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學習的詩句
1、詩句: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2、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唐代·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釋義: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3、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4、詩句: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出自: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釋義: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5、詩句: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出自:宋代·汪洙《勤學》
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二、關于學習的古詩.
有關“學習”的古詩詞: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釋義】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釋義】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釋義】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5、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釋義】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三、關于學習的古詩有哪些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四、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哪些
語文名師支招:注重五點學習古詩詞\x0d古詩詞以其特有的風韻,令很多中學生朋友為之著迷,暑期給這些愛好古詩詞的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充裕閱讀時間.然而,僅僅是能讀會背距離全面領略古詩詞還有很大的差距,河北省實驗中學高中組的高峻嶺老師提醒同學們,鑒賞古詩詞要注意作者的寫作手法和主題思想.如何在短時間內準確地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主旨,進而鑒賞詩歌的寫作手法,應該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注意五方面內容.\x0d一、結合注釋,了解創作背景.\x0d如楊萬里的《初入淮河四絕句》.如果沒有詩下的注釋,我們只認為這是一首寫景的詩.但加上注釋,我們可以判斷出這首詩表面句句在寫景,實則是通過寫景表達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和無奈,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愿望.\x0d二、了解詩人的生平.如李彌遜的《春日即事》.從字面上看,作者描寫的春日環境是幽靜凄清的,情緒是低沉的.但問題答到這個層面上還不夠.我們結合一下詩人的生平可以知道,李彌遜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從中我們獲得的信息是:他政治上從位高權重到大權旁落,人情上從門前的車馬喧鬧到門可羅雀.那么這種低沉的情緒即是他政治上失意的落寞和對世態炎涼的感嘆. 三、明確意象的象征意義.古典詩歌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征意義,比如松、梅象征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征富貴;柳象征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系起來托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征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x0d四、善于發現“詩眼”.一首詩里,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匯.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x0d五、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x0d高老師表示,中學生朋友在面對古詩詞問題時,一定要把題干(包括題目、作者、注釋)看仔細,找出意象、詩眼,了解詩歌的結構,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結合問題本身,相信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五、關于學習的詩句有哪些
1、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
2、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
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4、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5、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6、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7、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8、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9、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1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六、關于學習的古詩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七、有關于學習的古詩有哪些
《 勸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院》宋 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勸學》 孟郊
擊石乃有光,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已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長歌行》 ( 漢樂府名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金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四時讀書樂》 翁森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花天地心。
補充說明:
1、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后,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2、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八、關于勤奮學習的古詩有哪些
1、《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注釋: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2、《雜詩》
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注釋: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3、《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釋義: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5、《書院》
宋代: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
釋義:努力學習就像是用力氣去耕田,勤勞、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即便書的 種類很多,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九、有關學習的詩詞有哪些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十年寒窗磨一劍 只待今朝問鼎時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后通。
圣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學習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