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年時會吟誦什么詩句
過年: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唐·崔櫓·三月晦日送客】 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 甫 )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二、過年時吟誦什么詩句
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鞭炮響轉眼間一年已過, 屠蘇酒暖心房春風吹拂。 旭日升千門萬戶多明亮, 人人把新桃符換舊桃符。
注詞釋義: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又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三、過年時吟誦什么詩句
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四、喜迎新年時,便情不自禁的吟誦詩句有哪些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過年時我們吟誦的詩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