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延安的句子
【第1句】→當汽車進入我小時候就有些耳熟能詳的南泥灣時,我在車上幾乎激動得跳了起來。一下子,郭蘭英的那首“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的優美旋律彌漫于心,我想,當年的三五九旅就是在這么一片溝溝嶺嶺中掀起了生產自救的勞動狂潮,多么不尋常的一片熱土哦!
【第2句】→今日的延安,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紅燈明又亮,一排排綠樹應春風;一陣陣流水唱贊歌,一隊隊少年已長成;一把把紅棗甜心里,一頁頁史卷留英名。我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
【第3句】→我知道,二十世紀上半葉,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陜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大本營。從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二、贊美延安的句子有哪些
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
寶塔山,中國革命的第一塔。南泥灣,養育中國革命的米糧川。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5米高的延安寶塔,是歷史的見證,是旗幟,是勝利,是從延安走向全國的一條革命大道。
延安,**、**等都老一輩革命領袖生活戰斗過13個春秋的地方,我的心兒奔向了延安。走在小路上,我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勇往直前、團結奮進的精神。
面對現在,我們在創業的道路上,更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回眸延安,勾起記憶中的往事,世紀風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乍起,蕩滌陰霾塵埃,猶如狂飆卷起近代史上的斑斑血淚。
當年,寶塔山下數不清的空洞里,曾透出燦若星河的燈光,那不僅僅是燈光,那是永遠不滅的民族精神!我們重溫歷史、感悟征程,緬懷先烈,品味精神,有誰不承認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不尋常的經歷,延安的每一處遺址都有動人心弦的故事,延安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一部書一首詩!到了延安是傍晚,一輪紅日正正地照耀在延安的西邊,與巍巍寶塔山遙相輝映!延安仿佛是記錄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是偉人**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歷程中的光輝篇章。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陜北民歌,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熱烈歡快的陜北大秧歌,無不寄托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今日的延安,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紅燈明又亮,一排排綠樹應春風;一陣陣流水唱贊歌,一隊隊少年已長成;一把把紅棗甜心里,一頁頁史卷留英名。我手抓延安的黃土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歷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豐厚的人文旅游資源,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軒轅黃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我品味著延安,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經歷!一樣的舊址,不一樣的收獲!一樣的悲壯,不一樣的解說!。
三、歌頌延安的詩詞
延安頌歌
?譚小平?
逶迤延河水,巍巍寶塔山;
紅色朝圣地,歷史出奇觀。
仰看鳳凰閣,俯視古山城;
紫氣東南來,高路入云端。
二萬五千里,輾轉到吳起;
民族先鋒隊,茲此轉危安。
領袖展雄才,詩人邁豪情;
九州誰做主,救星出韶山。
崢嶸歲月遠,見物思人新;
守業不忘祖,常念開國難。
紅旗不褪色,理想信念堅;
執政民為本,做官不腐貪。
改革加開放,長治求久安;
中華復興日,再上寶塔山。
四、歌頌延安的詩歌
《到延安去》
作詞:陳曉濤 作曲:甘霖
演唱:陳海濤
爺爺他曾經到延安去,走過了長征兩萬五千里;
扛的是步槍吃的是小米,煤油燈點燃了燎原的火炬。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老镢頭開辟出了新天地;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紡線車搖出了東方的晨曦。
爸爸他曾經到延安去,尋找那歲月人生的真諦;
溝畔畔里行來山洼洼上憩,汗珠珠滲透了腳下的黃土地。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樹高千丈扎根在泥土里;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千磨萬擊何懼那風和雨。
今天我也到延安去,追尋那記憶崢嶸的往昔;
一串串腳印一座座豐碑,一聲聲信天游唱得山河醉。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土窯洞溫暖了前行的步履;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延安精神照亮了天和地……
五、贊美延安的句子
【第1句】→當汽車進入我小時候就有些耳熟能詳的南泥灣時,我在車上幾乎激動得跳了起來。
一下子,郭蘭英的那首“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的優美旋律彌漫于心,我想,當年的三五九旅就是在這么一片溝溝嶺嶺中掀起了生產自救的勞動狂潮,多么不尋常的一片熱土哦!【第2句】→今日的延安,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紅燈明又亮,一排排綠樹應春風;一陣陣流水唱贊歌,一隊隊少年已長成;一把把紅棗甜心里,一頁頁史卷留英名。我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天南海北想著你……【第3句】→我知道,二十世紀上半葉,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陜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大本營。
從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六、關于“延安”的詩詞有哪些
1. 《秋日送曾公子實卿之延安書扇頭》 明朝 楊文卿車馬翩翩送汝行,離愁遽逐海云生。
三杯籬落菊花節,一路蛩螀豆葉聲。荒草濁河連古戍,悲笳明月動山城。
鯉庭趨后勞相報,婚嫁如今累尚平。 2. 《延安守歲 》 宋代 向敏中律管風生消暮景,塞原煙靜絕妖氛。
坐移殘燭光陰變,故舊年華一夜分。 3. 《延安道中作》 宋代 司馬光 羈旅兼邊思,川原蹀血新。
煙云長帶雨,草樹不在春。 細水淘沙骨,驚飚轉路塵。
今朝見烽火,白首太平人。 4. 《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 》 宋代 范仲淹 種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遠懷忘澤國,真賞即瀛洲。 江景來秦塞,風情屬庾樓。
劉琨增坐嘯,王粲斗銷憂。 秀發千絲墮,光搖匹練柔。
雙雙翔乳燕,兩兩睡馴鷗。 折翠贈歸客,濯清招隱流。
宴回銀燭夜,吟度玉關秋。 勝處千場醉,勞生萬事福 。
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5. 《自延安回道中作 》 宋代 晁說之 延州紅勝洛州花,打剝工夫阿那家。
我亦勞心添病骨,悔將黃卷負年華。
七、寫歌頌延安的七律詩
《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賦寄**》 近現代: 柳亞子 工農康樂新天地,革命功成萬眾和。
世界光明兩燈塔;延安遙接莫斯科。 譯文:延安是工農聯盟的新天地,革命的成功是由于萬千群眾的集體努力,世界上有兩座光明的燈塔,那就是延安和莫斯科。
擴展資料: 詩文作者簡介: 柳亞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本名慰高,號安如,改字人權,號亞廬,再改名棄疾,字稼軒,號亞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人,出生于大勝村的港上港南中段。 柳亞子曾創辦并主持南社。
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后,被通緝,逃往日本。
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
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賦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