知,更識人間有真味。”
既贊美了粥的可口,又頌揚了農民的情義。清代阮葵生也有詠粥佳句:“香于酪乳膩于茶,一味和嘈潤齒牙”;“居然入口融無哽,不得沾唇呷有聲”,可謂深得食粥個中三味了。
食菊花菊花在我國素有“延壽客”之稱,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習慣,“東籬同坐嘗花筵,一片瓊霜入口鮮”的詩句,正是寫食菊的樂趣。菊花入饌,備受詩人青睞。
李嶠的《九日應制得歡字》詩曰:“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王維詩云:“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百生無此日,萬壽愿齊天。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鄭所南的“道人四進花為糧,骨生靈氣身吐香。聞到菊花大歡喜,拍手笑歌頻癲狂”,寫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話說:“常飲菊花茶,老來眼不花。”。
三、贊揚中華美食的詩句有哪些
1、《麗人行》【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2、《贈衛八處士》【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3、《觀打魚歌》【唐】杜甫
綿州江水之東津,魴魚鱍鱍色勝銀。漁人漾舟沈大網, 截江一擁數百鱗。
眾魚常才盡卻棄,赤鯉騰出如有神。 潛龍無聲老蛟怒,回風颯颯吹沙塵。
饔子左右揮雙刀, 膾飛金盤白雪高。徐州禿尾不足憶,漢陰槎頭遠遁逃。
魴魚肥美知第一,既飽歡娛亦蕭瑟。君不見朝來割素鬐, 咫尺波濤永相失。
4、《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5、《寄胡餅與楊萬州》【唐】白居易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四、贊美美味佳肴的詩句有哪些
1,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出自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詞》 白話文釋義: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 2,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出自唐代: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 白話文釋義:照著長安的樣子做好的胡麻餅,用新鮮的油剛炸出來吃起來很脆。 3,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出自宋代:陸游《蔬食戲書》 白話文釋義:四川新津栽培的韭黃,無論是色澤、長度都是其他地方所不及的,顏色像鵝黃一般,長度能夠達三尺多,東門的彘肉吃起來更是于世特別,它吃起來肥美不輸于胡羊酥。 4,一杯齏馎饦,手自芼油蔥。
——出自宋代:陸游《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白話文釋義:加一杯姜齏蒜末,親手做成了好吃的蔥油食品。 5,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出自宋代:蘇軾《豬肉頌》 白話文釋義:把鍋子洗得干干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
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五、贊美美食的古詩詞有哪些
贊美美食的古詩詞有: 《豬肉頌》 蘇軾 宋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初到黃州》 蘇軾 宋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冬日》 陸游 宋幸是元無了事癡,偷閑聊復學兒嬉。
午窗弄筆臨唐帖,夜幾研朱勘楚詞。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猶蟹有堪持。
舊交乖隔音塵斷,安得歌呼共一卮,《食粥》 陸游 宋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月餅》 蘇軾 宋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淚沾巾。
說到關于贊美美食的詩,就不得不提: 蘇東坡: 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
《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
后稱東坡春鳩膾。 陸游: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杜甫: 唐代詩人杜甫雖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許多關于美食的詩。 《麗人行》中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的詩句,即為"八珍" 。
鄭板橋: 鄭板橋不僅是有名的畫家,而且 對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 參考資料 學習啦:http://**juzi/you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