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首表達惜別之情的古詩
惜別之情的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釋義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二、重點
1、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2、浥:潤濕。
3、客舍:旅館。
4、柳色:柳樹象征離別。
擴展資料
一、作品賞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對將要去荒涼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戀和牽掛。
詩的前兩句明寫春景,暗寓離別。其中不僅“柳”與“留”諧音,是離別的象征,“輕塵”“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點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后兩句點明了主題是以酒餞別,詩人借分手時的勸酒,表達對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庫車縣境,同時代的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形容,何況安西更在玉門之外,其荒涼遙遠可想而知。
二、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后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詩題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到渭城為之餞行,因作這首七絕。
二、送別詩是我國古詩海洋中璀璨的明珠 請寫出有關詩句
送別詩是我國古詩詞海洋中璀璨的明珠。
請寫出有關詩句: (1惜別情在深深潭水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2惜別情在濤濤江水中: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惜別情在送別的美酒中: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4惜別情在勉勵的話語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6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7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8 別離 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9 于易水送人一絕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1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12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1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4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5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6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7 《賦得暮雨送李曹》 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8 送別詩 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 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1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0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三、古人借酒惜別的詩句
自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道出酒的特殊功效———解憂,酒便成為古代文人才子所喜好的東西,便被賦予豐富的意蘊,頻繁出沒于詩詞歌賦之中。在眾多意蘊中,酒作為一種愁的美學載體,最易被作者和讀者所認可。
古代詩詞中不乏風格鮮明獨特之作,有的飄逸清雅,有的沉郁悲壯,有的精致爽俊,有的超凡真率。詩詞的題材大致不外乎邊塞、羈旅、牢騷、山水田園、言志閨怨之類,但無論怎樣的風格,何種題材,一般在詩句中出現“酒”,便或多或少地會染上一種愁緒。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等等都寫得慷慨悲壯,里面的愛國之情,讓人動容,但更能牽動人心的是隱含于其中的淡淡的凄涼悲苦。而“醉里挑燈看劍,夢里吹角連營”又添了一絲雄渾之氣。“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又為其添了一縷樂觀,但其基調是悲壯凄苦。也正是一絲淡淡的哀愁,更顯其英雄形象之壯美,而這種意蘊的載體就是“酒”。
失落失意是眾多文人墨客共有的情緒。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借酒消愁”之作。他們壯志難酬,抱負難伸,知音難覓,便唯有對酒傾訴,便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之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憤。而這種“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愁,是詩人們盡力去掩飾卻又無意之間表現出來的貫穿于全詩的情緒。雖有“人生得意須縱酒,莫使金樽空對月”之舉,但這種“快意”實是失落之愁情,沒有酒便不得解脫,又不得不落個“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離愁別緒是詩詞情感的主流,而又都與“哀、愁”不可分割,也便與酒有了不解之緣。“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讓人滿目悲涼;“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又寄寓了莫大的哀思;“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是滿懷的情思,“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滿盞的別意。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里盈樽的渴盼等等,都被后世樂道,而其中動人心扉者自然是蘊含于酒中之哀愁。更別說“我只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之濃烈;“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清冷惜別。而酒這種神奇之物,便是眾多情思的化身。
當然,眾多哀思之中自少不了“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中的苦悶閑置之愁和“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的孤傲。
縱觀中國的古代詩詞,只要有酒參與其中,一般多少都會流露出一絲哀愁來,因為酒的千年歷史孕育了千年酒文化獨特的內涵,它就是“借酒消愁”。這種獨特內涵又被中國古代詩詞作者巧妙、自然、創造性地賦予更豐富的內涵
四、表達朋友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
1、《金陵酒肆留別》唐代: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勸客 一作:喚客)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釋義:
春風吹起柳絮,酒店滿屋飄香,侍女捧出美酒,勸我細細品嘗。
金陵年輕朋友,紛紛趕來相送。欲走還留之間,各自暢飲悲歡。
請你問問東流江水,別情與流水,哪個更為長遠?
2、《淮上與友人別》唐代: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釋義:
揚子江頭楊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楊花似雪漫天飛舞愁殺渡江人。
微風輕拂笛聲幽咽離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3、《送別》唐代: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釋義:
春風中一株株楊柳樹,沿著御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
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么方便,應該是因為離別人兒太多。
4、《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覽 通:攬;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銷愁 一作 消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釋義:
棄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煩憂多多。
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
你我滿懷超宜興致,想上青天攬住明月。
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
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一葉扁舟。
5、《送友人》唐代: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釋義:
水國之夜是籠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與夜幕籠罩中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
誰說友人千里之別從今晚就開始了?可離別后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五、兩首送別詩送別朋友時那種依依惜別之情在李白的詩句中是
第一首:
《贈汪倫》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二首: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朝)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其中第一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達了李白送別朋友時那種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惜別情在送別的美酒中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