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六盤水的**詩詞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譯詩】 長空高闊白云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 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 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詩詞賞析】 并非“無人會登臨意”,詩人**率眾將士于1935年10月7日親自登上萬里長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盤山主峰,面對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氣, 再凝望陣陣南飛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懷,以閑遠歡欣之氣眺望又要開始的新的征戰。
詩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曠的。在詩人所寫的幾首有關長征題材的詩中, 就這一首是大好心情從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沒有半點悲烈之氣, 猶如作者自己所說此時的心境是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上半闋一開始,詩人從眺望遠景起筆,西部秋景開闊,長空高朗, 抹抹閑云輕漾,北雁在陣陣南飛,仿佛帶走了詩人對過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爭的回憶及愛戀,接著又起豪氣,“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從爽朗、舒暢之秋心轉入英邁的青春吟哦,二萬五千里長征已在腳下,長城之關口已經到達, 好漢的業績就要進入一馬平川的時期,詩人這時的確是幸福而自豪的。
而且**式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氣猶如“長征是播種機”, 這豪氣的種子已遍撒祖國億萬人民的心間。 它已變成祖國人民表達各自內心英雄豪氣的心理定式。
他們不僅穿著印有這句詩的T恤衫攀登長城,而且還常常以此句來表示戰勝困苦艱難的決心。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猶如長征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一樣,詩人在此以古“長城”二字融入了當代生活的精髓, 并以此來形容英雄好漢戰勝逆境乃區區小事,哪怕經歷萬千日日夜夜,也不足道哉。
下半闋,詩人將目光收到近處,高山之巔,紅旗獵獵, 紅軍將士在秋天的山峰間盤旋向前。接著吐出胸臆, 隨意化出宋代劉克莊《賀新郎》中三行:“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 ”而這里的“蒼龍”出自唐顏師古注引漢代服虔曰:“倉龍,太歲也。”
倉龍同“蒼龍”,取此意,亦可解,因太歲系兇神惡煞, 這里引伸為反動集團就是“蒼龍”。雖最末二行以設問句出之, 但所起作用都是陳述式的肯定句,即總有一天,紅軍戰士將消滅國民黨反動派, 奪得最后的勝利。
此詩寫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轉自然。上、下半闋均是一、二句寫景;三、四句言志。
情景交織,渾然一體,也是順其古格;而以古格寫今日生活, 如此自然俊逸,實屬不易。 再說一點個人對“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二句最初的體會。
兒時對季節的變化只知冷暖,而不知用字達意,自然更不能以準確的詩意般的語言來形容秋天。 我第一次能夠說出秋天之美的文字, 恰恰就是《清平樂·六盤山》的這頭二句。
首先是音韻之美吸引了我,接著才感受到畫面之美, 逐漸還覺得了氣味及光影之美,以及“雁”這個字的美;后來又在古詩詞中不斷讀到類似的感受。 如秦少游的“目斷征鴻南去。”
潘岳的《秋興賦》中的:“雁飄飄而南飛。 ”以及李白的“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心酣高樓。
”甚至王實甫《西湘記》中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其中最動我心的是王實甫的句子。
但不知怎的,或許是先入為主吧, 或許是毛詩在此所寫秋景的空闊天空以及所注入的某種神秘悠長的浩然之音,我至今對秋天的感受仍基本是從此出發的。 后來讀了些西方文學,破了自己的一些漢風之境又當別論,暫此不贅。
“天高云淡”開頭,勾勒出北國秋天的景致,意向開闊、舒展。 “望斷”句寫出了詩人佇立凝望,情寓景中,引人無限遐想。
“不到長城”句表現出**人徹底革命的堅強決心和必勝信念,充分體現了紅軍大無畏的革命主義精神。
二、歌詠六盤水的詩歌文賦
《涼 都 賦》 夏日炎炎熱氣薰,涼都氣候正宜人。
不熱不冷,氣溫均勻。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無風沙侵體,有清涼銷魂。清風時時送爽,草木四季含春。
青山迭翠,作伴彩云;溪水流碧,攜友錦鱗。城市之美,燈若星辰;道路之寬,飛車無塵。
城中之湖鳳池,城中之洞麒麟。城與山同行,洞與城共鄰。
一城有山有洞,天公造化惠民。莫言高原難登,鐵路公路縱橫。
朝發京都,半日行程。勸君莫惜步,涼都盛情迎。
遠離酷暑身清,親臨美景怡神。碧云攬勝,丹霞會僧。
坡上牧場牛羊天上放,阿勒河里輕舟洞中行。天生湖畔草亭,助杜甫詩興;天生橋上飛鷹,展李白豪情。
玉舍森林燒烤,梭戛寨中吹笙。苗族花場風情盛,彝家篝火舞步盈。
布依銅鼓,天下之最;水城烙鍋,一絕之稱。夜郎故地,歷史新編;能源基地,又換新天。
大山深處電廠,杜鵑花下煤田。鋼水如泉,流出金山銀山;水泥似棉,編織大壩金鑾。
商機如海,慧眼是船。涼都六盤水,天涼艷陽鮮。
旅游好地方,消夏快樂園。萬般好處難言,君若來休閑,驚喜且留連!。
三、古詩《清平樂·六盤水》全詩是什么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清平樂》,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雙調,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
四、贊美六盤水中山區變化的詩歌
《涼 都 賦》 夏日炎炎熱氣薰,涼都氣候正宜人。不熱不冷,氣溫均勻。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無風沙侵體,有清涼銷魂。清風時時送爽,草木四季含春。青山迭翠,作伴彩云;溪水流碧,攜友錦鱗。城市之美,燈若星辰;道路之寬,飛車無塵。城中之湖鳳池,城中之洞麒麟。城與山同行,洞與城共鄰。一城有山有洞,天公造化惠民。莫言高原難登,鐵路公路縱橫。朝發京都,半日行程。勸君莫惜步,涼都盛情迎。遠離酷暑身清,親臨美景怡神。碧云攬勝,丹霞會僧。坡上牧場牛羊天上放,阿勒河里輕舟洞中行。天生湖畔草亭,助杜甫詩興;天生橋上飛鷹,展李白豪情。玉舍森林燒烤,梭戛寨中吹笙。苗族花場風情盛,彝家篝火舞步盈。布依銅鼓,天下之最;水城烙鍋,一絕之稱。夜郎故地,歷史新編;能源基地,又換新天。大山深處電廠,杜鵑花下煤田。鋼水如泉,流出金山銀山;水泥似棉,編織大壩金鑾。商機如海,慧眼是船。涼都六盤水,天涼艷陽鮮。旅游好地方,消夏快樂園。萬般好處難言,君若來休閑,驚喜且留連!
行不行。
五、六盤水的由來
六盤水這一地名的由來,是由于六盤水市下轄的三個縣,分別叫六枝縣(現為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這三個縣名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六盤水”。
[六枝特區] 原為郎岱縣。1950年1月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隸屬安順專區。
1960年5月27日撤消郎岱縣,改設六枝市。 1962年10月2日六枝市改為六枝縣。
1965年11月29日三線建設時期在六枝境內設立六枝礦區人民委員會,受煤炭工業部和貴州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六枝縣仍歸屬安順專區。1966年2月22日,礦區改稱特區,同時六枝縣復名郎岱縣。
1970年12月2日,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并為六枝特區,歸六盤水地區領導,行使縣一級職權。 1978年12月18日,六盤水地區改為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名稱不變,歸六盤水市領導。
[盤 縣] 原為盤縣,1949年12月解放,1950年4月成立縣人民政府,隸屬興仁專區。1952年12月4日興仁專區改為興義專區,盤縣隸屬關系不變。
1956年7月18日,興義專區撤銷,與安順專區合并,盤縣歸安順專區。1965年8月17日恢復興義專區,盤縣復歸興義專區。
1965年 11月29日三線建設時期在盤縣境內設立盤縣礦區人民委員會,受煤炭工業部和貴州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盤縣仍歸屬興義專區。 1966年2月 22日,礦區改稱特區。
1970年12月2日,原盤縣特區與盤縣合并為盤縣特區,歸六盤水地區領導,行使縣一級職權。1978年12月18日,六盤水地區改為六盤水市,盤縣特區名稱不變,歸六盤水市領導。
1999年2月 28日,盤縣特區更名為盤縣。 [水城縣] 水城縣,1950年2月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隸屬畢節專區。
1965 年11月29日三線建設時期在水城境內設立水城礦區人民委員會,受煤炭工業部和貴州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水城縣仍歸屬畢節專區。 1966年2月22日,礦區改稱特區。
1970年12月2日,原水城特區與水城縣合并為水城特區,歸六盤水地區領導,行使縣一級職權。1978年12 月18日,六盤水地區改為六盤水市,水城特區名稱不變,歸六盤水市領導。
1987年12月15日,撤銷水城特區,分設水城縣和鐘山區。 我是六盤水的你呢? 。
六、請問六盤水市的風俗
六盤水市----長角苗風情 在距六枝特區50公里的梭嘎鄉居住著獨具特色的苗族支系“長角苗”,有700余戶4600余人,分布在12個村寨,他們過著神秘而原始的部落式生活,風情風俗古樸獨特,最為叫絕的是婦女頭頂上戴有1尺5寸至2尺的形似長角的大木梳,兩角高于頭頂兩側,角上繞2-4公斤重的頭發(人發搓成細發線),形成奇異的頭飾。
現已在六枝梭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 在貴州省中部六枝特區和織金縣交界的崇山峻嶺中,在距六枝特區60公里的梭嗄鄉里居住著一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長角苗族。
他們操苗族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隴戛等12個村寨中,這一苗族分支僅有4000余人。 他們常年隱居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土墻茅房,紡紗織布,仍過著神秘而古老的部落式生活,與外界絕少聯系,至今仍相當完整地保存和延續著一種古老的、以長角頭飾為象征的獨特苗族文化傳統,其獨特之處在于婦女頭頂上戴有形似長角的大木梳,兩角高于頭頂兩側,角上繞有2-4公斤重的頭發。
這種文化非常古樸:有十分平等的原始民主;有十分豐富的婚姻嫁、喪葬和祭祀禮儀;有別具風格的音樂舞蹈和十分精美的刺繡蠟染藝術。他們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生活,恍若身處世外桃園,與世隔絕,甚至連婚姻至今還是在本民族內締結。
這種婚姻關系成為一條堅固的紐帶,把這12個長角苗村寨緊緊連在一起。 長角苗系箐苗,因頭上綁扎1。
5尺到2尺的木制長角而得名,3公斤──6公斤的黑發套與白毛線綁扎成人字形的碩大頭飾。仿箐雞羽毛顏色繡織而成的漂亮衣裙,仿照箐雞胸圍制作的藏青色羊毛氈圍腰和白色的羊毛氈綁腿,形成了獨特奇妙的景觀。
家家畫臘、戶戶織布,婦女們用木桶背水,用稻草制成針線包,古老的紡車和弓弩,小七的小臘刀、小臘鍋以及色彩和諧美麗的衣裙,讓人目不暇接,一年一度的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跳花節,是長角苗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時節,美妙的情歌對唱,拔河般的求愛方式,打媒人的迎娶,優美動聽的三眼蕭和低沉婉轉的蘆笙,如詩如畫,讓人留邊忘返。 長角苗不但婚禮隆重,喪葬也隆重,喪葬叫"打嘎",靈堂叫"嘎房",親友送的禮金禮品刻在竹子上,當著死者和眾親友宣讀收的禮金和禮品,意思是讓死者到另一個世界去時忽忘眾親友對他的關懷。
長角苗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民風堪稱人類活化石。 。
七、祖國好 家鄉美 的詩歌有哪些
詩歌.祖國啊為你歌唱
晨曦東方
神州雄雞報曉
月隱西海
珠穆朗瑪擎天
洞庭湖畔
落霞與孤騖齊飛
白洋淀上
朝陽伴群雁同歡
黃河驚濤千丈
長江巨流萬里
青藏莽原連天闊
錢塘壯潮涌云端
指南針引航海路
火藥催發飛天夢
造紙書寫人類史
活字印刷文明篇
漢賦唐詩音久遠
宋詞元曲韻長悠
赤縣魁首領四海
乾坤狀元越千年
外盜內賊掠中土
前赴后繼打豺狼
腥風血雨一世紀
推翻鏟平三座山
天安門上紅旗展
炎黃子孫昂首站
九州古國新中華
繼往開來俱笑顏
改革開放振興路
和諧引導新方向
大江南北號角連
長城內外勁歌揚
三峽嵌明珠
沖天耀晶亮
神舟躍蒼穹
展翅九霄翔
奧運北京迎
圣火五洲耀
鯤鵬扶搖金牌榜
攬得月桂芳
看今日之世界
華夏龍騰飛
觀世界之東方
春光明媚祥
祖國
親愛的祖國
我為你
縱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