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沒有《惡之花》的原文阿~求~~謝謝
惡之花 波德萊爾 為了取悅于野蠻的人, 為了向魔鬼們神氣十足的奴仆—— 獻媚,我們竟侮辱 我們所熱愛的人們,奉承我們所厭惡的人們; 我們竟使被人無故鄙視的弱者傷心, 我們竟淪為奴顏婢膝的劊子手; 我們竟向極度的愚昧—— 向公牛腦袋般的愚蠢致敬; 我們竟親吻呆若木雞的蠢物 并表示無限崇拜, 我們竟為腐敗 所發出的微光祝福。
最后,為了把眩暈 淹沒在狂熱中,我們竟至于 仿佛因詩才而驕傲、以表現日趨 沒落的事物所引起的興奮 為榮的神父 未渴而飲,未饑而食! ——快把燈吹滅吧,別再遲疑, 讓我們躲入黑暗深處……”。
二、沙拉布萊曼惡之花中文歌詞誰有
Les Fleurs Du Mal
惡之花
Oh, I the wetly weak claw
led by his strong warm paw
我濕潤虛弱的爪抓著他溫暖粗大的手掌
walking the forbidden path
through high uncut summer grass
穿過被禁止的小路踏著未雕琢的夏日的草
while hunters nose dive
membranes servants to their flight
當獵人空降下來擋住了仆人的遷徙
were buzzing all around our heads
black parasol, balance and shades
黑色的傘 天平 簾子在我腦中嗡嗡作響
Those little bells on my fool's cap
all witness to my sad defect
我愚蠢的帽子上的小鈴鐺全都見證了我悲哀的過錯
crowning my pale seriousness
in most ridiculous distress
嚴肅 我最高的柵欄 在所有荒謬的悲痛里
The smile on his weather-tanned face
微笑在他飽經風霜的黑色的臉上
his white teeth somewhat out of place
白色的牙齒有點不對稱
the gentle roughness of his hands
dark soil staining his fingernails
手上溫和粗糙的斑點弄臟了指甲
Ushered into the forest's hold
先知走進森林并且控制
I'm folding up my parasol
heralding fears of deprivation
in answer to my hesitation
猶豫里 我折起傘表達我對剝奪的恐懼
he's parting the branches as we move
他搬開樹枝讓我們前行
I dare a smile in shy excuse
我冒險微笑以示我羞澀的歉意
Oh does he know the ghosts I drag
the dreadful ending I expect?
哦 他可知我拖著的鬼魂?我所期待的可怕的結局?
The boyish hand of this olden maid
hints secrets, guarded by her face
蒼老的女仆孩子般的手掌暗示著秘密 她的臉卻警戒著
Does your world know my shadow's near,
你的世界可知我不遠處的影子?
the loop of time I always fear?
命運的輪回總是讓我恐懼?
The fact that I carelessly stepped
into my very own, dark trap?
事實上 我不經意間掉進了我真正的同胞設下的隱秘的陷阱?
You stride, I'm glancing at your belt 。 -
should I miss ay of the things I never felt?
你大步行走 我影射到你的地帶
The shaking hand of this olden maid
instead waters the flowers
on her ancient grave.
放下了揮動的手 這蒼老的女仆 澆灌著古老墓穴里的花兒
三、求夏爾·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全部詩歌的解析網站
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征派詩歌先驅,代表作有《惡之花》。
波德萊爾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萊爾晚年與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務于神職,后來在參議院任職,他在詩歌和繪畫方面頗有才能,其在波德萊爾幼年時代就給予了他良好的藝術熏陶。波德萊爾六歲那年,父親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親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復辟后,波德萊爾的繼父上校奧皮克調職至里昂,波德萊爾進入當地的一所私立學校學習,其十五歲時轉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學(Lycée Louis-le-Grand)學習。在這個時期,波德萊爾開始顯示出其在詩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詩作卻不為導師所認同,得到的評價是在這些詩作中顯示了一些不屬于他年齡的墮落品質。1839年,由于波德萊爾堅持庇護一名同學而被學校開除。
1840年,十九歲的波德萊爾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區,結識文學界的朋友,為一家報紙供稿。次年,被其放蕩的生活惹怒的奧皮克將繼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艱苦的航行能夠改造波德萊爾。1842年2月,波德萊爾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這次通往東方的旅程令波德萊爾產生無數的幻想,并成為其后來一些作品的創作源泉。4月,波德萊爾繼承了先父的遺產,開始隨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瓊漿佳肴、華服美女以及鴉片**在波德萊爾的詩歌中畫出了一抹奇異的蒼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萊爾開始寫作后來收錄在《惡之花》中部分的詩歌。由于他不節制的揮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監護人管理波德萊爾的財產,按月撥給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萊爾企圖自殺。1846年,波德萊爾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文論和翻譯,其中大部分的詩歌于1857年首次結集為《惡之花》出版。令波德萊爾最初聞名于巴黎文壇的并不是他的詩歌,而是他的文學評論:《一八四五年的沙龍》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龍》。1848年,法國巴黎工人學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萊爾在期間十分積極,并與朋友一起創辦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這份刊物僅維持了兩天,6月23日,波德萊爾參與了六月起義的巷戰。在波德萊爾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深的作家是愛倫·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間,波德萊爾堅持翻譯坡的作品。
《惡之花》出版后不久,因為“有傷風化”(outrage aux bonnes m?urs)的罪名,法庭處以波德萊爾三百法郎的罰款,并勒令從詩集中刪除六首主要的詩,當時的法國文壇對此事件的看法一分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萊爾一邊,偉大文豪雨果寫信給波德萊爾贊揚《惡之花》。1861年,《惡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詩外,并加入新詩35首。同年12月,波德萊爾被提名為法蘭西院士候選人,波德萊爾于次年2月拒絕。
1862年,詩人首次發病,三年后病情惡化,1866年在比利時參觀教堂時突然出現失語癥及半身不遂等癥狀,回巴黎后住進迪瓦爾博士的療養院,翌年病逝,享年46歲。
作品簡析
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美,然而美的定義千差萬別,波德萊爾認為,美不應該受到束縛,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樣存在于惡與丑之中。兩個世紀前,當波德萊爾將自己所創造的美展現給世人的時候,評論界驚恐的稱呼他為“惡魔詩人”。當時正處于浪漫主義末期,一些公認的主題在創作上已顯疲乏,大多數詩人在那塊擁擠的土地上死守陣地,鮮有大膽創新者出現,而在眾人之外堅持培育那朵“惡之花”的波德萊爾不外乎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爾·波德萊爾生于巴黎高葉街十五號
1827年 波德萊爾的父親讓—弗朗索瓦·波德萊爾去世
1828年 母親再婚,改嫁歐比克上校
1831年 歐比克調至里昂駐防,全家隨同前往。波德萊爾入德洛姆寄宿學校
1832年 進里昂皇家中學
1836年 歐比克調回巴黎,波德萊爾進路易大帝中學就讀。開始閱讀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
1837年 在中學優等生會考中獲拉丁詩二等獎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寫田園詩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學開除。通過中學畢業會考
1840年 入勒韋克·巴伊寄宿學校。開始游手好閑,與繼父鬧翻
1841年 被迫遠游,從波爾多出發,前往加爾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繼承先父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