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念家鄉的詩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賞析】
王維是早熟的詩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從十五歲開始作詩,二十歲以前便寫出了《洛陽女兒行》和《桃園行》等佳篇。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他十七歲作的,立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廣泛為人們傳誦。王維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詩中表達了他思念親人的深情。
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游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人沈德潛以為詩的后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的確,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作者料定,當親人團聚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游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維的詩,有字句不茍、渾然天成、音調諧美的特點,這已在他的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說:“古人詩中有句,今人詩更無句,只是一直說去。這般詩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語類輯略》卷八)。他鄙薄宋詩的意見固然偏頗,但所贊賞“古人詩中有句”還是有道理的。所謂詩中有句,是合觀全詩自為一體,而其中的佳句又獨具意義,可以單獨流傳。王維這首小詩就屬詩中有句,它的前兩句在人們的傳誦中,成了人們思親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當人們在節日思親時,便很自然吟誦這兩句詩了。
[1]登高:傳說晉人桓景從仙人費長房學道,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災禍。后遂以九日登高為習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稱吳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為上九,又叫重陽節。這時茱萸之實氣味香濃,色赤似椒子,相傳折來插在頭上可以避穢惡之氣和抵御寒冷。
二、關于思念家鄉的詩句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3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三、思戀家鄉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時今夕會,萬里故鄉情。
--杜甫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李白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5.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6.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四、描寫思念故鄉的詩句
描寫思念故鄉的詩句2007年01月26日 星期五 21:04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鄉詩三首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2008年09月19日 星期五 14:33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五、表達思念家鄉的詩句
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月夜億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2、《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3《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4、《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5、《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7、《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9、《滯雨》【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20、《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六、思念家鄉,懷念故土的詩句
1、《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2、《雜詩》 唐 ·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七、思念家鄉,懷念故土的詩句
靜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冬日山居思鄉--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江外思鄉
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綠蔭? ----冰心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冰心
思念家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八、思念故鄉的詩句
.北桃園歲月已寒,故鄉正農閑。
寒夜中,這思念,到林間,到農田。手持玉米秸,捉迷藏,戲童頑。
北風吹,雪花飄,樂悠然。瑯琊山下,是我的故鄉,我的搖籃。
十里金沙灘,十里桃花園。風雨相伴,多少年?最難忘記,暑假里:樹蔭下,捕鳴蟬。
池塘內:互戲水,摘蓬蓮。大海邊:迎驚濤駭浪,揚風帆,蕩漁船。
漁歌中:到夜晚,不思還。夢中多少企盼?望故鄉,情意綿綿。
故鄉風光好,故鄉水亦甜。何日凱旋?3 .故鄉小小山村,雞犬聲相聞。
披衣起,開柴門。迎佳賓,邀故人。
花香鳥語中,沐春風,度良辰。吟古詩,鳴古瑟,奏弦琴。
窗前閑坐,賞盡那一片,藍天白云。山澗清流水,坡上松樹林。
遠遠近近,有羊群。雖戰書中,無戰功。
蜀山下,做平民。一盤棋,一杯茶,論古今,說帝秦。
有歌聲相伴,不憂道,不憂貧。多少情?多少恨?不記存。
世間五彩繽紛,又何必,苦苦追尋?神州山水美,何處不銷魂?此情最淳。4 .匡 廬 圖一點寒光,來自破書房。
多少年?不曾忘,那故鄉,那村莊。無論到何時,到天老,到地荒。
永伴我:寫九州,寫四方。一個夜晚,曾作詩成河,填詞成江。
神采自飛揚,精妙世無雙。多少華章,猶珍藏。
今燈下客,已冷落,不見了,少年郎。一壺酒,醉倒在,大路旁。
最凄涼,獨自一個人,向蒼天,訴衷腸。愿我輩:在明天,更輝煌。
遙望蒼天在上,看豪情:依然奔放。鐵筆揮舞處,盡狂風巨浪,句句絕唱。
九、沁園春四首1 .遠岫晴云圖小草青青,小河彎彎,小路長長。藍天白云下,小鳥飛過。
暑色未濃,稻麥已黃。淡淡風中,陣陣歌聲,走著幾個讀書郎。
田野上,送走了晚霞,迎來朝陽。留戀小小學堂,教會我從此去遠航。
雖天涯海角,此情難忘。萬般劫難,依舊癡狂。
揚起風帆,乘風破浪,再為萬世育棟梁。征途上,正如日中天,萬丈光芒。
2 .江行初雪圖寒風瀟瀟,雨雪霏霏,長夜漫漫。孤燈青壁下,獨自伏案。
淚珠漣漣,愁緒淡淡。一紙難訴,多年離散,窗外杜鵑在呼喚。
喚醒了,我的故鄉夢,我的思念。漫步漁家小院,問明月何時來相伴?既然有情,何故無緣?淚血流過,多少詩卷?耳邊傳來,濤聲陣陣,江水為誰在嗚咽?浪花中,淘盡了多少?英雄好漢。
3 .古松樓月圖濁酒一杯,長歌一曲,中秋佳節。待云破月來,殘花弄影,相對無言,一片秋色。
萬般苦衷,隨風而去,仰天何須心似火?曲未盡,嘆江河東流,日月如梭。往事灰飛煙滅,有多少叱咤風云客?問是非功過,憑誰訴說?春秋幾度,離恨幾多。
踏遍青山,風光依然,再往松下尋李波,人不見,只留下一首,古老的歌。4 .丹霞訪龐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歲月悠悠。
恨天地之大,人潮如海,無人和我,風雨同舟。一言難盡,學著歌女,也向蒼天問海鷗。
為什么?少年變成了,白發老叟?舉杯一醉方休,卻難舉一杯恨與羞。雖冰山深處,火山運行。
世人卻道:一座荒丘。風霜雨雪,沉默千年,不知何日可怒吼?蒼天下,為黎民百姓,驅盡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