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李白的詩去批評某人看問題鼠目寸光的句子
1、答案: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原文:《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3、譯文:大鵬一日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高。如果在風歇時停下來,其力量之大猶能將滄海之水簸干。時人見我好發奇談怪論,聽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啊!
4、賞析:《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非常不滿,表現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后世常用“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來諷刺那些目光短淺的人。
二、批評鼠目寸光的人,用什么樣的詩句來形容
1、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釋義: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兩粒小小的豆子塞住了耳朵,就連雷聲也聽不見了。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面的或根本的問題。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釋義:早晨生出的菌類不到夜里就死去,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黑夜和黎明;蟪蛄只能活兩季,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一年的春與秋。
3、月里嬋娥月里家,關羽敗走麥城涯。源遠流長何以久,葉落歸根必將歸。
釋義:一個人目前看起來比較好,不過如果他驕傲自滿,自以為了不起就會瞧不起別人,所以看不慣他人有一點好,非常的自私,終究會回到從前那般樣子。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釋義: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5、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釋義:大鵬一日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高。如果在風歇時停下來,其力量之大猶能將滄海之水簸干。時人見我好發奇談怪論,聽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啊!
三、用李白的詩去批評某人看問題鼠目寸光的句子
1、答案: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原文:《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3、譯文:大鵬一日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高。如果在風歇時停下來,其力量之大猶能將滄海之水簸干。
時人見我好發奇談怪論,聽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年輕人啊!4、賞析:《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
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度非常不滿,表現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后世常用“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來諷刺那些目光短淺的人。
四、比喻一個人目光短淺的詩句
1、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兩粒小小的豆子塞住了耳朵,就連雷聲也聽不見了。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面的或根本的問題。
2、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戰國·莊周《莊子·遭遙游》。朝菌:一種菌類植物,傳說見太陽就死。晦朔:指早晚。蟪(huì惠)蛄:一種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這兩句大意是:早晨生出的菌類不到夜里就死去,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黑夜和黎明;蟪蛄只能活兩季,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一年的春與秋。戰國·莊子以朝菌、蟪蛄作比喻,說明壽命短暫則見聞有限。現在可用來嘲諷某些人目光短淺、弧陋寡聞。
莊周,戰國哲學家 莊子 《莊子·遭遙游》